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的规划研究
2018-03-04蔡芳苏莹
蔡芳 苏莹
摘要:在“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针对 “大数据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行知识背景和培养方向,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信息安全理论,强化信息安全技能为培养目标,优化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梳理教学内容及知识体系,保持适当的广度和深度,构建科学、实用、合理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信息安全;应用型;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6-0152-02
随着各种信息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和信息安全事件影响的范围持续扩大,各行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信息安全人才。同时,企业和社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的Web开发与测试之外,也逐步转向了APP开发、智慧制造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方面。
本文立足“大数据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研究《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型专业规范》等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信息安全教学体系,提出适合自身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 背景
在2015 年,“网络空间安全”被增设为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从此作为一级学科开启它的专业发展之路,但由于当前阶段,已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信息安全技术自身的迅猛发展等主客观原因,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
(1) 系统性问题。现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大数据信息化的背景对于人才的要求与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不是很匹配。
(2) 相关性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出现与目前的技术环节出现脱节的现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有滞后的现象。
(3) 特色性问题。各高校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施教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与重新组织,形成有效实用的特色课程体系。
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专业方向建设理念、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三个方向出发进行综合分析规划,探索一套适合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加以补充和完善,以应对大数据对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最后对构建较为完整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2 专业方向建设理念
以教育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专业建设作为指导方针,各高校结合各自的专业培养方向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的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类一级学科,再结合大数据的人才培养方向,立足应用,形成专业定位,以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安全的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
3 知识体系构建
培养信息安全专业方面的人才必须从信息安全的知识体系结构入手,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中必需的基础知识,又要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挖掘继续深造的潜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4年出版了《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在《专业规范》中给出了信息安全专业的知识体系,其结构如图1 所示:
《专业规范》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本专业的培养提供了两套培养方案,其中一个目标是培养以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为主的学生,另一个目标是培养以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服务工作为主的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国家计算机类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为主,在知识体系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相应的以信息安全基础知识领域为核心体系,以网络安全知识领域为基础体系,设置必修知识单元、细化知识内容以及课程知识领域。该《专业规范》仅仅是提出了信息安全的核心专业知识体系,各高校可以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扩展知识体系,如嵌入式系统安全、Android 安全技术、信息隐藏等。扩展知识体系,可以考虑设置成选修课。
4 课程体系规划
信息安全属于多专业的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专业、通信技术、数学等多学科。当前阶段,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普遍缺乏相关的研究经验,各高校大都是选取其以往的优势学科,同时结合过去的经验来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在课程的整体设置和培养方案上缺乏对专业人才所需知识体系的融入。因此,有必要对培养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在此基础上来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相关课程与能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的特点, 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较宽, 对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慎重斟酌。应用型高校比较侧重于培養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注重系统性和发展性,秉承“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既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也能保证足够的发展后劲,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培养问题的创新解决者,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渐进式蜕变,课程设置体系如图3所示。
在相应的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的支撑下,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信息安全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以成果为导向,为持续改进的教学体系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
参考文献:
[1] 侯鑫.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2014(9).
[2] 杨森. 独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8).
[3] 杨良斌,周新丽,刘思涵,桑梓森,王瑾.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6(12).
[4] 乔少杰,韩楠,李斌勇,熊熙.大数据安全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数码设计,2017(4).
[5] 张涛,陈萍.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6(4).
[6] 王文娟,单棣斌,杜学绘,李炳龙.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及课程群建设[C].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7.
[7] 徐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教育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2016.
[8] 惠志斌,唐涛.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5)[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 王伟平,杨路明.信息安全人才需求与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
[10] 陈昕,蒋文保.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1).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