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对道家天人观的承继与发展

2018-03-03吴世民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道教道家

摘要:在早期道家的天人分离观念中,人对自然界要敬畏、遵道,人的承担不能越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环节所许可的范围。文章分析了道教对这一观点吸收和步发展过程,认为道教是将道家的这些观点纳入了自己天人关系的内涵当中。并发展为人即自然的思想,即“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放在同一层次进行对待;要求人们通过保护自然来保护自己。这对于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家;道教;天人之际;天人合一

引言

道教把道家作为自己的主要思想源头 ,在发展的过程中,道教对道家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的进行了继承、补充与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质的飞跃,将道家的天人各自分离理念发展演变为天人合一的理论,在天人关系认识上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一、天人之际,道家对于天、人的认知贡献

首先,道家将自然视为天。二者外延内涵一致。并将天道和人道各自分离,他们关注自然界的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皆须按道行事,各安其位,这样才能共济生存,否则天、人两败俱伤。据此道家要求人们要认识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共济、融入自然,摆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子,成为自然界中合乎道的一份子。到南北朝时期,道家的人与自然之关系渐趋亲近,于是一些崇道者开始亲近山水。影响之大,延及整个社会主流意识,以致忘怀山水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一)道家贡献之一:天(自然)可以被认知、而且必须要善待

道家认为人对自然的認识既复杂,又不复杂。以我观之,万物皆可以自得。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即庄子的我知鱼之乐 。

惠施提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即同种相察,方为知物。即每个物种自身观察自身,则他们之间是互相了解的,其他非同类物种则无法相互了解 。庄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万物之间,如果非同类不能相知,则同类个体之间也不能相知。因此,人是万物灵长,能洞悉世界万物,能够以人的个体为本源来认知世界。道家的《南华经》正是通过这个故事告知人们: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道家认为世界是由“道”支配的。老子描述了这一难以言表的东西:“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为物,恍恍惚惚,恍兮惚兮,其中有像,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通过这种描述,使人们对“道”有了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道家又将道分为大道和小道,把潜藏在万物之后的道叫大道,把通过各种具象体现出来的道叫小道。并认为“读书明理”目的就是“悟道”。“悟道”的过程是艰难的,以至于儒家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家认为道在万物之前。《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既生,道在其中,万物皆依道而行。

所以在认知万物之前,先要认知道,或者在认知万物之时,最终一定要悟道。

道家教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忘记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面,认识了阳就一定了解阴,了解了白就一定要知黑。了解事物的相对面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相对面还可以相互转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起始都是有生于无。

道家要求向自然学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各有所依,各安其位。要求平等地看待万物。道教对道家的这一观点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子之情,有生死之情。马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礼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万物之中,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万物与人类的社会结构及伦理是一样的。要求人们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违。尽管老子说“四大”之中,人居其一,但人对自然的义务,仅仅就是帮助万物生长,而不是戕害它。因为“人法地,地法天”而“天地之大德曰生”,故人有这样做责任。《道德经》主张对待人或自然,都要像水一样;养育万物,不与万物争先后。 不生硬地破坏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和谐。

(二)道家贡献之二:要遵道,要敬天畏道

遵道是每个习道的人所必须遵守的,是道家列为教化众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道生万物,是万物及人类的主宰者。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又居于万物之上。控制着宇宙的生成和万物发生发展乃至灭亡。所以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道而行,称之曰“德”。所以《道德经》一书,不仅言道,也更多地谈论了人们如何遵道而行,故谓之道德。

老子教导我们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21章)他还教给我们各种遵道的方法:“上善若水”,对待大自然就要像水,善和万物相处而不争;功成身退,利万物之功。道教宣称“天父地母”,对自然尊敬之极。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宁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他特别强调人对天道的敬畏,指出:“不知常,妄作凶。”要做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对道以及自然的常态要有深刻的认识,没有这个前提,凭空想象的胡乱作为,结果就必然是自取其咎。所以要遵道,遵道的具体方法就是“知常”。“知常曰明”,只有明察了自然之道;才能叫“知常”。知常的方法就“致虚静,宁静笃”,在万物并作时观其“复”,即在变化中察知不变的东西。万物也是遵道而生、遵道而行的,故《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以道德贯穿全过程。道教继承了这个观点,并在《云笈七鉴》中将人与自然相处,加以具体化、规范化,其《老君说一百八十戒》里的一百八十条戒律中,有三十二条是涉及关于怎样对待自然的戒律。

