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运作角度下杨宪益英译本《故乡》浅析
2018-03-05赵浩
赵浩
【摘要】识解理论由美国教授兰盖克在1987年提出,其理论涵盖四个维度,也即辖域及背景、视角、凸显以及详略度。本文以杨宪益英译本《故乡》为目的语分析对象,通过分析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探究不同识解运作方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并解释译者在翻译认知过程中的行为选择,为今后的翻译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识解运作 杨宪益 英译本《故乡》行为选择
【Abstract】The Construal theory was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professor Langacker in 1987, covering four dimensions, namely, scope and background, perspective, prominence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specificity. In paper, Yang Xianyis translated work My Old Home will be taken as the analytic object in target language by contrasting it with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to explore and explain behavior choice influenced by various aspects of construal operation in translating, providing a useful reference for upcoming translation.
【Key words】Construal operation; Yang Xianyi; English translated work My Old Home; behavior choice
一、引言及識解理论
有成语云:言不达意,由此观之,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而思维和人类认知活动密不可分。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表面上看,翻译似乎只是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化,但究其深层这一过程中认知从未缺位。因为作为人类的每个个体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以及感知器官,在面对物质世界时,会产生相似的概念结构,这些概念结构形成了各种语言间的共性也为语言间的相互翻译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在意识到这点之后,无论是语言学家、翻译家、心理学家以及翻译学家均密切关注认知与各种领域的交汇融合希望能产生更为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在这方面中国学者有着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其中有两位学者,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以及西南大学文旭教授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除了这两位魁楚外,其他的学者也纷纷阐释了自己对认知与翻译关系的看法,比如:翻译的本质是语言之“器”为思维所用的跨文化交际范畴内的人类认知活动。值得注意,这一过程中,不同译者受认知能力的约束,翻译后的目的语文本总会打上各自别具一格的烙印,这也就为翻译研究以及批评创造了客观可能性。作为翻译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更为显著。夏仲翼认为,从本质上看,翻译只能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质、特定的时代历史背景的读者的解读。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往往首先是作为读者,对源语文本作者进行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21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逐步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也自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回归到认知语言学中,在其发展过程中,美国教授兰盖克贡献甚大,其在1987年提出了意义概念化这一观点,并提出识解来阐明认知能力。在《认知语法基础》一书中,识解理论被其一分为四,也即辖域及背景、视角、凸显以及详略度。译者出于不同考虑对这四个方面的不同选择,会产生不同译文。1991年,贝尔(Bell)率先对翻译认知心理的研究,使得翻译研究发生认知转向。这一思潮在国内在国内较为权威和系统的研究者当属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王寅教授,在其2012年的论文《认知翻译研究》中详细阐释了认知翻译观,并将认知翻译学描写为“如何在译入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且运用认知语言学所提出的用以解释语言表达主观性的“识解机制( 包括四个要素:详略度、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 ”,从认知角度来简析翻译中的常见方法,以期能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具体的新思路,为认知翻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论文将采用认知语言学中识解以及意义概念化原理来对杨宪益《故乡》英译本做出简要分析与鉴赏以及翻译家译文处理所体现的认知过程以及其主体性。
1.辖域及背景原则及其影响。兰盖克认为辖域是指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至少应该包括基体和侧面。辖域和认知域,与语意域基本相当。通俗来讲,人类构建认知整体往往是基于已有的认知,这一原则体现在言语中主要可分为空间辖域和时间辖域。认知语言学中的辖域原则体现了人类认识规律和先后次序。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基本辖域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从上到下译为英语“up and down ”,但大小却要译为“small and big ”。相对而言,汉语是一种典型的辖域语言,而英语则是辖域不严密的语言,存在很多变异现象。背景原则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识以及百科知识。在杨宪益《故乡》的译本以下词句的处理可窥见这一原则:
(1)原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杨译:A golden moon suspended in a deep blue sky and beneath it the seashore, planted 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 with jade-green watermelons。
这一句的翻译处理充分体现了辖域和背景原则,汉语是天空中挂着月亮,而在英语中则为月亮在天上,汉语由大到小,英语由小到大。因此基于不同语言中,各自相异的辖域识解特点,杨宪益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翻译为“A golden moon suspended in a deep blue sky”,较为正确且符合英文行文习惯,将“海边的沙地”翻译为seashore,简洁且正确,是译者翻译过程中背景以及百科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体现。
(2)原文: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杨译:At dawn on the second day I reached the gateway of my home.
英语中是先获得空间辖域,然后再有时间辖域,而汉语中介词系统并不发达,这就要求译者在汉译英中适当用运介词来彰显必要的语言逻辑关系,适应英语显性语言的特征。可以观察到在原文中“第二天清早晨”作为时间状语,和主句“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之间并无任何连接成分,这正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因此在翻译为英语时,需添加介词“at”。
2.视角原则及其影响。视角原则在认知语言学中指的是观察者与事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语篇的人称、分句的语法主语等问题。鲁迅《故乡》一文是其在1919年回绍兴老家,变卖祖屋并将母亲和妻子朱安接到北京新住处时,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以在翻译源语文本中可以将其处理为第一人称,但在具体上下文中仍要具体分析。在杨宪益译本中,可以抽取如下词句作鉴赏分析。
(1)原文: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杨译:She told me to sit down and rest and have some tea,letting the removal wait for the time being.
