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学困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8-03-03凌晨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凌晨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困生人数呈现骤增的势态,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学困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文章对高职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联系工作实际,对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学困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本文系2015年度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专项研究课题(15FDY23)《高职学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高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成立和普遍扩招,高职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的教育,学困生的增加降低了高职院校的质量,亟待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

一、学困生的概念

在高职院校中,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关系的影响,部分学生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力量解决所遭遇的问题,进而对社会、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的情绪,通过逃课、玩游戏等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和不满,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未能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有甚者,出现严重心理疾病,危害高职院校的管理。

二、高职学困生的成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最早的环境,是孩子成长最主要的场所之一,可以说,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着最为深远强烈的影响。比如农村贫困地区的家长很少有时间管理孩子;另外家庭氛围也是引发学生情绪性疾病的关键性因素,进而影响其行为习惯。其次在进行高职院校志愿填报时,大部分是遵循父母的意愿,或者对自己专业的选择出现失误,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发现自己对所报的专业不感興趣也并不了解,与自己及家庭所期望的专业严重不符,因此,用逃课、迟到、旷课等方式逃避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成为老师同学们眼中学困生。

2.自身存在的问题

现在家庭的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过分宠溺使得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性格,以至于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更好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受到一点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甚至走向偏激,这些学生只是在家人的压力下被动而机械的学习,都是应付了事,并没有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不愿意自己去改变。还有一部分学困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会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兼职和社会工作当中,而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却相当少,导致影响了自己学业成绩。

3.学校及教师因素

学校及教师因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校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发展迅速,但是在教学管理方面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师资和生源的质量都有待加强。其次,老师是给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但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仅仅只是上课,并不管教学的成效,教学方式比较陈旧,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尽管现在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大部分的学校或者教师对待学生还是以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经常会根据成绩的优劣来判别一个学生的好坏,严重的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社会诱惑因素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社会的传播速度空前,智能手机成为了现阶段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社会上的海量信息应接不暇,学生们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难以抵制,容易沉迷网络无法自拔,难以静心学习。在新形势下,经济的发展不断拉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大学是学生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还没有能力对不良思潮进行抵御和辨别,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生活风气、方式、价值观念的冲击,形成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将来工作和生活需要靠关系、家境而不是学习成绩,从而越发不喜欢学习。

三、高职学困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1. 开展“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

学习困难学生一般在高中阶段学业成绩也是比较差的,其次个人行为习惯相应也较差,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依托学院育人价值观来引导和管理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新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军训,开展队列评比、唱军歌、内务整理大比拼活动;开展《学生手册》学习测试主题活动,促进新生全面了解学院的规章制度,并自觉遵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第一课中学习了解学院文化,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其次开展了五最美系列主题活动(最美队列、最美制服、最美微笑、最美情话、最美孝行)和作风纪律督查活动及作风纪律主题培训班。培训班以主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有总结,有先进典型表彰,有问题、有现场交流,有下阶段工作按排。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风纪律意识。

2.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人格意识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生中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加强学困生的个人综合素养。一是开展了“见到老师问声好”主题班会、“文明班级成长记”活动、“见到老师问声好”宣传海报设计大赛、“感恩在心,礼仪于行”教师节活动、“培养一个好习惯——课后阅读一小时”活动、“见到老师问声好”征文展活动、“文明在行动”随手拍活动、“毕业生感恩教育”活动;制订了活动考核方案,对各班级开展活动进行量化考核,以此作为文明班级、文明标兵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组织发动全院广大师生参与“今天,你赞美了吗”编写活动。对质量好的文稿收录发布到学院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师生将心底的真实情感撰写成心情文字,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真善美的传递。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培养了“植根于内心的文明修养”和“无需提醒的文明自觉”,促使学生困成为健康向上,文明有礼的新时代青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三全”德育模式育人新格局

教师是育人工作者,不能单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于班级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视而不见,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加强监督、检查与引导,有效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要高度关注学困生,试行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全员参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对于班级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视而不见,所有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采用激励、关怀、互帮互助等方式提升学困生的存在感,从而鼓励、帮助其走出学习的困境。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政会议精神,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全院相关职能部门、专任教师、辅导员、心育老师全体行动对学困生进行帮扶和教育;同时定期邀请优质任人单位专家讲学、组织学困生代表参观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与用人单位共同做好就业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培养;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定期和家长联系,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收集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创新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支学生教育管理培育导师团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宁,高职院校“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2-05.

[2]彭丽英、巩建学,对高职学困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