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高中文言文教学之不易

2018-03-03周晓利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后置文言句式

周晓利

随着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语文考试大纲的变化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全国Ⅲ卷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三篇现代文阅读全部变成了必考题,并且加大了阅读量和速度的考查。情景默写题由原来的6分改为5分,其中高中背诵篇目考了3分,初中背诵篇目考了2分。但是,在众多的变化中,我们却发现试题对于古诗文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依然延续人物传记的19分未变的格局,即三道3分的选择题(分别涉及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句意理解的考查)和两道5分的句子翻译题。可见,在未来的高考中,文言文的考查依然占据1267%或更高的比重。

但是,在现实中,高中文言文教学并非易事。大多数学生记不住常用、常考实词的意思,不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也搞不明白特殊句式是怎么回事。比如在必修一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中已经重点讲过状语后置的句式特点,但在接下来的第5课《荆轲刺秦王》中谈到“尝痛于骨髓”一句时,问学生,依然不會;不仅相同的句式掌握不了,不同的句式学生也是无法区分,经常是状语后置答成定语后置,或定语后置答成状语后置,常常搞混淆。虽然现在高考考试中不再单独考查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考纲也逐渐淡化对语法知识的考查。试问,一篇文言文基本的词意不清楚、句式不了解、名动词搞不清楚,如何才能读懂,学生如何能达到考试大纲中文言文的学习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这是考纲中明确提出来的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且其中并没有淡化对句子文法的考查。所以,不管是学生读懂的需求还是教师讲授的目标,都要求有“串讲文言知识”这一环节。

一、改善高中文言文篇目设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5册,只有四个单元涉及文言文(这里不涉及古代诗歌单元):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主要通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3篇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必修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主要通过《兰亭集序》《赤壁赋》2篇必读文和《游褒禅山记》1篇自读文让学生体会文言语感;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主要由2篇必读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和2篇自读文《过秦论》《师说》构成,让学生琢磨文章的立论方法,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必修四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选取《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3篇文章,使学生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及注意传记作品中叙事写人的手法;必修五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由《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2篇必读)和《逍遥游》《陈情表》(2篇自读文)4篇文章组成,让学生领略文体风格、语言韵味。

通过以上列举不难发现,在必修的五册语文书中,文言文篇目共计17篇(含自读5篇),占比仅为2615%,且题材广泛,难易程度和要求随学习的阶段性逐渐增加。其中高考常考的情景默写主要涉及《赤壁赋》《劝学》《师说》《滕王阁序》这四篇文章,而19分的文言文阅读古代人物传记类文章,只与必修四第四单元中的3篇文章相关联,而19分的古代传记在高考中所占分值比例为1267%。

可见,高中教材中对文言文单元的比重分布整体上并不合理,并且与高考相关的人物传记类的阅读较少。所以,针对文言文教学的需要,促进文言文教学高效生成的首要前提是教师合理高效、有选择性地利用教材,在重视教材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中的问题。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合理整合课本知识点,删减增加的加减法要主动进行。牢记“以本为纲”的同时,领悟“得益于课外”。

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想要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产出,主要在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首先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师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且让他(她)们爱上你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针对讲授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文言文本身比较枯燥,当遇到长篇幅的文章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如果只简单地采用“串讲法”,估计这节课又是昏昏欲睡的一节,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苦,且效率不高。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在讲授文言文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示范引领法、小组合作竞争法、故事串联趣味法、练习拓展探究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实施,不仅丰富了课堂,同时也带动学生思考,提升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苏武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故事串讲法。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教师将文本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出,不比一句句翻译来得更有兴趣吗?在串讲故事入手的同时,加入其他相关知识的延伸拓展,探究苏武的精神,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学生学习文言文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语言脱节,读不懂;基础薄弱,学不懂;惰性使然,搞不懂。除了教师改变文言文教学方法外,学生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夯实自己的文言功底,提高对古文化的热爱。

文言文的学习兴趣,除了教师的激发,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多看些浅显易懂的人物传记类的小故事,提高兴趣点。比如可以读一下简本《史记》中的人物小故事,也可以选择一些志怪类小说;当然也可从自己感兴趣的古文化着手,提升古文阅读兴趣、增强文言文素养。比如,对古神话充满好奇就可以从读《山海经》入手,找寻文言阅读的乐趣……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坚持,避免惰性。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浸透。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要化难为易,教师必须结合学情整合教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要从兴趣点出发,利用课外书的魅力,提升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动力,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双管齐下,实现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目标。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刺激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前提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师对自身专业力的不断提升,才会有新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注入课堂。可见,教师素养提升对文言文的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生要反思自己的学,在不断地反思、学习中,实现文言文高效课堂的生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置文言句式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沉淀后置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的工程应用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of HPV Infec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特殊句式
后置式自动发卡机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