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的普通工科院校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
2018-03-05周鸿立薛健飞
周鸿立,张 扬,崔 浩,薛健飞
(吉林化工学院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随着我国药企不断发展壮大,针对药学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数量日渐提升,为满足时代发展与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理工科类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药学专业[1]。然而,药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2],长期以来受工科院校传统教育模式和体制的影响,忽视了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的重要性,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职业素养不高,进而导致就业困难[3]。因此,普通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应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着重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以解决当下药学类专业人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结合国家“十三五”生物医药发展战略意见与药学类专业人才数量缺口的现状及需求,统筹协调、优化结构、强化工程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实用、优化、科学、发展的原则制定强化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的药师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意识和高质量就业的药学类专业人才[4]。
目前,工科高等药学教育与职业需求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构筑科学合理、具有工科特点和药学特色的课程体系,适时进行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将工程素质教育、高等药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药学人才成为高等药学类专业教育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应用型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探。为普通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发展。
一、工科类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伴随国家政策的倾斜及投入的加大,生物医药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5],医药企业要求严格,进一步要求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普通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工程师”,具有工程背景,主要就业方向定位于药品生产企业。而目前,大批工科院校药学毕业生集中于药品销售、医药零售等部门,真正到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的毕业生相对减少。然而,“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6],非常有必要在药品的生产源头配备相当数量的药学技术人员,关键性岗位把好质量关,具有工科背景的应用型药学本科毕业生尤其适合岗位需求,能充分发挥工程师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一) 药学类专业社会需求融入专业建设
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共有3个药学类本科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授予工学学位,药物制剂授予理学学位。根据社会需求,提出切合实际、突出宏观性、新颖性和整体优化有工程特色的应用型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与社会需求较好的衔接。
(二) 职业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普通高校药学类制药专业重新审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握自身办学方略,紧紧围绕吉林省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将医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内容充实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培养过程中树立药学职业观念,开展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培养职业人才。
(三) 以科研带动职业水平的提升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药物一致性评价,对职业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缩短与国外药学教育的差距,加快实现我国药学教育与国际药学教育的接轨,高等药学院校应努力发挥教学科研的优势,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的药学人才后备军,适应药学专业发展需要,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让应用型药学本科生在科研实验中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以便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同时注重工程素质的教学,进一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外科技活动与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建成具有明显区域产业特色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专业,培养出适应制药产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四)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为国家重要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在“高校强省”战略契机下,从本科阶段开展职业引导教育,以职业为驱动,社会需求为导向,将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对推动吉林省地区经济和医药化工行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五) 多渠道拓展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作为应用型学科,药学类专业十分重视实践环节训练,除课内实验外,应在原有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拓展生产实习基地,提高实习教师工程水平,让学生能将课上所学理论,通过校内实验课的“小试”与实习企业的“中试、放大”有机融合,培养工程思维,增加就业砝码。
三、措施及步骤
基于社会人才需求与职业驱动,更新高等药学教育观念,强化职业教育在本科阶段的重要性。以职业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调整课程体系,开设与职业相关课程;改进教学手段,以社会需求调整考试大纲,引导学生适应职业的各种需求。
(一) 基于OBE理念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响应“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号召,药学类专业紧跟时代步伐,每四年修订一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我校近5年的毕业生反馈信息可知:70%的学生从事药学相关工作,20%继续学习读研,10%出国或作其他工作。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跟进行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总方针,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培养方案修订中,根据国家对药学类人才的职业要求,发挥工科院校办学的优势,突出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既具有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有一定的生产和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对药厂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法规有基本的了解,以适应药厂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二) 提高选修课设置及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的调整要求未来的高等药学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为此,增加选修课科目数量及种类,提供网络视频授课、预约课程和实践操作模拟课程等多种选修课授课方式,提高选修课设置。增加《化工原理》、《工业药剂学》、《工业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学》和《药事管理与法规》的课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在药学事业中爱国、文明、敬业、诚信的良好品质,使之成为既具有竞争意识,又具有协同合作精神;既具有扎实、广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意识,能承担起新世纪重任的药学人才。如《工程哲学》、《礼仪》、《安全环保》等公共选修课。
(三) 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应以“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组织老师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做到形式上统一、规范,增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使学生毕业时能很好的了解教学内容在医药企业的作用。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以职业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进行入学专业介绍、就业指导及方向引导教育,及早给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让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意识。让学生了解职业驱动作用与地位,让学生了解到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增加未来就业砝码,职业驱动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牢固专业思想。同时,教师要给予引导,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挖掘出其学习潜力。
3.教学手段改革
在教学手段上,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以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为突破口,各门课程试题以教学大纲作为唯一标准,模拟职业考试,使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参加各种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和通过率。
4.教材建设
对于应用型高等药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衔接研究,教材建设是本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的专业建设要求,优先选择全国统编教材和规划教材,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适应职业驱动的需要,适当编写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严格把关,报学校教材委员会讨论和审批。
(四) “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学校应重视继续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和职业技能考试,其中执业药师资格是对基本的执业需要的认可,既有对学历的要求,又经过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的考试,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双师型”教师,从而使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药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 根据专业方向拓展个性化生产实习基地
目前,我校有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博大生化有限公司、吉林北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个生产实习单位。今后,我们将根据专业方向对生产实习单位进行细分与拓展。如生物制药专业以吉林博大生化有限公司为主,同时拓展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冻干粉针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使学生全方位了解生化药物原料药、制剂、包装等流程,熟悉相关仪器设备,使其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与要求,提高职业素养与水平。
四、结 语
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驱动的普通工科院校应用型高等药学教育模式的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作为高等药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契机,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具有普适性的应用型药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1] 何仁龙,严希康,孙荣奇,等.发挥理工科大学多学科优势办好具有工程特色的药学类专业[J].药学教育,1994(3):2-4.
[2] 凌勇,惠易,王新杨,等.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49-450.
[3] 祁芙蓉,李辉.影响药学专业实习生实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7(6):1158-1160.
[4] 孙玲.“十二五”是中国生物仿制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李向明教授访谈[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2(2):51-53.
[5] 李元媛.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及我国企业的发展战略[J].生物化工,2017,3(1):73-74,84.
[6] 吕志清.加强生产过程监督,控制药品质量[J].中国药事,2007(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