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绿色菜都潼南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3-03唐晓英
唐晓英
摘要: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我国四大能源项目之一,对改善农村供能条件,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形成综合农业产业经济链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潼南区作为西部绿色菜都,近年来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成效显著。经调查发现,在快步建设及使用沼气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能源;沼气发展;对策
1 前言
21世纪的能源聚焦在清洁、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上,能源经济已成为全球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历史时期,面临着农村面积广大,大部分农村经济相对滞后的严峻事实,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缺乏,导致能源使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农村地区加强沼气建设,搞好沼气项目的综合利用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供能条件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潼南区沼气建设现状
2.1 概况
重庆市作为直辖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农业产业快步前进。作为西部绿色菜都的潼南区,属盆地浅丘地貌,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00—45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宜耕,其蔬菜、果品、林木、畜牧、水产、粮油等农业板块正处于蓬勃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得到了有效推广实施,“一池三改”模式下的沼气国债项目基本得到了有效利用。
潼南区的农村沼气池池型结构一般采用水压式,采用单级或多级自然温度半连续沼气发酵工艺类型。按照本地劳力成本和消费水平,单口沼气造价约2200元,加上“三改”,即改圈、改厨、改厕费用总共约4500元。截至201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沼气池162个,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7个,沼气年总产量约51.16万立方米,乡村配套服务网点10个。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目前,通过市级审计验收的项目占比达到了95%。全区的沼气池有效利用,可节省15万吨的标准煤能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并可根据国际市场温室气体减排权交易价格折算成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解决了我区农村地区30万人的生活燃料问题,改變能源消费结构,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2 现存问题
2.2.1 沼气池使用率较低
潼南区的沼气原料主要为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有机物,沼气池建设后,首次投料产气需新鲜猪、牛马粪3-4m3,大约2000kg左右。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占比过大,劳动力不足,猪肉行情下行,导致种植面积下降,养殖户热情低,数量大幅下降,沼气原料缺乏。影响沼气池建成的产气及正常使用,造成用户使用积极性低。
2.2.2 夏季产气过剩,冬季产气不足
温度是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关键。10°C-60°C均是沼气的正常发酵产气温度区间。通常,把46°C-60°C称为高温发酵区,34°C-42°C称为中温发酵区,10°C-26°C称为常温发酵。一般农村沼就属于常温发酵,其特点是温度越高,产气量越大。潼南区的夏季温度高达40°C,冬季时常低于5°C,所以常常是夏季产气量过剩,冬季产气不足,甚至不产气,严重影响量沼气正常供能。
2.2.3 缺乏沼气池综合利用意识
大部分用户对沼气的使用认识局限于做饭、热水等单一燃烧供能,对于沼液、沼渣的利用知之甚少,加上农村现居人数逐年减少(近几年随着农业发展有所回升),沼气池的利用不充分,甚至造成一些几年前建成的沼气池荒废弃用。尽管潼南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让沼气副产品参与农业产业链,利用沼液、沼渣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意识欠缺。防止沼气乱排放,妥善处理沼气副产品防止形成新污染源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加强。
3 对策
3.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采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合多媒体多形式进行宣贯, 让农民朋友充分认识到沼气建设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活方便的好项目。走进农家、利用服务网点进行沼气技术培训。可由村上选举推荐技工参加系统培训,再由技工回村培训用户,开展实操比赛、知识竞赛等,争取村村有技工,户户都明白。
3.2 提高冬季产气率
1)建设时,可在池体周围加装保温材料,或者利用有机材料进行覆盖包裹。预算有限时,可采用简易法,即利用塑料薄膜大棚覆盖池体保温,尤其对雨雪大风天气的预防和局部低温保持效果明显。
2)采取加温方式来提高沼气池温度。可利用沼气加热水体,再经过热交换管,对原料加温。也可利用太阳能供热、热泵等对原料加温[4]。
3)建造具有保温与升温功能的厌氧消化池,如玻璃钢保温池型沼气池。
3.3 重视沼气池的养护
区农委能源站应编制并派发《沼气池使用养护指南》,在每个村建立沼气服务网点,定期举办培训,走访调查,实实在在解决用户问题,切实提高用户对沼气池的运维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进料、出料和搅动
先出后进、出多少进多少,防止大进大出,以确保产气的均衡、持久。在春、秋季开展大换料工作。
2)经常检查酸碱度,做好安全发酵
分解产生沼气的微生物适宜在中性到偏碱性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pH值6.8-7.6),酸、碱性过强将使产气率下降。强调鸡粪必须先堆沤后进池,切不能作为直接或启动原料,避免发生沼气池酸化现象。
3)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测,一旦发现漏气,立即修补。
4)及时排除凝水器的冷凝水。
5)经常检查管道、接头部分,定期紧固接头,及时更换老化管段。
6)每半年更换一次脱硫剂。
3.4 充分挖掘沼气池综合产业链经济
沼气池的综合利用本质即“变废为宝”,充分发挥沼气的纽带作用,形成循环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模式。研发沼气、沼液、沼渣的,使沼气深度利用技术,与种养殖形成产业链条,开展“禽、畜—沼—菜、果、鱼、牧”模式,充分利用沼气项目,减少化肥使用,提升农产品质量,为农户创效增收,为潼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具体做法如下:
1)沼渣养鱼。沼渣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也是良好的鱼饲料,能使。试验还发现,投入沼渣后,能显著减少鱼病发生,极大提高鱼苗成活率。
2)沼液养殖。沼液中富含多种家畜所需氨基酸、维生素,可对沼液进行提取加工,生产新型饲料。经实验,饲料添加沼液后,猪食欲增强,增重加速10%左右,可缩短20天左右出栏时间。
3)沼液浸种。实验证明,沼液能促进芽根生长、出苗率高、抗寒抗病害力强、生长快,果实籽粒饱满、干料重增加,浸种后,实现增产增收10%-20%。
参考文献:
[1]姜文斐,王斌.农村沼气建设对四川省节能减排的贡献——以西昌市的典型调查为例[J].四川环境,2009,28(2):116-119.
[2]包武,李元钦,钱午巧,等.浅谈冬季沼气池存在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