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宾短语到时间词
2018-03-03彭翠萍
彭翠萍
摘要:南朝时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巫山、巫峡》篇“自非亭午夜分”,“亭午”一词的释义是“正午”。这与“亭”字的常见解释不相符合,因此本文笔者试图探讨“亭午”一词被释为“正午”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亭午;正午;动宾短语;时间词;
《巫山、巫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里“亭午”的注释是:正午。[1]整句的意思为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但是“亭午”为什么会有“正午”之意呢?“亭”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以下4个意思:亭子;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姓;适中均匀。“亭亭”一词有两个意思:形容高耸;同“婷婷”。[2]《汉语大字典》则释“亭”字:均匀、平均。[3]“午”字有以下2个意思:地支的第七位;日中的时候、白天12点。[4]
这些字典工具书里有关“亭”的解释都不是“亭”字在古代常用的意思,它在古代有以下3个常用的意思:一则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二则在秦汉时表示基层行政单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如雎景臣《高祖还乡》:“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三则亭子,有顶无墙的建筑。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因此。若要透彻理解“亭午”与“正午”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追溯“亭午”一词的来源。
古代前辈们针对“亭”的意思除了以上几个常见的解释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游天台山赋》五臣注:“(刘)良曰:亭,至也。”显然,这里使用了“亭”的引申义,即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到达意。段玉裁先生认为“亭”可引申为亭止意,“停”是由“亭”滋生出来的字。《说文解字》新附字训“停”为“止也”。确实,古代文献中“亭”“停”二字有通用的情况。如《汉书·西域传上》:“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节奏宫商,织女而忽然亭罢。”
不难得出,这两例中的“亭”都应训为“停止”。但是文章原文却没有使用后衍生的“停”字。此外,《说文解字》中“室”字下说解:“至,所至也。”由此可见,“至”“止”两字意义相近。综上,“亭午”一词中的“亭”字本是“到达、停止”的意思。
现在再来讨论“午”的本义。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其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称作“干支纪法”。
“午”是十二地支之一,照理说我们可以直接推断出它所代表的时间。虽然通过前辈们对甲骨刻辞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了,但是直到汉代人们才采用天干地支来记录一天内的具体时段。那么汉代之前的人们依据什么来判断一天内的时间呢?我们不妨从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寻求答案,《诗经·七月》中“昼尔于茅,宵尔索綯。”[5]先民们根据有无日光将一天分为昼与宵。《尚书·无逸》中“自朝至于旦、中、晷,不遑暇食。”[6]由此可知先民们用昧、旦、夙、朝等词表示早上,用中、日中等词表示正午,用莫、昏、夕等词表示傍晚。
不难看出,汉代以前人们对一天内的时段只是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区分,且这个区分是比较模糊的。随着后来人们制作发明计时工具的技艺不断提升以及使用计时工具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先民们对一天内时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划分才有了可能。据考证,人们使用地支进行一日时间的区分不会晚于东汉。如《论衡?说日》中“五月之时,日出于寅,入于戌。”
分别讨论了“亭”“午”两字的本义后,再来讨论“亭午”的成词过程。据考证,晋人孙绰《游天台山赋》“尓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第一次将“亭”“午”两个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双音词使用。李善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节兮”以及王逸的《章句》来注解这里的“羲和亭午”是很有道理的,即羲和驾的日车停留在午时。对于羲和的来历,学界前辈们对之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共通点是他们都承认“羲和”和太阳的关系密切,我们不妨将之看作一个一个文明符号,即中国远古文明中传说的太陽神。这里我们就结构这个角度来看“亭午”,它是一个动宾结构。
再然后“亭午”作为一个词较早的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就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巫山、巫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了。只是这里的“亭午”已经不再是“至午”这样一个动宾结构,而是作为名词译为“正午”。后来的文学著作如《唐文粹·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中的“漱元气于亭午,思轻举于中夜。”《太平广记·李申锡》中“其夫人亭午于堂前假寐次,见申锡从中门入”。以上两处中的“亭午”均为“正午”意。
此外,还有不少唐宋文献中的“亭午”是动宾结构,即停留在午时。如刘禹锡《监祠夕月坛书事》中“西司分昼夜平,羲和亭午太阴生。”苏轼《慈湖夹阻风》中“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由于“羲和驭日”这一神话在唐宋的流传还比较普遍,一旦“羲和驭日”这一神话语境出现,“亭午”一词就是动宾结构,即“停留于午时”。但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如苏轼《上巳出游随所见作数句》中“三杯卯酒人景醉,一枕春睡日亭午。”这里的“亭午”既可理解为“正午”也可理解为“停留于午时”。
由此可见,“亭午”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但总的来看,“日”若作时间义,就表示时间到了正午;如果“日”代指羲和,就表示日车停留于午时。这是短语向词转化的过渡阶段的表现。自南宋以后,“羲和驭日”这一神话传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至此“亭午”作为一个双音结构就很少出现在神话的语境中了,随着它整体性的增强,逐渐成为了一个稳定的时间词---表示正午。
前面已经讨论过“亭”和“停”两个字是同源通用字,所谓同源词指的是“亭”和“停”本是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词。[7]因此也有些作品用“停午”表示正午的意思。如孟浩然《游精思观回》中“出谷未停午,至家日已曛。”《太平广记·王璘》中“时未停午,已积七千余言。”唐人所编《初学记·天部·曰第二》中引梁元帝萧逸编《纂要》“日初出日旭”“在午曰亭午”,这表明唐代人对“亭午”一词的来源还有所了解。然而在明清的文献中,“亭午”比“停午”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很少再用“停午”。[8]这表明“亭午”已经直接被使用为时间词,人们对“亭”的词源发展已经不了解了。
综上所述:如果说南北朝时期是“亭午”凝结成词的萌生期,唐宋时期是它词化的发展期,那么明清则是它词化的成熟期。至此,关于“亭午”一词为什么被释为“正午”的讨论也就告一段落了---从动宾短语演化发展为单一的时间词。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上(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61.
[3]汉语大字典[Z].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94.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45.
[5]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下(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19.
[6]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上(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34.
[7]郭锡良著.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37-530.
[8]陈树.《水经注亭午探源》[D].兰台世界2013年3月下旬: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