APP下载

卢德铭烈士遗骸是怎样找到的

2018-03-05黄洋

党史文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芦溪段家政治部

黄洋

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卢德铭率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实行战略转移,途经芦溪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袭击。卢德铭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率部阻击敌人,不幸壮烈牺牲。对于芦溪一战的惨重损失和卢德铭的牺牲,毛泽东非常痛惜。38年后,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茨坪同江西省委负责人交谈时,他感慨地说:“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中国革命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他们是一批有信仰有抱负的年轻人。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一个很好的同志,有智慧,能吃苦,在文家市决定进军路线的会上,就是他有力地支持我的提议,退入萍乡向罗霄山脉转移,芦溪一战牺牲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年代,卢德铭烈士遗体一直没有找到。

深入调查烈士牺牲细节

1977年5月,为了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萍乡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召开会议,传达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参观井冈山博物馆陈列时的谈话内容。张平化说,卢德铭同志为秋收起义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宣传卢德铭烈士。于是,市革委会政治部决定成立一个十几位同志组成的调查组,由黄建忠同志带队,专门负责调查卢德铭烈士的材料。由于卢德铭是牺牲在芦溪,按照当时的规定,事件发生何地就由何地负责,所以要求芦溪派人参加。芦溪区委当即指派区委办公室主任段家作和该办干部陈明训参加调查组工作。

当年,调查组在上埠镇山口岩村找到一位叫周仁榜的农民。据周仁榜回忆,1927年9月25日早晨,在芦溪镇住了一夜的秋收起义部队朝大安里山区进发,走在前面的部队已进了山口岩。这时,突然从萍乡方向扑来大群敌人,一时间枪声大作。为掩护后面的起义部队进山,已进山口岩的起义部队中又有一部分战士返回接应。他们登上山口岩西面的制高点,展开阻击战。很快,起义部队的火力压住了敌人。但没料到,从起义部队侧后冲上来一股敌人,担负掩护任务的起义部队在当地一个名叫白泥岭的地方遭到了敌人夹击。起义部队顽强地坚持战斗,直到后面起义部队全部进了山口岩,他们才从白泥岭撤到了山口岩南侧的黄泥壁。这时,占领了白泥岭的敌人一齐朝他们开火,起义部队战士牺牲和负伤不少,其中一位骑白马、腰系武装带、年约20岁的军官中弹,从马上摔了下来,倒在他家后门口的杂屋边。根据当时国民党政府规定,“剿共”时打死的红军官兵,遗体在谁家附近,即由谁家负责掩埋。于是,周仁榜将那名红军军官拖至离自家田岸下15米远的地方挖坑掩埋了。周仁榜当年掩埋年轻军官遗体时才27岁,他的儿子周松泉仅7岁。虽然目睹了年轻军官英勇牺牲时的情景,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掩埋的就是卢德铭。直到1977年,芦溪区搜集有关卢德铭英雄事迹和照片时才惊奇地发现,当年周仁榜掩埋的是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的遗体。

1977年6月,萍乡市革委会政治部组织的卢德铭调查组全体工作人员赶赴北京,走访了当年参加秋收起义的何长工和曾在叶挺独立团任参谋长的周士第等老同志,并与解放军军政大学军史教研室主任蒋杰座谈,在北京待了半个月。虽然收集一些材料,但仍未找到卢德铭的照片和主要简历。回到萍乡后,黄建忠对段家作和陈明训说:“卢德铭牺牲在芦溪,你们芦溪的同志就留下来继续搞调查,其他同志都回单位上班。”于是,段家作、陈明训继续留在调查组。

