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品质课堂
2018-03-05叶存洪
叶存洪
效益基于效率。课堂的效益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吻合程度,课堂教学的效率则体现在学生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等)达成最大的产出。现在,很多课堂有效益没效率,虽然达成了“考高分”“上大学”的效益,但这个效益是靠加班加点、死打硬拼、“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得来的,效率极其低下。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这种教学应该有长久深远的感染力、穿透力,能吸引学生欲罢不能。
互动基于问题。所谓“对学”“群学”,应该聚焦于问题,真正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一些课堂上,并没有抛出有价值、值得讨论的问题,纯粹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作秀。老师说“下面分组讨论”,然后坐在前排的同学掉转头跟后排的同学凑在一起,叽叽喳喳一通,无病呻吟,颇为滑稽,实在是自欺欺人。
提问基于逻辑。一些教师问题提了不少,但问题都是孤立的,缺乏逻辑关联,有如一堆马铃薯,七零八落,无助于学生完整地思考问题,形成知识体系,也无益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实际上,提问可以有即兴的,但更多是应该有备而问,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质量。富有逻辑性的连续设置问题,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建构网状的知识系统。
学习基于对话。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生动地实践了“教育就是对话”。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尤其穿插轻松、诙谐的语调,屡屡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达到澄清的效果。如果教师一言堂,就不会有深度学习发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课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甚至与自我(内心)对话。
形式基于实质。现在的一些课堂过于追求花哨,特别是公开课,声光化电,十八般武艺一一用上,学生目不暇接。我们不否认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时候也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对课堂保持新鲜感,但问题是,形式要适“度”,一些可有可无、花里胡哨的东西还是去掉为好,枝枝叶叶过多会让人难识主干,因为简约也是一种美。
感知基于多元。有研究表明,仅通过听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60%,3天后为15%;仅通过视觉学习材料,3小时后保持率为70%,3天后为40%;视觉、听觉并用,3小时后保持率为90%,3天后为75%。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这比单一“我讲你听”的听觉感知效果更好。
习得基于层次。课堂教学应有层次感:关注知识—关注思维—关注意义。不关注思维,学生会学得很死板;不关注意义,学生会学得很枯燥。一个老师只关注知识,就像政府官员只关注GDP一样。真正好的课堂,不在于用多快的速度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能百度到的知识都不是真学问”,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当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管理基于舒畅。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坐在你的课堂里能心情放松。学生学不好某门课,多半是从不喜欢或者害怕那个老师开始的。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智力活动,让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反之,则学生大脑受到抑制,思路狭窄,呆板拘谨,学习效率降低。
竞争基于合作。这样说看似矛盾,但今天大家越来越接受“竞合力”的概念。现在很多课堂营造你死我活的竞争氛围,“眼睛一睁,开始竞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要知道,“同室操戈”的班级是走不远的,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抱团发展,一致对外”。佐藤学说:没有合作学习,每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通过同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新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人合作的“冲突与挑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