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陶瓷制作与鉴赏
2018-03-03杨端阳
杨端阳
摘要:哥窑是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哥窑是历史上唯一的宫庭窑,是北宋朝宫庭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全世界现存唯一孤品一件,北宋牡丹三彩洗。
关键词;哥窑;瓷器;发展;开片;
一、引言
哥窑瓷器很有个性:明明是做坏了的瓷器才会出现的碎裂纹,却被它发挥到极致,竟也产生了惊人的美感,粗疏的黑色裂纹闪着幽蓝之光,细密的黄色裂纹晶莹透亮。在“金丝铁线”的纵横交错之间,哥瓷以卓尔不群的“缺陷之美”奠定了自己的名窑地位。
二、主要特征
其一,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三、哥窑釉质非常纯正浓厚,甚至有气泡存在与釉内,好似“聚沫攒珠”。釉面呈现一种含蓄的“酥光”,纹片种类繁多,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三、哥窑发展史及其特征
1、黑胎宋哥窑
2、宋龙泉哥窑
3、非黑胎宋哥窑
4、元哥窑
5、明初仿哥窑
6、明永乐仿哥窑
7、宣德仿哥窑
8、正统至天顺年间
9、明成化仿哥窑
10、明嘉靖仿哥窑
11、明万历仿哥窑
12、明代民窑仿哥窑
13、康熙仿哥窯
四、巅峰-宋代哥窑
乾隆御制诗中有专门评论哥窑与仿哥器的诗句:“铁足腰圆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而今景德翻新样,复古成不易云云。综观历代仿哥窑器,其艺术效果无一能与宋哥窑相媲美,充其量只能作为每朝的代表作而已。宋代哥窑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细,可分灰、油灰、黑、赭诸色,其中胎质粗松者叩之声音沙哑,呈色土黄,似欠火力。釉质凝厚如同堆脂,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间均开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若铁线,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
五、千古绝技-冰裂纹
哥窑瓷器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冰裂纹”,也就是青瓷哥窑中的开片纹的一种,是古代龙泉青瓷哥窑中的一个极致顶级开片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其纹片如冰碰裂,裂缝深粗,有的裂片如鱼鳞,层层叠叠,又称之为“鱼鳞片”。
六、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哥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窑并为南北瓷王,哥窑瓷器开片裂纹形成的自然的、大小不一的、疏密相间的块面分割,具备独一无二的美学特征。哥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参考文献:
《吴哥窟的保护与管理》,姜怀英《寻找梦中高棉古国》,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