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成长
——浅谈共生型班集体建设实践探索
2018-03-04中华职业学校施晓燕
中华职业学校 施晓燕
一、“听”之缘起
毕节“同心工程”班的21名学生全部来自贵州省毕节地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成长过程多与祖辈生活,缺少父母陪伴。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强势心理或是自负掩盖下的自卑心理。原来班主任反映,师生沟通特别困难。
据此,解决师生沟通困难成为班集体建设中首要关注点。沟通的基础在于倾听,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为了实现班集体内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倾听去引导生生间的相互倾听。
二、“听”之开始
1. 观察了解,由听开始
第一次的“听”是在接学生来校的火车上。我首先问了三个问题。刚问完,学生就你一言我一句地开始回答……我静静地听着这一片混乱的声音。当声音渐渐轻下来后,我微笑着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内容,学生笑着摇头,此时我告诉学生,我其实也没听到什么。我又让学生按顺序轮流说……当第一个学生开始说的时候,我用一种期待的眼光看着他,不断地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当边上的同学特别积极想发言时,则用眼神示意他们再等一会儿。当第一个同学讲完时,我首先鼓掌,并告诉所有的同学,这个掌声不是仅仅给说的同学,更是给我们这一群听的同学,能认真地听也是种能力。当所有同学都讲完后,我让学生分享两轮的感受。孩子们都表示这次都听清楚了,我也分享了我的感受。这次火车上的“听”,为后续的“听”打下了可操作的基础。
2. 目标设定,借听而行
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共同成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被称为“共生效应”。联系到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应该就是一个良性生态圈,生生、师生、生师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求同存异、彼此滋养、和而不同的和谐关系。作为一个纯外地班,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除了考虑自身班集体成员内部的融合,还有和外界环境的融合。结合班级现有情况,我继续用“听”来缓解隔阂,逐步理解,渐进融合。
3. 组织实施,由听贯穿
在班集体建设中,为达成共生型班集体这一目标,采取用听来贯穿班级活动,既有长期坚持的班级点评、演讲课堂活动,也有针对阶段性目标,开展拓展活动、集体生日、感恩祝福等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拓宽了听的途径,加深了听的理解,体现了听的效果。
三、“听”之途径
1. 常规点评、因“听”绽放
每天的晚点评则是检验“听”之成果的有效平台。“说”与“听”是一个循环过程,为了“说”好,学生会首先“听”好,“听”多,从而“说”好。而“说”好对“听”又有了正向的激励作用。最初的晚点评通过主题交流,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特定场合听具体的内容。慢慢的,我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场合听到的更多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在晚点评时间与同伴交流。通过相互的“听”,有意识的“听”,逐步形成“听”之循环。
最初交流的内容几乎仅限于上课内容,很多时候是在复述课堂上同学、老师的语言。在这个阶段,学生处于完成任务的听。对于学生的讲述,我用认真的倾听作为回应,并予以适时的鼓励。渐渐地,我看到了学生在听这个过程中更专注的眼神;可喜地发现学生不仅在交流内容上多了,也逐步从被动的听转为主动的说。每一个成员都特别珍惜说的机会,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主动去“听”,在“听”的过程对同伴、师长、专业、学校……有了更多的接纳。这看似一次次偶然的点评,恰恰体现了学生的成长。
2. 主题活动,因“听”感动
拓展活动、集体生日、感恩活动等主题活动也因为“听”而有了更多的感动。拓展活动中,让学生不断的在“听”的过程中总结提炼,不断比较,由他们自己归纳出“听”的要素,在体验中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去听。集体生日中,让学生不断听到彼此的祝福,感受“听”所带来的幸福,并把这种“听”演化为彼此正向的鼓励与认可。感恩活动中,让学生给从父母电话的唠叨中听出对他们的种种不放心……体会父母虽不在身边,但爱其实一直都在。明白虽然父母没有陪伴他们成长,但其实对他们的爱亦是漫溢。
四、“听”之共生
建设共生型班集体的过程中,个性、差异是共生的基础,求同、协调是共生的实质。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能在集体中各司其职,在不同的“生态位”上发出不同的音调、旋律、却又能在总体上实现和谐。
学生因“听”改变,因“听”接纳,因“听”和谐。借助“听”把一批偶然、无序的若干个体整合为有凝聚力,有向心力,有归属感的班集体,学生从听而不闻转向最后的设身处地地听,从被动的听过渡到主动的听与内省。班级成员彼此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可。
班级点评活动中,学生越来越愿意上台讲,在讲的过程中体现了听的态度、能力的改变。这个转变的过程正是良性的共生型班集体逐步形成的过程。班级中的抱怨越来越少,彼此间包容越来越强,班级中的互助学习小组越来越多,同伴之间互相的补台也越来越默契……
慢慢地,班级卫生好了、宿舍违纪少了、上课参与度高了、彼此脸上笑容多了、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多了……和父母的关系也没有曾经那么糟了。小吴同学的爸爸激动地打来电话说,孩子第一次让他少寄点生活费,说爸妈你们赚钱也不易。电话那端的爸爸边哭边说“一个曾经我以为再也没有办法的孩子,现在竟还能体谅我……”和其他班级的关系也没有当初的剑拔弩张了……在企业实践活动中,他们的融合度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纷纷抢着留用这批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班级像一个树苗,渐渐的成长,而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在绽放。
五、“听见”成长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和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学生既获得丰富多彩的个性品质、又获得与人为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共处的共性特征,是创设共生型班集体长远的目标。
学习过程应是生命投入的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知识间意义建构的共生过程。在班集体建设,要尊重每一个成员的独立性与相关性,不断调整,逐步优化。师生之间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彼此相互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让孩子们能走的更远。学生成长的背后应该是班主任成长的先行。在这过程中,班主任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此时存在的问题,把更广的视角放在学生的未来。共生型班集体的建设的成果洋溢在每个成员的脸上。因为,一个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的人脸上洋溢的一定是幸福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