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8-03-04侯珂珂谭静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6期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侯珂珂 谭静仪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ccess数据库已经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专业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出非计算机专业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该文在分析高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教学现状的同时,提出基于专业特征的混合式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期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技术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6-0087-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ss databa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non-computer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mputer majo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ap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 a unique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students of non-computer maj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Access databas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a hybrid learning concept Based 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teaching reform method Based on flipping class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Access database technology.

Key words: non-computer majors; Access database; blending learning; teaching reform

1 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为了管理海量的数据信息,越來越多的企业需要引入数据库技术,这必然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需求。

Access是微软把数据库引擎的图形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工具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存储方式简单、易于维护管理、界面友好、易操作等优点[1],因此受到众多中小型企业的青睐。Access数据库具有强实践性和易操作性,已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课程。

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对强理论性的课程有着本能的排斥。因此在学习Access数据库相关知识时,就会产生一些懈怠心理,认为科目太难,自己没有能力掌握相关知识或者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才能有所收获。另外,由于高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分散式学习模式,在学习课程时,也只是局限于当前课程的学习,还无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那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难以体会数据库技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一些同学会产生数据库的无用论思想,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差。

3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Access数据库的教学现状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而言,其在Access数据库方面的教学呈现一种不够科学严谨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1) 课程定位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Access数据库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2],多以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为目的,并没有针对不同专业制定贴近专业应用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学过课程之后,仍然不知其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所在。

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教学模式多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授”的模式,老师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去吸收,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 课程脱离专业内容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Access数据库一般是按照课程主线,简单地介绍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宏等基本操作,没有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和案例实践。教学与专业脱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之后依然不了解该技术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应用。

4) 考核方式不合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生搬硬套传统的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们学习目标模糊且无法真实地考察他们的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4 基于专业特征的Access数据库改革策略探究

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和目前Access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方法的改革。

1)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在设置课程时,应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确立具体的职业导向性的课程目标。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决定了专业的就业方向,而不同职业要求不同的知识储备,因此从职业导向性的角度强调数据库技术在该学科的实用性和必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另外,从职业导向性的角度设置数据库的课程内容和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将隐性的知识通过专业相关的载体转化成显性的知识,实现高效的知识转化,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 丰富教学方法

(1) 理论方面—混合式教学

一方面,传统的理论课堂通常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吸收的模式来达到教授知识的目的。但是数据库的理论知识抽象而晦涩,学生很难快速融入教学环境,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而非基于数据库的开发,因此需要提高理论课堂的授课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践练习。为了提高理论课堂的学习效率,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实现了传统授课方式与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互补,是一种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2]。例如,针对每一次课的理论内容,老师可以通过提前制作微课、提供MOOC资料等方式,让同学们在课前完成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部分理论知识通常是一些简单易懂的定义、原理或操作。此外,同时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下发给同学。而后老师可根据做题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快速地评估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讲述难点和重点内容。一方面,同学们通过前置学习和作业检验,已经了解了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重难点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目的导向性的学习,更有利于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老师只是讲解难点和重点内容,节约了大量时间,有助于实践操作的练习。

(2) 实验方面—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翻转课堂

在实验的设计上,需要贴合专业特点,将Access数据库真正的应用到专业领域中,以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数据库实验教学,一般采用教师先行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再上机练习的模式。理论与实验学时分开进行,表面上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但是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没能及时地进行上机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会为后续的上机操作制造困难,降低整体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验内容与理论内容同时进行,每节课都要留出适当的時间,让同学们进行实践操作。

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特别是综合性的实验中,可以采用翻转式课堂模式,让同学们进行实验演示,介绍自己的实验操作和理论依据。同一功能的实现可能有多种方式,通过分享实验操作过程,可以增加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对于理论依据的分析,可以促进同学们课下对于理论知识的复习,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3) 完善考核方式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Access数据库的主要目的是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而传统考核中理论知识比重较大,显然这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客观和全面,改革后的课程成绩主要有以下四个构成要素:

(1)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和课堂的参与度。课堂参与度可根据同学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以及答案质量进行评价。

(2) 基础实验:通过对模块化的理论知识展开的实验,考察同学们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3) 基于专业特征的综合实验:采用分组的形式,通过设定贴近专业特点的案例场景,设计综合实验,考察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系统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组内打分的形式进行评定。

(4) 期末考试:调整考题分布,增加实践操作的分值,侧重于考察同学们对Access数据库操作的综合掌握能力,同时兼顾基本的理论知识。

对于以上四个构成要素,需要增加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的分值占比,降低期末考试的分值占比,更科学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Access数据库课程,需要基于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贴近专业应用的知识体系,从职业导向性的角度出发,实现知识的快速转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参考文献:

[1] 罗英均,徐兵,冉戎.浅谈Access数据库安全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5):25-27.

[2] 秦昳.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的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37):248-250.

[3] 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非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非计算机专业VF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