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住房租赁市场迈入“新时代”
2018-03-05姚如青
文 姚如青
一个城市活力来自人口集聚。由于人口集聚的市场支撑,越是明星城市,房价也就越高。如何不让高房价阻碍城市人口集聚?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杭州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恰逢其时,这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落实“房住不炒”定位、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开启新租房时代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纽约、巴黎、伦敦、鹿特丹和日内瓦,租房率分别达到66%、49%、41%、49%和86%,住房租赁市场成为满足居住需求的重要渠道。根据《中国居住小康指数》,杭州租房率仅为20%左右。对于杭州这类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必须要重视不同群体的住房多样化需求,目前发展尚不平衡的房地产行业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从顶层设计看,杭州已成为国家探索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12个试点之一,这为杭州率先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供了政策契机。从市场需求看,杭州既有人才流入带来的增量需求,又有随着“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常规住房租赁需求,为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市场供给看,市民的住宅结构需要优化,迫切要求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实现存量住宅资源的优化配置。
杭州探索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已经采取一系列举措:出台了《杭州市企业自持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实施细则》和《杭州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开发运行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线上平台,推出了首例租赁住房地块。截至当前,杭州已推出54宗房企部分自持的土地,自持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同时,魔方公寓、相寓、优客逸家、宁巢、随寓在内的品牌已在杭州布局,包括德信、万科和龙湖在内的开发商开始进入,长租公寓数量已从年前的5000套增长到了现在的50000套。
几大难题仍需破解
尽管这项工作开展迅速,但毕竟才刚起步,仍须政府不断破解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土地供应问题。一是租赁住房用地供给规模难以确定。按要求,杭州未来3年新增租赁住房总量会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的30%,有的企业担心租赁住房用地供给过多导致租金下降,不愿主动进入市场。二是租赁住房用地供给模式需要优化。比如房企自持商品房屋租赁用地,政府难以确定供地的实际规模,且面临监管问题;企业如果租赁房屋运营不善,等于变相增加商品销售住房建设成本,将会导致商品销售房屋价格居高不下。
资金筹集问题。“只售不租”模式使得租赁住房租金回报率低,通过租赁收回全部投资的成本需要数十年时间,难以吸引社会资金。现有条件之下,可以采取明补、暗补两种方式实现租赁住房用地项目的资金筹集。两种办法的影响效应、适用范围和利弊比较还需进行实践检验。
经营主体问题。不同类型的专业租赁机构之间存在不公平竞争问题。租赁机构主要有三种:通过国有企业开发租赁住房用地形成的专业租赁机构,以获取低价租赁住房用地得以降低经营成本;通过房地产企业竞持商品房屋用于租赁形成的专业租赁机构,以商品房出售覆盖租赁住房建设成本;通过规模化租赁他人房产进行标准化改造形成的专业租赁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租借他人住房用于租赁。目前试点方案更强调前两类的培育,使得侧重轻资本运营的第三类经营主体面临不公平竞争。
租赁消费问题。一是买房胜于租房的习惯思维难以扭转。特别是按揭买房可获得更大收益,使得租赁住房市场空间难以放大。二是租赁关系不稳限制租赁住房市场空间。承租方认为一纸租赁合同不能保证长居久安,出租方担心承租方不够爱惜房屋,宁愿空置也不愿出租。三是中介机构难以发挥沟通租赁双方的作用。房屋租赁中介市场准入门槛低,致使中介机构数量庞大但不成规模,缺乏诚信。四是政府公共服务范围难以覆盖租房客。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有限,购房者往往优先享受,使得部分人群被迫转向买房。五是住房租赁消费缺乏社会心理支撑。传统文化要求“居者有其屋”,房子已经成为地位身份的象征,住房租赁消费容易让人产生社会挫败感。
理想如何落地?
创新租赁住宅用地规则。制定租赁住宅用地供给、使用、转让和回收的详细规则,确保使其只有居住属性,而无投资属性;注重租赁住宅用地的供地节奏,防止租赁住宅用地和销售住宅用地的价格过快上涨或下跌;构建租赁住宅市场公平竞争的土地资源基础,存量工业和商业办公用地、用房新(改)建为租赁住房的,已有房企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房屋土地,均可确认为租赁住宅用地类型;设立留用地用于租赁住房建设的必要门槛,完善开发和收益分配机制。
创新租赁住宅金融手段。依托国有企业开发的租赁住宅项目创新租赁住宅金融手段;创新房企建设和租赁自持商品房屋的金融支持手段,制定房企自持商品房屋的抵押贷款规则;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鼓励在杭金融机构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鼓励投资者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参与房地产市场;鼓励银行实现租赁住宅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基于大数据之下的服务租赁住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使杭州成为这类金融产品的供给中心。
激发租赁经营主体活力。创造租赁住宅企业成长的政策基础,明确租赁住房用地的制度规则,降低经营风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推进国有租赁住房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公有租房资源纳入国有租赁住房企业的租赁平台,理顺财政补助机制,形成合理的价值评估标准;推进轻资产租赁经营模式,鼓励企业通过从分散的房东手中取得房屋,通过标准化改造提供租赁服务;优化专业租赁机构经营的外部环境,引导个人委托住房租赁企业和中介机构出租住房。
营造租赁消费良好环境。稳定销售住房价格和价格预期,使人们形成住房消费的理性选择;发挥“互联网+租赁”监管服务平台之于稳定租赁关系的作用,强化住房租赁信用管理;加大住房租赁中介机构的规范力度,规范中介信息披露机制,对于严重失信的主体进行严惩;保障房屋租赁人口的合法权利,积极探索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实行“租购通分”;完善公共租赁住房货币补贴制度,推进实物配租转向货币补贴,开展租赁性保障住房“租房券”试点;消除住房租赁消费的社会负面评价,营造社会对住房租赁消费的尊重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