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
2018-03-03袁荣
摘要:内部控制历来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而内部控制环境又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控制要素不管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果。控制环境不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还直接决定到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影响到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所以,要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应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关键字: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措施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部控制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演进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呈现出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态势。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
(一)管理者素质不高,内控意识淡薄。
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業务素质高低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同时,管理者的品行及管理理念也相当重要,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操守及价值观。管理者享有的权利大于承担的责任,激励机制欠缺,导致管理者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比较小,造成了管理层整体素质偏低,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率。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多为“形备而实不至”,未能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监事会受制于董事长或总经理,大权集于经营者一身,出现了大量“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缺乏独立性和监督作用,造成决策失误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完全失效。
(三)组织机构设置混乱。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以权谋私,特别是在重大决策上不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独断专行,导致决策失误的事项屡有发生。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四)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
不少管理者未应用现代管理的控制方法,企业没有引入竞争机制,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致使员工素质不高,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能力差。对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好坏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和警觉性。此外,企业对于管理者业绩的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察,容易导致管理人员只顾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企业没有给予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
企业文化是现存的一种无形力量,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阻止企业的衰败。而“企业文化战略”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文化的培养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大多流于形式、忽视执行。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或口号上,没有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六)内部审计部门监督不力。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然而,由于我国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向厂长、经理负责,且当前有较多企业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时有不少企业在人员的编制上,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会计人员兼任。忽视了内部审计防错防弊职能,强调“事后监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监督”的少。
二、优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组织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因此,要对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一)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首先,应形成一个经理人的竞争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把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进来。建立健全经营者资格认定制度和选聘制度,使经营者的资格认定、任命、考核更具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其次,加强对经营者的制衡约束,通过所有者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和国家法律约束来完善对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再次,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推行适当的经营者持股制度,实施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制度,即通过让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使经营者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起来,实现经营者与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激励制度。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优化股权结构。要改变“一股独大”,可以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降低公司股权的集中度,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使股东之间形成相应的牵制。针对“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作为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地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同时应赋予监事会更大的监督权力,不仅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的三角制衡关系,而且会督促董事以及经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遵循与执行。
(三)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
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组织结构既不应简单到使管理当局无法有效地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也不能复杂到阻碍业务的正常进行以及必要信息的流通。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企业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办理,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对各部门既要避免权力重叠,也要防止出现权力真空,使每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
(四)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
科学的制度是由人来制定的,再好的制度也必须有人去执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控制中由于人事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失误。现代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要严把用人关,对重要岗位的人员配置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全面考核其綜合素质,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二是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遵纪守法、精通业务;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培养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四是要对有些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制度,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五)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企业的形象如何,直接折射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那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短期行为,不但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可能从根本上断送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企业文化应该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和基石,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市场观念,树立用户至上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等,只有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了,企业才能持续长久地发展下去。
(六)强化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活动实际上是管理的延伸,内部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当局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他们的使命已不再局限于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财会差错,而是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管理当局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我国目前的企业治理结构下,建立内部控制的责任在董事会,那么董事会势必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要有信息的反馈和传递,内部审计正是沟通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的最好桥梁。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它管理者实施内控,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严密内控系统。
总之,良好的内部控制有赖于积极的、与之匹配的控制环境的支持。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现代企业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作者简介:袁荣,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审计与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