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小说主人公的“求生欲望”反映出的“社会呼救”

2018-03-03李雪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期
关键词:狂人阿Q

李雪

摘要:小说主人公的个性是多方面的,而我们往往只看得到其中的一两方面。因为鲁迅先生塑造的是很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原型代表的是一类人,反应的是一个集体的精神特征,而这种精神特征极为夺人眼球,以至于遮住了其他方面的发光点。可是,不管他们的个性怎样,只要他还是个人,是一个心还在跳,不管世界怎样残忍的对他们,不管他有多悲观,或者对世界怎样的失望,他的潜意识里还是有求生的本能的,甚至这种本能也能折射到社会方面,反映出社会的“呼救”。所以在这里,我想要以鲁迅先生的一部份小说主人公为例子,具体找出并分析,隐藏在他们人物个性下的那一股极其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社会的“呐喊”。

关键词:“狂人”;“阿Q”;“求生意识”;“社会呐喊”

一、“狂人”的“战斗”与“求生”

首先对“狂人”的形象做个分析。《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的,其中不无鲁迅先生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与前驱”。对于狂人的界定,最流行的说法是说他是一个勇敢的反封建战士。二十年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苞欲放,还需一场血与肉的搏斗。然而走在这前面的便是狂人,他在分封建斗争中充满“勇气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作者从“吃人”的角度引出当时人与人相互裹食的现象,再用狂人这一形象来呼吁,来呐喊,来宣泄自己内心那即将爆发的情感。另一种说法是,本文中的世界是一个被颠覆了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恰好符合“狂人”作为一名“精神病患者”眼中的那个奇怪莫测的世界。

“狂人”是作为鲁迅先生思想里中国人格的代码出现的,他并不主要负载某一确定的社会阶层人员所带有的各种具体特征和现实意义,也绝非简单地设置在小说里传达作者呐喊的额一个替身或传声筒,他聚集了鲁迅对于现状,对于现代人格在中国萌芽并且争取成长的希望,但也展现了那种新人格初生状态的脆弱和幼小;另一方面,他必须尽可能地舍弃各种旧的普遍性的人格,才能凸显自身的新。“狂人”一方面令我们觉得陌生,一方面又迁就着我们的习惯,这种矛盾主要是由他的意义中介地位来决定的。“狂人”不是成熟的中国现代人格,他只是在传统基质上展示新人格某些标志性特征的代码。脱离社会文化整体构架的重建,并不真的存在孤立自为的新人格生成。

“吃人”两字始终跟随者狂人,也是《狂人日记》的核心,在中国传社会中,吃人被伦理化,如《本草纲目》就有人以血为药引。在这里“吃人”并非只是身体,而是精神上的虐杀,不直接动手,在狂人精神崩溃后自杀以后再吃他。文中主人公多次被那些青面獠牙的人给吓到,最后发现要吃自己的居然是自己的亲人,不仅如此,自己也顺带被粘上自己亲妹妹鲜血,遭受着身与心的双重煎熬。

在某种情况下,“狂人”既是戏中人,也是旁观者,在当时的社会里,又有谁能独善其身而不被世俗所累?狂人也是如此,在家里遭受着家人的虐杀,在外边,别人也对他虎视眈眈。虽然自己尽量保持脑袋清醒,大声的喊出自己所想,想通过自己的微博的力量稍微矫正一下人们极度扭曲的世界观。“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将来的社会不吃人,也接纳不了会吃人的人!”同时他也是麻木个旁观者,俯视众生,冷眼看世界,看着这个被颠覆的世界舞台的每一台演出......

可虽然在这个极力斗争的过程中,他已经变得很麻木,近乎疯狂,但他仍然会害怕,仍会对死感到恐惧,《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从狂人的这个心理活动不难看出他的恐惧,那种对死神的畏惧之情油然而生。即使知道是这样的残忍,他仍在挣扎、呼救,虽无济于事,他也没有放弃最后的呐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不就是强烈的“求生欲望”所激發的力量么?

二、阿Q形象暗含的“生的本能”

对于“阿Q”,我想得从他的名字说起,阿Q又叫阿贵,而贵和鬼谐音,他又正好住在土谷祠。这是鲁迅先生第一次在中国名中加入了英文字母,一种说法是“Q”像中国人的头再加一个小辫子,另一种说法是指的question,即在点明中国问题,另一种说法即O代表的中国文化,那一点指的是中国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在文中,最突出的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被压迫之人在瞬息之间,将生活中的弱者地为转化为了强国地位,在“心造幻影”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它在文中有四种表现:一为想象,将现实中的失败转化为想象中的批判,比如“儿子在打我”。二是转移,寻找更弱小的对象发泄心中的愤怒,比如在挨打后找小尼姑泄愤。三是自虐,通过自我虐待来获得心理平衡。四是造反,以极端的手段获得极端的势力。

人们通常会把“阿Q”当做完全昏睡的那一类国民的灵魂,其人格是完全陈旧的,并且这种陈旧为其自身所浑然不觉。在他的人格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内核和确定有序的组织,只能发现一堆杂乱的绑绳在横七竖八地绷扯着。“狂人”感受到的恐惧也同样笼罩着阿Q,但阿Q不能把握辨识这种恐惧,更谈不上反抗这种恐惧,可正是因为这种无法把握的恐慌感,更是让他煎熬,一切的一切都留在最后一刻爆发,只有在上刑场的路上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只在那一瞬间,他才感知到死的恐惧。这种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意识逼迫他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救救我。”

三、“狂人”和阿Q求生意识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性

人的本性就是“求生(活下去)”,不管是“狂人”这种疯狂的形象还是阿Q这种疯傻的人,都是害怕死亡的,不管怎样的安慰自己,不管怎样的麻木,在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还是会恐慌。

另外,如我们所知,“狂人”和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很是典型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所以,这种“求生意识”也是能在社会上找到根源的。鲁迅先生创作这些人物可谓是极有深度的,在这里,主人公的呐喊往往寄予了社会的呼声,他们渴望被解救,强烈的希望从那种封建藩篱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包含了作者自身对社会的呐喊,在《狂人日记》的末尾,作者喊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吧!”这是民族的呐喊啊,强救救这个败落的民族吧,让它活下去。

其实不仅在“狂人”、阿Q身上能找到这种极强的“求生意识”,“祥林嫂”、“孔乙己”等形象上也对其有所体现,是那样的明显、深刻,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呐喊><彷徨>研究初探》.万紫曦.北方文学(下旬)2017年06期

2.《鲁迅杂文诗学研究》.沈金耀.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3.《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丁海波.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猜你喜欢

狂人阿Q
阿Q和老A
从“广告狂人”到“数字狂人”,传媒广告何去何从
周豫才著 “狂人”的那一晚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阿Q故事新编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刘峰:从“发明狂人”到“创业达人”
游戏狂人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