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随意无实效胸有成竹入佳境
2018-03-03宋泉汶
宋泉汶
引导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引导给人如沐春风、渐入佳境的美感。下面笔者以两堂课的引导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艺术。
【案例呈现】
例一:唐老师在执教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时,设计了六个角度来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分别是概括事件初识人物、揣度词句感受人物、联系背景体会人格、在离别中感受别样情怀、在回忆中增添勇气、久别重逢诉说离情,在紧凑的引导和答案的硬性呈现中品读人物的性格,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
例二:刘铁梅老师在执教《名著导读〈西游记〉》时以理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为教学重点,借助改编版小说与原著的多角度对比,引导学生看标题、看结尾、看正文、看词语、看韵文,在巧妙的质疑和释疑中逐渐呈现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案例反思】
一、引导目标应聚焦,零散随意无实效
无论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多少思维的“岔路”或“契点”, 所有的引导都应该目标鲜明,聚焦重点,不可零散随意。若遇“岔路”,引导者应发挥课堂机智,铺设阶梯,导引学生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若遇“契点”,引导者更应顺势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形成漂亮的课堂生成点。
唐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时,首先通过概括事件来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因为是全文概括,所以事件琐碎,学生们概括多而杂,教者只是一味地肯定,板书也会随意而零散。然后,转入文本品读,从具体词句入手再次感受人物性格。这次教者出示了一段语言品析的示范,明确赏析角度,让学生合作讨论人物形象。学生们呈现的答案与前一环节几乎一致,显然这一次的引导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预期的目标是什么呢?若不是教者在环节末尾引导学生着重关注藤野先生“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那么,第二次引导便只能让学生滞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毫无价值了。
刘老师执教《名著导读〈西游记〉》时,引导目标非常明确,无论是看标题谈改编版的好,还是说原著版的妙,都是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即使出现了“岔路”,刘老师也会通过机智的引导把“岔路”转变成“契点”。比如,一个女孩在谈到原著标题“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有韵味时,刘老师便追问“为什么有韵味”,女孩答“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刘老师再问:“为什么会朗朗上口呢”,女孩皱眉不解,刘老师便让同学们一起朗读标题给她听,女孩恍然大悟,原来是“押韵”的效果,于是刘老师顺势明确章回体小说的标题有押韵的特点。
回顾这一段引导,刘老师耐心地为学生铺设阶梯,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引导过程不急不缓,方式多样且富有思考力度,目标明确,每一个问题都是有的放矢,让听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
二、引导视角应转变,胸有成竹入佳境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曾说:“老老实实教语文,意味着要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要贴近语文教学的原则,要靠近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教者应转变视角,深研学情,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好引导的起点与终点,设计具体的引导策略。
唐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联系背景体会人格”的环节。她先向学生出示了背景介绍和藤野先生的回忆录,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人格。虽然,资料助读的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这样的引导太过常见,与前一环节的引导方式也颇为相似,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削弱思维的活跃度。不如换一种引导方式。
比如:在添改讲义的事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为什么“我”拿到讲义时会“很吃了一惊”?联系现实生活,老师为我们修改讲义不是很平常的事吗,为什么在鲁迅眼中藤野先生为他添改讲义会让他“很吃了一惊”呢?这个问题的引导显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刘铁梅老师在“看开头”的环节中出示了两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并质疑。当学生提问“却说”“话表”在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时,刘老师顺势引导:“这些标志性的词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马上想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接着刘老师又让学生“看结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于是引导出“设悬念激兴趣”的作用,再让学生联想出一种演艺形式——说书,层层铺垫、顺势而导、由浅入深,让学生明白了章回体小说创作的特点。
对比三种引导,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后两种引导更能让人心悦诚服。第一种引导教者过多地立足自己的视角,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起点偏高,只能硬灌。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引导,教者不约而同地转变了视角,他们对文本已有深刻的认知,可谓胸有成竹,早已明确了引导的终点,于是以学生的视角为起点,铺设阶梯,鼓励学生质疑释疑,循序渐进地理解难点,最终渐入佳境,领略语文学习的魅力。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课堂学程生态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E—c/2016/19)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