针对这一句的翻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处理,其中最值得鉴赏的是“且不谈搬家的事”分句。如果直译的话,可以翻译为“avoiding talking the removal”,但是杨宪益不没有这么处理。这样一来就很形象,仿佛搬家会打断鲁迅母子之间融洽的氛围,具有了画面感。
(2)原文: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杨译:Hung-erh,who had never seen me before,stood watching me at a distance.
这一句有潜在的因果逻辑关系,可以将这层关系挑明,但更主要的还是“宏儿”因为对鲁迅陌生,而远远站在一旁打量这一动作,但是主要信息点还是落在“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所以用一个复杂句要比复合句更为紧凑而且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视角。
3.凸显原则对及其影响。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埃德加·鲁宾(Edgar Rubin)首次提出“图形”和“背景”这一组概念。认知语言学认为背景是认知场景中作为衬托的部分,其是固定的参照体,而图形则与之对应,是运动的或是概念上可动的,作为刻意强调突出的部分。基于上述认知规律人类在选择认知对象时,比如某環境中的某物,会不自觉地将环境作为背景,而把个体作为凸显的图形。为了记忆凸显的个体,人类在认知中会将图形和背景分离,而且凸显还具有主观性、任意性的特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背景不重要,其作为认知凸显的参考点存在。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陌生化的语言和认知特点,这意味着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突破图形——背景分离规律,突破语言常规。在汉英文学翻译中,运用凸显原则主要集中体现在空间方位,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句法结构的处理上。以下将运用此原则,对杨宪益翻译的《故乡》中一些词句做简要赏析。
(1)原文:须大雪下了才好。
杨译:Its only possible after a heavy snowfall.
在英语中结果、结论通常放在句首进行凸显,基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杨宪益采用的句型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2)原文: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杨译:When I was a child there was a Mrs. Yang who used to sit nearly all day long in the beancurd shop across the road, and everybody used to call her Beancurd Beauty.
这一句原文中汉语的凸显对象是杨二嫂,但不能照直用汉语的句法结构来对应英文,英文往往是从部分到整体来组织句子。所以应该是以杨二嫂作为主语,而其他的成分则均为修饰成分,而方为作为次要信息应该放在句尾。
4.详略度原则对及其影响。详略度原则和人类认知也密不可分,人脑毕竟容量有限,所以不可能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都进行详细化处理,在这种条件下对一些事物有重点认知而对其他事物简略认知就很必要。在翻译中,尤其是汉英文学翻译中,这一原则的运用体现在对信息的增删处理,而不仅仅是词汇层面上的增词或是减词。
(1)原文: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杨译:When I was a child there was a Mrs. Yang who used to sit nearly all day long in the beancurd shop across the road, and everybody used to call her Beancurd Beauty.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对“豆腐西施”这一文化特有词汇的翻译处理,“豆腐西施”是指卖豆腐的面容姣好女子,其侧重点在女子貌美此重点是其职业,而“西施”则只是作为一个认知唤起词汇,而相应的认知构建,对于西方读者来讲是比较困难。所以,杨宪益将 “豆腐西施”翻译为“Beacurd Beauty”保留了深层认知与含义。
(2)原文: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杨译:But I felt no regret.
对这一句段的翻译处理看似和原文并不忠实,但这里当鲁迅回到故乡之后发现物是人非,而前路茫茫,留恋只是句子的表面信息,所以将其处理为后悔,将字面含义彻底省略,不仅符合上下文语境而且比较简洁生动。
二、结论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出发,分析并鉴赏了杨宪益《故乡》的英译本,总体说来该译本较好的传达了原文的思想、情感以及语言风格,是相对比较好的一个译本。值得注意的,认知语言学在翻译批评与赏析中的运用,为研究不同译本和译者的心路历程、处理方法提供了全新独特的角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ell,R.Translation&Translating:Theory&Practic[M].London&New York:Longman,1991.
[2]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Ⅰ: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M].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Nida&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the Netherlands:E.J.Brill,1969.
[4]陈析西.以突显观为认知指导,品《山居秋暝》英译[J].时代教育,2011,(6).
[5]丁亞岚,张小曼.从意图性解析《故乡》英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6]侯敏.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汉英翻译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59-60.
[7]蒋华.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语篇翻译分析与译者主体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
[8]罗萍.认知语言学概念化视角下的翻译主观性-以《荷塘月色》四个译本为例[J].世纪桥,2011,(3).
[9]刘卫平,柏敬泽.翻译认知论-翻译行为本质管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6).
[10]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01.
[11]文旭,刘先清.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1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03).
[13]夏仲翼.文学批评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1998,(1).
[14]吴瑄,陈建生.辖域原则视角下的翻译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1).
[15]姚振军.认知翻译学视野下的翻译批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2).
[16]杨宪益.鲁迅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