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服务的思考

2018-03-03范丽君

报刊荟萃(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互联网+信息化

摘 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如何将信息化融入博物馆的服务与建设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博物馆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一大关键性问题。本文从“互联网+”时代背景与博物馆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信息化服务对博物馆建设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继而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博物馆信息化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信息化;服务与发展

一、“互联网+”与博物馆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内涵分析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新工具。“互联网+”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和关键性的特征,一般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各个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结合,但是这样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更为更层次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业态,继而使得社会发展朝着更新的形态迈进。

(二)博物馆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分析

对于博物馆来说,其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知识的一种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往往会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完善和优化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是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博物馆是不是受到公众认可,认可的程度如何,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只判断其对藏品保管的水平如何,还应当评判博物馆服务水平的高低。

所以说,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尤其是完善服务的一种重要渠道,在博物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信息化的参与,不仅要有信息资源共享共通,还要实现藏品的信息化以及社会服务的信息化。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服务对博物馆发展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随着“互联网+”在全国各个行业中的兴起与发展,“互联网+”博物馆将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些什么?它利用互联网的各项技术,结合博物馆的实际特点,将互联网的智能化管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互联网的大数据管理融入到馆藏文物数据的管理中;将互联网的新媒体等先进技术融入到陈列展览设计中;将互联网的移动通信等方式融入到博物馆的社教活动中……使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全面化、展览设计人性化、数据管理高效化、开放服务具体化,以科学的统筹规划管理博物馆、与时俱进的方式服务观众。

一方面,有助于博物馆信息数据的整理。在博物馆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服务能够对博物馆信息进行更好地管理与储存,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开发与研究,继而使得信息化自身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博物馆物品相关信息数据化,通过电子版的方式进行有效储存,使得博物馆藏品信息储存体积得到减少,此外,还能够使得信息更好地进行传播和交流,使得博物馆官场信息得到信息化的管理。

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展示博物馆馆藏以及文化。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我国博物馆自身的遗产保护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我国博物馆馆藏信息进行保护的时候,使用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能够使得博物馆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示官场物品以及历史文化,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对历史环境进行还原,更好地模拟相关的生态环境,通过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能够使得参观者更好地观看草原、荒漠、山地、热带雨林等诸多自然景观,从而营造出一种真正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使得博物馆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得到快速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有效推动博物馆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管理的方式必須要进行创新,其中信息化服务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通过信息化的融入,能够使得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和优化,基于此,应当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互通、藏品信息化以及社会服务信息化等三个方面推动博物馆信息化服务得到更好地完善。

(一)在藏品信息化方面

对于博物馆信息化服务来说,藏品的信息化是基础也是关键,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藏品的信息化是一个优先选择,也是逐步推动博物馆信息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方式使得馆藏藏品信息化,通过快速、高校以及受众范围较大等特点,使得博物馆公务文化服务作用得到有效的托大,使得藏品社会认可度得到快速的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博物馆服务的相关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藏品的信息化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对藏品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继而积极构建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对既有的博物馆信息载体进行转变,另外,通过构建藏品资源信息数据库还能够使得博物馆内部的多个部门以及博物馆之间更好地进行藏品信息方面的传播与交流,使得博物馆藏品信息更好地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博物馆藏品信息不仅具有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特征,同时还更好地推动博物馆馆藏数据更好地得以保存和整理。

(二)在社会服务信息化方面

博物馆信息服务的构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现博物馆社会服务信息化,继而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其中社会服务信息化的服务方式主要是包括服务信息的采集、与观众的互动以及服务定制等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服务应当从这三方面入手进行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在服务信息采集方面,可以通过场馆问卷调查、信息平台收集等方面获得相关的信息,通过这一平台对信息进行收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获取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采集,可以使得博物馆工作者对展览的实际效果进行换位思考以及进行切合实际的调研,站在观众的角度来完善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才能够真正提供满足服务观众需求的服务,使得博物馆的服务真正做到与群众实际相结合,与群众融合到一起,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endprint

对于博物馆服务定制来说,通过虚拟化的网络社区信息,能够制定出个性化的,满足群众需求的社会服务,在展览相关的博物馆信息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总的来说,这种方式就是要基于需求进行,在满足社会大众的观看需求之外,还依据不同的群体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参观方案和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提供更为专业以及个性化的博物馆展览服务。

(三)在观众互动方面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使用能够使得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使得博物馆社会服务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突破了以往展厅面积有限、开放时间短以及人手不够等状况。

通过信息化的服务更好地向社会宣传博物馆声音。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博物馆可以构建新媒体来完善和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通过使用移动设备和网络,博物馆中的观众能够更好地更加便捷的享受博物馆信息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博物馆信息更好地在受众中进行推广,另外还能够使得博物馆在宣传上的成本得到减少,宣传成效得到提升,传播力度得到加大,更好地提升观众的参观感受。

(四)在文化产业网络化营销方面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多种行业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化,也为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和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博物馆通过官方APP、网站、微博、微信大力宣传和售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及书籍,创建本馆的品牌效应,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力于目前国内已经成熟的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助推销售。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均在淘宝天猫设有官方旗舰店用于销售和推广文创产品。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服务。积极开相关的自媒体,构建起有特色的虚拟博物馆,使得虚拟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做到取长补短,使得博物馆自身的展览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使得实体博物馆的展览更加立体与生动,使得观众的参观感受更加的丰富。通过导览,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够使用相关的信息化设备扫描二维码,进行语音导览,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

此外,还应当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博物馆管理队伍。在博物馆信息化服务构建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相应的博物馆管理队伍,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自身的信息化意识,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对于提升和完善服务的内涵,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从而使得博物馆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为“互联网+”时代中博物馆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发展来说,信息化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手段和渠道,通过信息化服务能够使得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使得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获得更多的、更丰富的观看体验,使得博物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更好地推动我国博物馆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慧.如何提升“互联网+”时代博物馆信息化服务水平[J].大众文艺,2016(4):34—35.

[2]谢少辉.“互联网+”背景下博物馆信息化服务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11):26-27.

[3]钟意.探究博物馆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开展途径[J].卷宗,2017(9):25-26.

[4]廖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7(9):46-47.

作者简介:范丽君(1984—),江西省博物館。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物馆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博物馆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