多方查找烈士照片、籍贯和生平

1977年10月31日,他们历经数月调查走访,终于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黄埔军校同学录》中找到了卢德铭的照片。同学录中有许多历史照片,其中有一张黄埔军校第三期政治部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照片背面注明了所有人员的名字,前排右起第一位就是卢德铭。看到这张照片,他们当时激动得大喊了起来,当即向档案馆的同志请求洗放一张照片带回萍乡。档案馆的同志说,要有省级介绍信才能提供。他们立即跑到江西省纪念“两个50周年”(八一起义50周年和秋收起义50周年)活动办公室开具介绍信后,再次来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根据他们的要求,这组照片洗印了3套,均为12寸。

拿到照片后,段家作、陈明训再次来到北京找何长工同志辨认。他看到这张照片很高兴,非要留一套给他作纪念不可。段家作、陈明训只好送给他一套。接着,他们又找到周士弟同志,请他辨认。周士弟当过叶挺独立团参谋长,他不但认出了卢德铭,而且对照片中的人物都能一一说出名字。后来,他们又听说当年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参谋长韩浚在湖北省政协担任常务委员,于是又跑到武汉找到韩浚。当段家作、陈明训拿出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人员合影照片给他辨认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卢德铭。

照片找到后,还需了解他的籍贯和生平。听说卢德铭有个侄子在四川。于是,段家作、陈明训决定到卢德铭的老家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进行调查,蒋杰同志为他们开具了解放军军政大学的介绍信。他们在卢德铭家乡所在公社,很快就找到了卢德铭的侄子卢定义。当得知卢德铭是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为掩护秋收起义部队撤退时牺牲在萍乡芦溪时,卢定义显得十分激动。他很快说出了卢德铭的出生年月,并说,卢德铭离家后,与家里没有任何联系。我们猜测他应该早已不在人世了。每年农历七月半,卢德铭的母亲都为他烧包。段家作、陈明训拿出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人员合影照片给他看,他一眼就认出了卢德铭。段家作、陈明训请他帮忙查一下卢氏家谱,他满口答应。后来他邮寄了相关資料。

寻找、安葬烈士遗骸

1978年上半年,段家作、陈明训完成调查任务回到萍乡,将卢德铭的照片翻拍了几张,并写了一个调查报告,汇报赴外调查卢德铭烈士的情况,分别送到市革委会政治部和芦溪区委。回到芦溪后,他们将翻拍黄埔军校第三期政治部全体工作人员合影拿给周仁榜老人辨认,老人一眼就认出照片中前排右起第一人就是自己当年掩埋的那个骑白马的年轻军官。这时,周仁榜老人才意识到,骑白马的军官就是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

据周仁榜和一位姓刘的老人回忆,卢德铭不是朱培德的部队打死的,他当时站在周仁榜家的屋后,是被地主武装开枪打死的。当时一共打死三四十人。死在周仁榜屋后的是位军官戴大盖帽,骑白马,又挂着斜皮带。周仁榜用杉皮裹着尸体,掩埋在当地一处叫杨家岭的茶林中。其余的三四十人埋葬在一个废旧的窑子里。周仁榜1979年病逝。

1983年,政府修建卢德铭烈士纪念碑时,根据周仁榜的儿子周松泉提供的线索,上埠建筑队负责人杨宗修在当年埋葬卢德铭遗体的地方进行挖掘,没有找到任何东西。由于这个地方水汽重,又没有棺材,时隔50多年,尸骨全部化成了泥土。于是,在坑里挖了几担泥土挑到纪念碑基座下面,这就是卢德铭烈士的遗骸。当时纪念碑上面没有卢德铭塑像,塑像是1987年请市文联雕塑家朱照林搞的,基座下面的泥土一直未动。

如今,卢德铭烈士牺牲的地方已被建成秋收起义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大批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前来祭奠和瞻仰。2009年,该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作者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 / 彭月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芦溪段家政治部
新编北路梆子现代戏《段家湾》成功首演
保电有我 有我必胜
第一次做寿司
My New Friend
芦溪
笑话大王
县委书记“二进宫”,那挥之不去的美丽魔影
《政工学刊》2016年优秀通讯员
芦溪 破解控费难题
《政工学刊》2013年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