道教还将道家的遵道思想贯穿他们的神仙信仰之中。无论是内丹、外丹,服食、炼气等等,无不遵循“道”与“天”。强调少私寡欲以法天地,因为“天行有常”,所以日月经天能“自强不息”;地生万物,从不私有,所以能“厚德载物”。《黄帝内经》云:“上古之长,其知道也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经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道教主张修仙、长寿、合乎道,因为“天地之大德曰生。”

道家认为,人要敬天畏道,是因为“道常无名,朴。虽小,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的表露不甚明显,但没有人能臣服。侯王如果守道,万物就会自然服从。道教将其进一步拓展到普通的人也要敬天畏道,遵道而行。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身体与自然的关系。道教的《太上老君内观经》进一步解释云:“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态,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 当慎择焉。” 不遵道,就会像愚者那样,形劳心苦而无所得。

遵道还可以使人心胸开阔、豁达。西汉道家的司马谈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显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而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躁,事少而功多。”

“正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视者不彩,自我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会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在这里列举了不遵道的种种现象,为遵道者提供了反面教训。

道教在道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指出了人类不敬畏道,不遵道的后果。他们以物种为目标,将世界分为富足、小贫、大贫三类。称物种“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即人与自然最相谐的时候,是富足时代;“物种不足万数者,故为‘小贫;物种越来越少,便为‘大贫”,如果人与自然彻底决裂,那么人离灭亡之日也就不远了。

(三)道家的贡献之三:关于天道与人道

早期道家认为天道与人道不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在天人之际处,道教寻求着突破。老子认为“人法地”依次到达天道,人與天道是隔膜不通的。庄子则认为,人可以通过“心斋”、“坐忘”、“朝彻”、而达到“见独”的境界,之后就可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人道与天道的共同叠加元素是道, “见独”之后,人与自然就可以沟通交流了。汉代,道家之外的儒家革新者董仲舒,为道家天人之际的打通,走出了可贵的一步。他吸收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对道的思想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在解释“天之历数在尔躬”时,他说“言察身以知天也” ,将天道与人道作了进一步的关联。无论是将天道的人格化,还是将其类比化或者将其同构,都展开了无限广阔的图景,

总之,在天人之际,道家探索的基本结果以及给予人们的教诲就是:对于自然万物,人的作用是辅;对于道,人的作用是从:对于天道,人可以与之交流,察身以知天。主体而言 ,对天人之际的探索,道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道教也对其一些观点做了重要的继承与精彩的演绎。

总之,道家在天人之际的种种探索结果,从客观上构成了对儒家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类中心主义的刚性宇宙观的积极反拨。董仲舒也对此进行了反思,提出 “天人感应”,即是对儒家不足的修正,又开启了道教“天人合一”先声。

二、道教天人合一的发端

(一)道家,从天与人的分离到天人合一的萌芽

天人之际时,道家将人与自然是当做两个独立单位来看的,从天有阴阳五行,运行有常,进而到天的人格化,而对人的认识,只要求遵道、畏道,行道,对人们如何行道,认识并不完全。道教也在这一思想中徘徊。如他们求长生时,皆就天然之物,成仙之物皆是采之,而非炼制等,完全忽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行动单元而应具有的本分动作。对于人本身的认识也比较模糊。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探索中也出现了天人合一的萌芽。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可惜这种思想并没有被后世道家深入具体的发挥。到了道教提出天人合一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图景才开始真正的清晰起来。除了天、人倶须行道之外,天的自然与人的自然是融合有了具体内容。由最初的人神合一、人仙合一,再到人与自然的合一,进而发展到人即自然的认识。人的自然发生改变会影响到天的改变,天的自然改变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自然改变;人应当承担自然界行动单元应当承担的任务和相应的责任,但不能越界,违反道。人们成仙的长生之物,也不再单纯是采之,而是采之后炼之。道教在形成自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时,吸收了道家在天人之际中所取得的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成果,并进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影响深远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完整而深刻。

(二)道教的天人合一在天与人的概念演进中初步形成

道教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生遵道、行道的最高境界。天与人在其各有其指称与概念中演进为一。

