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集中宣教方式对减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
2018-03-05陈义凡邢娴娴
陈义凡,邢娴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通过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种器材送入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全球每年有数百万患者进行了PCI[1-2]。但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负性心理刺激,大多数患者术前容易产生焦虑,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与术后康复[3-4]。
健康宣教是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有效途径,可有效轻患者的焦虑情绪等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5-6]。冠心病患者对介入治疗的恐惧,易引发焦虑这种负性情绪[4]。为此,笔者采用PPT集中宣教方式对50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干预(健康宣教),以此来减轻其术前焦虑情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院并进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45~8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4例,高中及中专57例,大专及以上9例。入选标准:无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史,神志清楚,语言、听力正常,且同意参与本研究,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40分者[全国成人常模SAS总分(28.7±10.8)分[6]],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冠脉病变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PPT集中术前宣教,由2名护士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宣教内容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病因、诱因、发展、治疗等)、导管室环境及设备、介入治疗的必要性、介入治疗相关费用、介入过程、介入前中后注意事项及相关配合、介入操作者简介等内容,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讲授时间20~30 min,讨论时间10~15 min。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法,即一对一口头叙述宣教,内容与实验组相同。
两组护士宣教均为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临床经验丰富、宣教能力较强的护师。本研究设定干预时间为介入前1天下午。
1.3 评价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6]测评。该自评量表共有20个项目,每项四个等级,最低1分,最高4分,总分20~8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越明显。分别于术前1 d下午(干预前)对患者进行焦虑调查及术前宣教,术日入介入室前2小时(干预后)再次调查。所有问卷在研究者统一指导语下进行,能独立填写的由患者本人完成,填写困难者由研究者协助填写。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焦虑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焦虑评分的比较(x±s)
2.2 传统宣教模式与PPT集中宣教模式的对比见表3。
表3 常规口头宣教模式与PPT集中宣教模式的比较
3 讨论
表1结果表明,PPT集中宣教模式可显著减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实施效果远远优于传统口头宣教模式。
传统宣教模式与PPT集中宣教模式的对比见表2。可见,传统的口头叙述宣教模式,虽然准备工作简单,易于操作。但由于局限在护士与患者一对一口头叙述,信息单向传递,患者被动接受,难懂易忘,较难对患者形成刺激效应,不能有效解决患者介入前紧张、焦虑情绪。PPT集中宣教模式具有更多优点,如“设身处地”地以患者为本,宣教形象、生动、直观易懂,有利于护士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多维互动,能对患者产生心理正效应,减轻焦虑情绪[5]。
综上所述,健康宣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患关系及患者的愈后情况。PPT集中宣教方式综合应用心理学方法及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减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情绪,适用于临床介入前护理宣教中。
[1] 毛瑞英,王建辉,常文红.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74-75.
[2] 王素真.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7):673-674.
[3] 李作菊,李婷,张权.手术室专科护士术前干预对患者SAS焦虑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07-208.
[4] 吴碧昭.术前访视对基层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50-51.
[5] 范文芳.少数民族地区运用PPT进行临床健康宣教之积极作用[J].医学信息,2011,24(2):737-738.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