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职业化转型的研究与探索

2018-03-04白如冰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化高职体育

□ 白如冰(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阜新 123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彻底改变了人口劳动力格局,逐渐从粗放式的经济方式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方式,对脑力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运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工作对工作人员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学习力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便使广大工作人员忽视了自身的健康问题,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和现状下,需要高职体育教育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从培养身心健康、树立健康意识等方面入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职业化转型的必要性

1.1、21世纪科技人才竞争的需求

21世纪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大多来源于高校,高校背负着创造人才的艰巨任务,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而高职院校却有着培养“职业化人才”的重任,所谓职业化人才,是指具备工作能力、职业化技能、创造创新意识和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化人才。同样,体育教育所具备的一系列的特征,恰好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上述类型的人才,进而有利于为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当今我国经济正快速稳步地向前,科学技术同样正在飞速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对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我国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内容传统老套等等,很难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学习观念产生深入且实际的影响。如何对学生的动作技能储备、良好的锻炼意识产生影响,是现代高职体育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要把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和发展规划与学生的热情及专业能力相结合,显然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对传统教育的变革。

1.3、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体制一切都搞统一,连高校教育模式也毫不例外,单一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形式,完全割裂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自觉能动性。高职教育要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多层次考虑学生对自己喜欢内容的需求,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多涉猎选修课,体育教学内容也毫不例外,应多元化发展,以做到刺激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高等院校体育职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职院校的现状问题

这几年,我国职业教育逐步兴起,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2009年,中等等职业学校招生905万人,占高中教育招生总数的45%;高等职业院校接纳学生275万人,大约占高等院校招生总数的54%,基本完成教育合理布局的目标。在招生规模扩张的同时,职业教育的模式、体系和机制改革进展日益明显,质量完成度高,可以快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体育强国。一是群众体育迅速崛起。各种体育场馆高达80万以上,体育场地也逐步扩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员也已经达到 27.5%,2011年,国务院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二是竞技体育成绩进步较大。截至2011年12月,我国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500多个,创超世界纪录达1300多次。三是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崛起的支柱。我国是国际最宏伟的体育产品制造源头,据推断,体育产业增加值到2020年将达到2%以上。

按《2010-202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0年中,大众体育普及程度要显著提升,体育人口要达到百分之四十。”如果按每万人分配20-50名社会体育训练人的规格,我国社会体育训练人的总数要从65万人起,而现在却至少缺口45万人,随着体育健身业的进步发展,各种健身场地逐步建成。体育行业市场需要大批懂经营、会经济、强管理、搞体育、知科技的全面型体育职业精英。

2.2、课程的设计和内容无法体现高职体育的职业化特征

高职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化教育,其内容和内涵的设计必须符合职业化和专门化的特征,又不能脱离高等教育本身的范畴,因为其既属于大学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从另一方面说,高职教育属于市场经济中后起步的教育,因此其参照普通本科教育的内容较多,无法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和规制。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与普通本科的主要流程、教育模式、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都有着非常本质的区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职教育培养某项技术的专业化人才,而普通本科则教育某项技能的学术性精英,所以二者在性质上是有很大差异和区别的。所以体育课程的设计也应该区别开来,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基本内涵基本都是参照普通本科对体育教育的课程计划和方式而来,这就造成了本该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职教育没有自身的特点。

2.3、课程设置和讲授内容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的形成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后,大多由中职等学校升格形成,所以其内容便和中职相类似,其中体育课程的设计一般为两年,因为最后一年大多高职学校学生处于实习阶段,不开设课程。再者,我国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羽毛球、打拳操、拉丁舞、三大球、乒乓球、跳高、跳远、跑步锻炼、健美操等等。课程内容的设计简单乏味,很难主动调动学生认真学习和加强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很难适应高校课程设置的目标性。目前,我国政策已经倾向于对传统教育的变革,逐步将教育从传统的桎梏里慢慢解放,然而高职教育却毫无起色,仍然在原地踏步,课程内容枯燥,方式单一,很难让学生利用高职教育的体育课程去适应将来社会形势的变化。进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难成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2.4、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现今,高职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还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国家课改等要求基本上未能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教师教授方法还是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等一系列一对一的讲课方法,一点新颖性和创新性都没有。职业化转变不可以说没有,但是对体育教育方面却是毫无起色。

2.5、体育成绩和锻炼效果只参照考核内容

高职体育对学生运动效果和锻炼效果等鉴定,以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只参照考试的范围和结果而定。这样,就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的积极性,只为了考核而考核,只要考核过关了就万事大吉,这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3、高职体育课程职业化转型的对策

3.1、加强高职学校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

由于高职院校职业化的特征,所以高职的目标就是培养专业型人才,所以体育课程要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为主。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彰显高职的特色

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彰显高职的特点。高职学校开设体育课程,要以职业化特点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培养职业化技能人才为目标。有针对地实施教学手段,积极地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喜爱体育,并为其成为专业化人才做铺垫。

3.3、在课程的讲授方法上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首先,要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及引导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教学,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合理地选择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因为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学,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

3.4、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

若要完成比较完整的体育教学,对师资队伍的打造是难免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势在必行,同时,加强教师的体育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完善体育教学体制是不可缺少的。

3.5、继续扩大课程资源的投资

高职学校应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改善一定的教学设施,同时,也要扩大对课程资源的投资。因为体育课程的进行难免要有一定的场地和器材作为辅助,所以对这方面投资是必需的。

3.6、引进师徒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

师徒模式:一是由于学徒训练期比较长,方便徒弟全面、系统、细心地向师傅请教,有利于知识、技能、经验、窍门的发扬和承传。二是师徒之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对社会人际关系进行改善,促使整个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校企模式:首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真实呈现了“人文精神,全面进步”和“合作教育”的先进教导观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培养的核心,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栽培,让学生手脑并用,在生活中做和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教育理论与实际情形结合的教育方针,使教育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防止与社会失去联系。再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我国高职教育 “以服务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理念。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出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最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和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

4、总结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加大力度去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不过在高职教育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其中对体育课程的职业化转型方面更是浅尝辄止,如何将高职体育教育做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行业专业化需求,提高学生的锻炼水平和身体素质等等,同时改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广大学者和专家们的任务一直都很艰巨。

[1]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8).

[2]郭阳.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异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15).

[3]钱佳红,梁培根.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J].运动,2015(68).

[4]范素萍,曾文波,郭广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2).

[5]王华.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

[6]高虹.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8).

猜你喜欢

职业化高职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