1、关于天。最初道家称“天”为自然的总称。郭象注《庄子注》时清晰地表述道:“天者,自然之谓。”“天者,乃万物之总名也。” 宋代道教的《道院集要》卷二直接地延续了这一说法,云:“天,自然也”。从那时起,这个概念一直延续下来,没有发生改变。

2、关于人。既然“天”指的就是自然,那么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自然和人”的融合,那么这里的“人”又有哪些内涵呢?先秦时,道家对于人提出了三种理想标准:

(1)人是任性放纵的生物。早期的《列子?杨朱篇》认为“放情纵性即所谓真人”。举郑相子产的兄弟嗜酒好色为例,认为人应该“穷年之乐” 。这个观点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2)老子提到了“圣人”的概念。这是讲统治人的人所应具备的遵道的社会特征,他几乎没有涉及人的自然特征。

(3)庄子提出了“真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忘情归性,不能矜性殉情,人是应该可以养生,可以尽年的。他认为人合乎自然的生存期限应该比我们当下的实际生存期限要长,因此庄子叙述了真人的特征。并讲述了达到这些特征的过程。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三点都是道家关于“人”的内涵探索。以下是道教对人的独立思索。

(4)小宇宙说 。先产生于中医,《黄帝内经》的“应同之论”是小宇宙说的滥觞。它“是在哲学上突破了以前的“天人相类”而得到发展的。应同包括时律节奏的一致,质象的同构对应和生命个体本身的自相似性” 。道家的《冠子·度万》说: “天人同文 ,地人同理”。这种观点为道教所吸收。即认为人体是个小宇宙。和早期认为天是人格化宇宙,具有七情六欲、喜乐哀怒思考相反,道教以及跟道教关联较大的中医都认为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具有自然界一切该有的东西,只是具体而微罢了。南宋李刚认为,“万物备我身,不以人灭天”,两个宇宙是共存的,休戚相关,不可偏颇。将人的物质部分加以宇宙化,这不仅仅是类比,而是物质同构与全息。在人心与宇宙的关系上,道教将儒家董仲舒的“察身以知天”的认识借用并加以深化,宋道士陈祥道认为“人之生也,天与之成心,随其成心而师之,则冥与道契”,人心在道这一点上也可以与天合一。五代道士陈抟发现太极,认为天与人都归之于太极,无处不太极,故人与天是一致的。至此,道教已由人与自然是各自独立的合作对象的认识,发展到了人即自然的认识,彻底打破了人与自然最后一道屏障,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上分析证明,道教对于人的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从整个道教发展史来看,道教也是按照“人即自然”的要求去实践的。因此,道教的所谓“天人合一”也就是指“人即自然”。

三、道教的天人合一对道家天人之际的延伸、拓展与升华

(一) 天人合一的内涵

如前所述,天人之际的时代道家也产生过一些零星的关于天人合一的思考,为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思考的成果一部分直接成了天人合一内涵的构成元素。因此,我们在阐述天人合一的内涵时,必须把他们的思想补益进来,以期对天人合一内涵有一个完整的表达。

1、把人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天人合一”的起点。这一原则还是道家早期《道德经》提出来的。它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在天地循环中,人不是独大,而是只居其一,要正确对待人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道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它承继了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观点,要求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人法地)为准绳来约束自己。主张必须以道家所提倡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来对待一切事物 39,即对一切事物都必须充满敬意,要爱惜节省自然之物,对冒犯自然的事,决不倡导,更不领先去做。

道家提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教对此加以发展,要求人们要做一个善人。其善人者不独与人为善,“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即是说,欲得“天人合一”,不独无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可有自我中心主义。

2、道家认为人们应该见素抱朴,要少思寡欲。道教加以引申,认为人如能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则消耗自然材料就少,自然所受的伤害愈少。而人本身则因此而起的利欲之心、利欲之行也少了,人身的各种器官与体内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也就会越少。人损伤自然较少,自然的生态系统就避免于破坏,人类得到自然报复的机会就愈少,天与人愈合的程度就愈高。从而达到“守雌抱一”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道教提出“返璞归真”理念,即回到人的本真,包括生命的本真、思维的本真、生活的本真、对待自然的本真。反对人的贪痴和对功名利禄的留恋,因为由此而引发的物质主义,必将危害自然和人的本身。这是天人合一中对人的最高要求。具体的做法是:

