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原因与对策
2018-03-0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昭平县富裕中心小学邹冬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昭平县富裕中心小学 邹冬英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书本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行为方式和生理现象上的不良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最终流失辍学。今年,我们镇对义务教育辍学失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共有99个学生辍学失学。辍学失学原因有厌学、残疾、患病、家庭贫困等。而厌学人数最多,共有79人,由此可见厌学是造成辍学的主要原因。而在校生中,孩子们也有很多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本身原因
(1)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无心学习,作业应付式完成,甚至不完成作业。低年级无心学,高年级“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听不懂。坐在教室简直是受罪!像我校的三年级,全班42名学生,有三分之一学生上课不用心听课,开小差,作业不写。
(2)留守儿童问题:由于学生自控力较差,又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跟随社会闲散人员,甚至染上吸烟、喝酒等恶习。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认为学习是为家长而学,缺乏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遇到一点挫折就退却了,渐渐地学习就落后了,厌学了。农村小学的孩子,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又不听家中老人管教,根本不爱学习。像我班的覃永,他爸爸给他两部手机,他就不分白天黑夜的玩,沉迷于网络游戏,上课没有精神,导致厌学。
(二)家庭问题
(1)没有完整的家庭管教,小孩厌学的现象更明显。像我校五(2)班的左北同学,父亲早逝,又有五兄妹,母亲又改嫁,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左北的生活都难保障,哪有心思学习,怎不厌学呢?
(2)家长对学生学习漠不关心。有些家长全身心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业中,极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放任自流,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对孩子的学习和管教都推到爷爷奶奶身上,不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导致厌学。学生的学习状况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也就难从家长那里得到启发和鼓励。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很少,根本无法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而厌学的同学当中,男生居多。这和农村老人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是有密切联系的,他们对男孩向来过分溺爱纵容是造成厌学的源头。
(三)学校方面
应试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与学生,乃至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不管怎样,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那么这个教师就一定是好老师,没有人会考虑这个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导致许多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热衷于猜题,搞题海战术。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必然导致学生在漫长而枯燥的学习中日渐倦怠。还有以下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因素。
(1)教学课程单调,农村小学基本没有专职的图音体老师,所有课程都是语文数学包干,为了提高语数成绩,给学生上的课不是语文就是数学。
(2)教学方式单调,农村小学很多老师上课还是一支笔,一本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懒的使用。
(3)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少,除了“六一”会搞些活动,其他的活动基本没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无法宣泄,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压抑、单调无活力。
(四)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周围的环境决定他的成长轨迹。很多农村家长会认为能赚钱就是好的,有没有知识完全不重要.如在一次动员学生回校的家访中,一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道:“他爸爸没读过书,不照样走南川闯北。”这种思想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农村不但教育资源匮乏,更严重的是学校周围环境的不好,种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这些学生。相较于枯燥的学习,外面的诱惑显然更为生动有趣,所以说,社会因素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方面。
二、针对学生厌学的情况,只有家校联手,政府村委干预,才能减少厌学现象
(一)改善学生自身问题
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对于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改善学生自身心态是首要问题。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自发的活动,在外部环境对学生进行影响之前,学生自身对学习活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能否有效进行学习。所以说,改善学生自身问题是解决学生厌学心理最有效的方法。
(二)学校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上足课
学校要发挥监督作用。平时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而老师发现有厌学苗头的学生要及时教育。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要重视孩子的教育,不能放手不管。特别是男孩,不能过分溺爱
(四)政府要出台政策,号召鼓励农村青壮留在家乡创业,减少留守儿童发生率
而外出务工的家庭,希望他们能带上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们去到务工地区学习,也能享受与当地孩子一样的教育。希望全社会打造重视教育的氛围,不断改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学生爱来学校、爱上学。
(五)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教师多亲近学生,和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在学生中建立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多一点包容,少一些责备,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埋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展成才,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融合在学校这个团结的大家庭中。
同在一片蓝天下,希望孩子们的学习有家长的重视,老师的关心,社会的关注,他们都能安心、快乐生活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