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

2018-03-04倪雄师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情高校学生

◆倪雄师

利用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

◆倪雄师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350007)

虽然大数据时代为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日趋活跃提供了机遇,但是同时对高校管理者利用大数据与互联网思维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大数据背景的特点,深入的了解互联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分析,才能在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本文主要是就如何利用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大数据;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0 引言

大学生网民凭借自身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利用网络载体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充分的表达出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全体在思想动态、心理特征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校网络舆情。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博客、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介最活跃的力量。

1 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大数据网络舆情专业化构建

首先,大数据专业意识的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将大数据概念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系统建设的力度,及时的收集、管理、分析、利用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信息,才能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时,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大数据氛围校园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转换机制,才能将大数据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其次,专业化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搭建。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数据分析也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数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已经不再是高校宣传或者信息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高校的各个部门积极的参与进来,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完善的舆情引导机制,才能在促进综合数据与关键数据收集、分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的同时,将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洞察力与决策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高校必须加强与社交网络平台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云计算、云服务以及专业数据收集、分析的优势,以达到促进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收集与存储能力的全面提升;

再次,高校必须根据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建立专业化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队伍。就目前我国的高校网络舆情队伍结构而言,还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同时具有大数据知识和技术背景的目标,所以,高校必须发挥在大数据背景下舆情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加强舆情管理队伍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才能有效的弥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才短缺的现象;

最后,专业化大数据信息安全堡垒的建立。由于高校大数据信息库不仅内容丰富,同时还涉及到很多敏感信息和学生隐私信息,而传统的硬件和软件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加强防火墙等专业化安全技术研究的力度,才能确保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高校在紧张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时,必须事先征得学生本人的同意,同时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使用、公开,才能有效的避免侵犯隐私现象的发生,为高校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突发性强且原因复杂多变是高校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特点。假如高校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那么将会对舆情的应对处理以及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人,其不管是在年龄还是价值取向都非常的相似。所以,网络舆情是影响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比如,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厦门PX事件等,一旦在网上发布定会引发井喷式的关注。所以,为了有效应对此类事件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才能在网络舆情发酵之前及时的发现并予以解决,降低社会事件产生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就业问题不仅是政府、社会着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每年的毕业季都会达到舆情爆发的最高点。针对这一具有一定规律的舆情事件,高校必须在其爆发之前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高校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比如,高校在每年毕业之前,及时的通过校园网络发布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理性的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同时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的力度,利用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以达到有效降低负面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进一步延伸。所以,高校必须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目的。首先,深度分析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源头,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发生网络突发事件的话,高校管理部门必须及时的分析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以及发展态势,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事件对高校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其次,针对网络平台上出现的网络舆情必须予以及时的回应和合理的引导。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才能有效的降低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确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信息内不对称、信息内容失真所导致的,所以在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高校不能采取简单的封堵消息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公开与网络舆情事件相关的权威信息,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才能实现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的目的。另外如果高校出现的突发事件引起巨大的网络舆情时,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学校与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性,才能实现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降低虚假网络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3 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安全预警体系——全方位多角度的加以监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以往相比,不仅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调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时,必须对大数据的数据概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密切的关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舆情处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高校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确保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高校管理人员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在深入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才能避免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出现以偏概全或者失真的现象。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一般都会培养出一大批的舆情领袖,这就要求高校在引导网络舆情时,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网络舆情的评论中,才能在确保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不仅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先锋性和前卫性的大学校园则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渗透的最佳场所。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和应急处置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才能实现合理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目的。

[1]徐楠,戴媛.面向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与预警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9.

[2]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

[3]罗扬,郑昌兴.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及应对策略系统的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

[4]程桂龙.非传统安全视阈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舆情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舆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舆情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