(1)生活本真的追求:道教要求人在生活环境上要以洞天福地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居住、活动场所,对生活环境中的生物要平等看待,甚至,它们有灾难时,人们有救助的责任 ;注重饮食的各种平衡;对居住的建筑及其他设施讲究与自然最大程度的融为一体,所谓上通天气,下接地气;男女之事作为人的繁衍需要,要按天道行事。

(2)生命的本真追求:道教认为人的正常寿命是100多岁。尽管“天地无人则不立”,但“人无天地则不生”天与人是互相依赖的。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应该和自然界一样看待 。道教在对自然的观察中发现,自然界的一些物种还能突破同类物种正常寿命,从而提出了“成仙”的概念,通过对自然生命中一些物种经过蜕变而产生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形质特征的观察,认为对人的生命的物质形态同样也可以改变,这样就可以达到与万物同不朽的目的,从而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观点。为了使寿命能够正常,或者成仙,道教主张生命的个体要有道家杨朱的“贵己、为我”精神,要求人按道家的“六欲皆得其所宜”来律己,才能达到“全真避害”的目的

为了成仙,道教在养生上,对炼气、服食、炼丹、房中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不断的总结,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做法。

可以说,成仙是道教在自身肉体上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思维本真的追求:所谓思维的本真,这里就是指心的返璞归真。道家老子主张回归到“婴儿之未孩”,道教主张静心。静心就是避开俗世喧嚣,淡泊名利,达到坐忘的境地。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坐忘论》中认为要进入坐忘境界,首先必须信敬、断缘、从而收心,在简事、真观之后,最终才能进入泰定状态,即坐忘。后来它成了道教的一门修炼功课。

(4)技术本真的追求:道教在各种技术上讲究学习自然之巧,利用自然来恢复自然,尊寻道法来使用器物,制造器物,从而达到物我为一,变化无穷的效果。道士制作的器具,使用起来灵巧多变,但构件都极其简单。道士炼丹过程不仅讲究地理方位、环境和天象的选择,还特别注意与天的节律吻合一致。服气也是这样,要求吸纳天地四时朝晚之气,与自然衔接,以期同天地共存。不仅如此,道教在天文、算学、几何、医学、武术等领域都有极重大的创获。这些都反映了道教在技术上对返璞归真的追求。

返璞归真一直是道教得道成仙的主要手段,基本贯穿整个道教发展史。

3、天祸避之。如果不小心觸犯天道时候,人当“避之”。避之的办法有“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经,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总而言之,遵道而行,即为“避之”,多行善事,以补前恶。

4、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道教的天人合一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与“制天命而用之”以及“听其自然”相比,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应对自然的方法。制天命而用之,反映了在天人关系中,表现了人的强势,天的被动,即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人是自然的产物之一,永远不可能战胜自然,自然之理永远不可穷尽。而以妄为常,甚至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凭借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而妄动,只会招来灾祸。而听其自然者,与“制天命而用之”则相反,听之任之,于善无所称,于恶无所避。完全忽视人作为自然中的一员应该发挥出来的功能。

道教的顺其自然者认为, “道”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所谓“两木相磨而燃,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寙者主浮,自然势也”。其次,自然事物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夫舟浮于水,车转于陆,此势之自然也。” 所以人们要学会 “还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目的最终是达到“自然而然”。

再次,人对于天道,只能顺从自然,不可随心所欲而为。顺其自然的主张就是按道家的要求,绝圣弃智,即摒弃人对事物改造的智慧,自然怎么发生、发展,我们就顺着它的发生发展去做相应的事。由此道教引申出来的做法就是“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淮南子·主术训》云:“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已出也。”也即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行为单元,应当主动完成自然交给的行为任务,而不是按自己不合自然的主观愿望去行事。尽管道教历史上,重玄派曾经提出“听其自然”的所谓“双非双道”,有遵崇自然的一面,但彻底否定人作为自然之内的行动元所该有的动作,既与道家理论相悖,又与道教主流相悖,不久就被道教《无能子》的“任其自然”与“还其自然”所代替。顺其自然的具体行为就是:①承继道家的无用为有用观点。“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土直以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因此,我们要善于以“有”营造“无”,以达到顺其自然,功成事遂的目的。要做到以无为用,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情,功成而弗居。”只有这样才能作成万物,“为而不恃”,才能使“无”成为“用”。要做到“知荣守辱,为天下谷”方能成物。“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人在事物的形成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辅”的角色,只是作为万物之一而存在,故成物之功,人类不得独占。只有这样,万物才能回归到它正当的途径上,用在得当的位置。②成物之际要“功成身退”,要坚信“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人为变更人在自然的地位。从而真正地帮助万物生长。真正的成功,好像不完满。在道教看来,这才是给后来留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如果成功已经完美无缺,标志着事物的死亡与结束。因此,也就不能算是成功。

