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探析外国名家传记的翻译

2018-03-05杨忆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史蒂夫

杨忆

【摘要】翻译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涉及因素甚广。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引起网络热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进行分析,初探外国名家传记的翻译方式与策略。

【关键词】归化与异化 传记翻译 史蒂夫·乔布斯传

一、引言

翻译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其中涉及不同语言本身的结构、词汇的差异,以及不同语言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还涉及不同译者自身的差异和翻译目的的差异等。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语文学阶段、现代语言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

2011年10月24日,美国出版方Simon & Schuster出版的Steve Jobs:A Biography与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斯蒂夫·乔布斯传》(以下简称《乔布斯传》)同步全球发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但与此同时,其中文版却引发了很大的争议。560页的英文传记,4名网络海选出来的译者,不到一个月的翻译时间,因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猝然离世而提前面世的《乔布斯传》,被网友广泛评论并指责其翻译很不够韵味。然而一本译著的成功与否的确涉及多方面因数,无法一蹴而就。本文以该书为翻译研究开展的主要案例资料,结合翻译学中的文化学观点和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外国名家传记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二、归化及异化理论概述

意大利裔美国翻译理论家,美国翻译研究领域关于归化与异化问题上发言最响亮、影响最大的理论人物要数Lawrence Venuti (2001),他提出“翻译的伦理就是差异的伦理”,以及美国学者Shuttleworth & Cowie (1997),解构主义学者Douglas Robinson (1997),芬兰学者Andrew Chesterman (1997),西班牙学者Anthony Pym (2009)等学者的翻译伦理观等主张。

自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Schleiermacher提出两种翻译构想后,Venuti (1995) 首次提出归化与异化的概念,打开翻译理论的文化学视角;经过六年的沉淀,Venuti (2001) 给归化翻译及异化翻译下定义,并引發学者对此的深入探讨。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因而归化派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同时,他们认为译者也是“传播者”,他应尽可能的是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与之相反,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他们认为读者的阅读目的也包括想了解异域文化。归化与异化之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乔布斯传》的翻译之中,并引发网络热议。

三、翻译选段分析及启示

《乔布斯传》首发之后,受到全球读者的追捧,由于翻译时间较为仓促,对书中某些部分的翻译较为平淡,例如乔布斯在其结婚20周年时写的一封情书的翻译等,引起了网络平台的热烈讨论以及业界的较大争议,出现了各种版本,如最受欢迎文言版、最浪漫版情书、最隐晦版、最质朴版、最温情版等等。然而,对英文版《史蒂夫·乔布斯传》重点内容的翻译应当基于一个共识:翻译工作者要充分传达著作的“原貌”。对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如果译者无视文化差异,那么异域读者接受误译的作品后,一定会产生消极后果,当然也就不利于文化交流。本文对于《乔布斯传》中的最受争议内容进行对比:

英文原版:We didnt know much about each other twenty years ago. We were guided by our intuition;you swept me off my feet. It was snowing when we got married at the Ahwahnee. Years passed, kids came, good times, hard times, but never bad times. Our love and respect has endured and grown. Weve been through so much together and here we are right back where we started 20 years ago-older, wiser-with wrinkles on our faces and hearts. We now know many of lifes joys, sufferings, secrets and wonders and we re still here together. My feet have never returned to the ground.

官方中文版(管延圻等译):20年前我们相知不多,我们跟着感觉走,你让我着迷得飞上了天。当我们在阿瓦尼举行婚礼时天在下雪。很多年过去了,有了孩子们,有美好的时候,有艰难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过糟糕的时候。我们的爱和尊敬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与日俱增。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回到20年前开始的地方——老了,也更有智慧了——我们的脸上和心上都有了皱纹。我们现在了解了很多生活的欢乐、痛苦、秘密和奇迹,我们依然在一起,我的双脚从未落回地面。

基于中文意境的翻译对比(孙晗译):陌人相盼至白头,二十丁丑,方寸不意,月老红线留。前夜飘雪花满楼,韶光竞走,光阴似水流。千言不尽一语莫,个中幸苦心自说。天命已知顾往昔,青丝易白,骸骨已陋,阴阳相隔,相思如红豆。今生无所求,来世再相谋。

以上给出的版本,以及包括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版本各有千秋,难以一较长短。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表现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文化礼仪的差异、语体风格的差异以及伦理道德的差异。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语言活动,是最直接的文化交流。它不仅表现为两个意识的对话,也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对话,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蕴,因此当译者的意识进入作品时,他就进入了一种文化的关系中,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他完成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观照、比较、体验、领悟。

总体而言,各种译文基本上都较好地完成了意义的表达。官方中文版翻译痕迹明显,如“你让我着迷得飞上了天”“我的双脚从未落回地面”等在中文中虽有对应的表达,但是译者采取异化的方式进行直译,让许多读者不知其所以然。文言版虽文采飞扬、意犹未尽,但相比现代汉语,有较多的限制,其一,可读性较低,要求较高的语言及文化功底,受众面较窄,不适合信息传递及文化传播;其二,仅读文言篇章,无法给读者传达这是一本译著,原作者是外国人的信息;其三,漏译现象,由于文言文行文的限制,无法译出原文中的一些信息,如结婚地点“阿瓦尼”等,而此处的地点缺失对意义传达有很大的影响。乔布斯情书英文原版全文共9句,包含16个小句,采取叙事手法及口语体,语言平白、朴实无华。官方中文版基本采取异化的翻译方法,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诟病,有可改进之处,但忠实原文、可圈可点,达到中美同时发布,实属不易,使广大中国读者可以第一时间读到第一手资料,完美地完成其跨文化传播使命。

四、结语

翻译问题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無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与制约。所以翻译难在是否能克服文化上的差异,正确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对源语语言及文化进行正确的翻译和传达。传记文本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体裁,它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即真实性和文学性,因此其翻译难点在于体现共性和个性。好的译文是还原原文,让目的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相同的心理感受,带着这个目标,慎重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相信一定能翻译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A.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7.

[2]Pym,A.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3]Robinson,D.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4]Venuti,L.The Translation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5]Venuti,L.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J].In Baker,M.(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6]Shuttleworth,M.& 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anchester:St Jerome,1997.

猜你喜欢

史蒂夫
104岁老人的特别生日
切莫被表象蒙蔽
切莫被表象蒙蔽
巨鲸腹中生死行
一起来观星
牧羊猫
前后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