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的模型研究
2018-03-04张应奎于国龙聂小双冉龙旭黄荣翠
张应奎 于国龙 聂小双 冉龙旭 黄荣翠
摘要:通过对景区垃圾产生相关联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景区垃圾产量进行预测,利用所得预测结果进而相应地建立各景点垃圾回收点模型,针对所建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模型,从而为景区垃圾管理提供可用的模型,为景区进一步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关键词:景区垃圾;回收点;人群因素;客流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6-0222-02
随着旅游业日益发展,景区垃圾已经成为旅游风景区当前所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保持生态与发展共同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下去、以及景区对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率都是景区亟待处理的问题[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方面的舒适,更希望得到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如何使得游客“游之顺心,玩之开心”成为景区重中思考的一大方向。旅游发展依赖于环境,尤其对于山地旅游为主的景区,景区环境将会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针对当前旅游风景区所面临的景区垃圾管理问题,构建高效地、快捷地处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针对旅游风景区所面临的景区垃圾管理困境,本文构建了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的系统模型解决景区垃圾的管理问题。
1 因素分析
针对旅游风景区的垃圾产生与之相关联的因素,我们考虑人群因素为最主要的产生源,其中人群因素分为游客、管理人员和常住居民三大类[3]。对于管理人员和常住居民,因其流动性比较弱,可以考虑其不变动,产生的垃圾量确定为一个固定值;对于游客,因其属于流动人群,所以导致它的流动性强,因此,它是景区垃圾产生的不确定人群,它的任一变化都将会引起景区垃圾产生量变化[4]。根据景区垃圾的产生源,我们可以得出景区垃圾主要集中于人员密集度比较大、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和景区服务设施较好的区域[5]。
针对垃圾的产生量它跟当地的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收入、人均零售额以及GDP等有关[6]。因此,在考虑其游客、管理人员和常住居民的日人均垃圾产量时,可根据以上相关因素进行衡量给出。在景区中设置回收点时,考虑所产生垃圾量能被完全清理,所以垃圾产生量与回收点数目成正相关性[7]。
2 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2.1 模型建立
由上文中所分析的结果,我们已知景区垃圾产生与人群因素有关,于是可以得到景区日垃圾总产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j=1]为半日游游客;[j=2]为一日游游客;[i]为居民类型,[i=1]为管理人员;[i=2]为常住居民。[G]为景区一天的生活垃圾的产量;[T]为一天的游客数量;[αj]为不同类型游客占游客数的比例;[ωj]为不同类型游客的垃圾日均产量;[Ri]为居民数量;[ωi]为不同类型居民的垃圾日均产量。
对于不同类型游客占游客数的比例,可以由下式得出:
式中,[δj]为第[j]类游客占总游客的实际比例;[Tj]为第[j]类游客数量;[T]为总游客量。
针对景区垃圾产生区域分布,主要集中于景区各景点,因此,在设置景区垃圾回收点时,主要考虑景点的回收点设置。在设置过程中,根据各景点开放区域面积、游客客流量以及垃圾处理难度,可得:
式中,[t]为景区垃圾回收点数量;[Si]为第[i]个景点开放区域面积;[s]为回收点的服务区域面积;[Ti]为第[i]个景点游客客流量;[κi]为第[i]个景点的垃圾处理难度系数。
对于景点的垃圾处理难度系数,可以由下式得出:
[对于回收点的服务区域面积,可以由下式得出:
式中,[r]为回收点的垃圾容量。
2.2 模型求解与模型分析
根据垃圾产生量与回收点数成正相关性,由上文中各式,得到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模型为:
式中,[H]为景区总垃圾回收点数量。
针对所建模型,我们在各景点垃圾回收点设置模型中再引入景点游客数占景区游客数比例([fiTi=1nfiT])作为景点游客客流量权数,使得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跟景区实际情况吻合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模型的可行性与实际操作性;对景区日垃圾产生量([G])预测模型分析,在模型中对人群进行划分处理,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人群对景区垃圾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误差最小,保证了预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对各景点垃圾回收点([t])的模型中,引入景点的垃圾处理难度系数([κi])作为权重系数,考虑各景点之间垃圾回收点设置的差异性,使得各景点垃圾回收点设置更加合理。
3 結束语
本文对景区垃圾产生的相关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人群因素建立景区垃圾总产量模型和各景点垃圾回收点设置模型,从而构建了景区垃圾回收点设置的系统模型。根据景区垃圾主要集中于人员密集度大和停留时间长的特性,得到景区垃圾回收点的分布情况为带状分布和块状分布。因此,通过对所建模型分析结果可得,所建的模型是符合景区实际状况的,所以模型可作为当地景区的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仲召红.文明旅游,绿色生活——关于景区旅游与环保问题的调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3):187-188.
[2] 董亮亮,黄平芳,胡明文.节事活动背景下山地景区旅游垃圾治理研究——以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为例[J].生物灾害科学,2016,39(1):67-73.
[3] 杨禹. 山岳型风景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多目标多级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4] 杨旭东,黄燕芳,陈康,樊宏超.西南地区旅游景点垃圾回收处理现状及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1):28.
[5] 曾辉. 遗产型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5.
[6] 周传斌,吕彬,施乐荣,陈朱琦,刘懿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测算及其统计数据收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3):70-76.
[7] 赖红.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环境保护管理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