对于结果,道教追求“自然而然”。这一思想也萌生于早期道家的《老子》。《老子》第十七章云:“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让大家认为结果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事实上,事情的发展都是过程不同,结局相同,结局确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四、结语

总之,由道家的天人之际发展到后来道教的天人合一,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然后再由内而外的过程。道教不仅要人们按道家的要求,在人与自然相处时,反对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要认识自然、敬畏天道,遵道而行,而且发展了道家的观点,要求人们达到人与自然在人体、人力与人心上的高度一致,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一致,从而使各自都能达到其正常的存在极限。今天,西方科学主义将人与自然相对立,强调征服自然,连环保主义的所谓保护自然和生态,都带有点以科学奴役自然的味道。这种狂悖的认识,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要避免这种悲剧的沿续,仅仅就事论事的强调保护自然和生态,根本不能解决本质问题,只能饮鸩止渴,必须回到“天人合一”的正确轨道上来,才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只有从根本上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人类才会有美好的前途与希望。

注释:

谢枋得.千家诗【M】.吉林:长春市古籍书店复制,1982..103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3..539

汤潭平、王朝华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2,82

阳明宇.心通论语【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48

同第一页注释③.165

同第一页注释③.165

同第一页注释③.139

同第一页注释③.95.

﹝五代﹞谭峭.《化书》【M】.卷四

《周易注》卷八。王弼注云"施生而不为,故能长生"

同第一页注释③.30

同第一页注释③.82

同第一页注释③.30

《太平经》云:"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

同第一页注释③.61

同第一页注释③.61

同第一页注释③.204

张君房,李永晨点校。《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846-864

荀子著.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1

《周易注》卷一

常学辉主编.黄帝内经全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

同第一页注释⑦

同第一页注释③.122

陈霞主编.道教生态思想研究【M】.四川:四川巴蜀出版社,2010.1.134

司马迁.史记【M】.卷130

同第一页注释③.92-93

李远国.论道教对物种保护的贡献,《道教与人生》【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同第一页注释③.292

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M】.卷二

姚曼波.试论庄子的小宇宙理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J】 2008年5期 104-106

董仲舒.春秋繁露【M】.卷十五

"天人合一"一词,首见于北宋张载《张子全书》卷三,张载出入儒释道三家,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对道家思想批判性的承继与发展。同时代的胡瑗等人也强调了"天人合一"理念。道教在借用这一概念时,更多地强调其自然性的一面。

同第一页注释③.205

同第一頁注释②.214~216

吴世民.老子的圣人学说与庄子的真人学说的关系【J】,财经界.200 年,期,263-265

同本页注释④

与西方的小宇宙说有所不同,人体与宇宙在物质上不是机械的对等,而是带有类比性的同构关系。

孟庆云.人身应同天地纪-- 中医学小宇宙论及全息观的形成与发展【J】中医杂志 .北京:2010 年 3月第 51卷第 3 期

南宋李刚.梁溪集【M】.卷九。《次韵乐全庵赠邓秀明》

南宋末杭州道士储伯秀著.南华真经义海篡微【M】.卷二,引南宋末道士陈祥道原注

陈抟发现太极多有记载。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卷十九;清毛奇龄.经注【M】.卷七;清朱彝尊.经义考【M】.卷四十。

同第一页注释③.94

同第一页注释③.263

同第一页注释③.297

太上感应篇,因果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6

同第一页注释③.73

《阴符经讲义》卷四

太上感应篇,因果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6

同第一页注释③, 50

"六欲皆得其所宜,则为全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11.107

【唐】司马承祯.《坐忘论》

太上感应篇,因果解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126

荀子著,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1

顾迁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4

同本页注释①

同本页注释①,21

《淮南鸿烈解》卷九

卿希泰、詹石窟. 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5. 302-303

同第一页注释③.20

同第一页注释③.42.

同第一页注释③.8

同第一页注释③.108

同第一页注释③.27

同第一页注释③.179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道教道家
西夏道教补议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