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校层面浅谈当今政策背景下如何践行产教融合

2018-03-03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蓝伟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蓝伟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印发的首个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政策性文件,也是我国首次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发布的专门关于产教融合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新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到当今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审时度势作出的符合时代和客观实际的,也是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将从“产学合作(校企合作)”阶段开始全面走向“产教融合”阶段,是新的阶段,新的模式和新的高度。各级政府和各职业院校必将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以“产教融合”为新的支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把我国职业教育推向新的高度,赢取新成果。

一、过去产教深度融合不佳,在政策、企业、学校等方面存在问题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形式,虽然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同,但是,横观当今世界上几个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均有较好的经验可以参考,比如:美国的学工交替模式,其特征是工厂企业办学;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其特征是企业主导;日本的企业内职业教育模式,其特征是职后的企业教育、竞争力投资;英国的BTEC模式,其特征是产业界主导。这些模式均是当今世界取得较成功的产教融合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不可能完全照搬上述几个发达国家的,只能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国情大胆作为,勇于创新。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确实不少,但由于各省各市区域经济产业不同,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有共性的,也有差异性的。其共性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有如下三点:

首先,从学校层面看,学校主导“有心无力”。由于不少职业院校疏忽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对发展的判断缺乏前瞻性认识,缺乏长远规划,造成它的办学职业教育模式只能跟着“经济社会”这只“猛虎”的屁股转,另外,“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的盲目性和严重的“跟风”现象造成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很多学校要么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么知道了却培养不出来,部分学校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层次,培养方式、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脱节。譬如,不顾本地经济与社会现状,照搬经济发达地区或者产业不同地区的模式;同一地区不同中职学校不顾本校的办学特色与历史,哪个专业“出口旺”就跟着开办那个专业;政府的“指挥棒”指到哪就跟到哪,等等这些盲目性还是比较严重,各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出现“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仅造成学生及家长听觉和视觉的混淆与疲劳,还造成中职学校招生市场的混乱和就业质量的低效。

其次,从企业层面看,企业主导还没进场。由于现有用工制度问题,企业没有培养人的责任,用人不愿花成本等现象非常普遍。据某个专家从德国媒体获知,德国有一报告《中国职业教育观察报告》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脱离目标,并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掣肘着中国成为工业强国,主要原因归咎于:以企业为主的社会其他各方参与度不够,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此不能很好的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最后,从政策层面看,政府主导成为事实。由于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巩固的高度政治性,迫使各级政府不敢后退一步,造成了职业教育变成“政府主导”。本来政府仅需从规划、引导、评价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各职业院校做好后台推动角色就行,现在却成为中职学校的“全职保姆”。导致了不少中职学校法人地位落实不到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难以行使。

作为一类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升学教育为主的学科教育最大的区别是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岗位育人才,必须跨界开展,才能成为高质量职业教育。没有行业企业深入融合,没有企业深入参与的职业教育肯定不是高质量的,也无法达到高质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和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学校践行产教深度融合需要的外部环境

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职业院校与企业必须共建机构、共享资源;必须共同制定招工招生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才能达到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目的。在这方面,各职业院校必然是承担着培养各经济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如果想打赢产教深度融合这场大战役,从战略上讲,需要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十九大报告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总体目标与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在十九大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形成了指导打赢这场产教深度融合战役的政策、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从战术上讲,各职业院校“指挥员”和“战斗员”要认真贯彻执行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从构建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入手,主动寻找企业资源,充分利用新出台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主动说服企业、政府部门与学校共同参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特色建设、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德育改革和实训实习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大胆作为并提升质量。

(一)政策打通

当然,在中职学校所有的系列改革中,党和国家首先要指导并要求各级政府做到职能转变。从“全职保姆”型转变为积极、科学、有效的“推手”。主要推动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要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推动职业教育法修法进程,完善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

(二)渠道打通

职业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单靠政府资本是行不通的。政府需要制定为职业院校吸引大量闲置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根据资本需求、社会需求和社会实践,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或者依法参与公办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室建设,通过产教融合工作室产出的利润满足企业的收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有成本和技术偏好的,只有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才能促使企业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

(三)制度打通

制度打通是打造人事制度改革“谁都认账”的法理基础。虽然我国早期制定的职业教育法已经不适合现时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但是党和国家目前已经在着手修订职业教育法,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还没有颁布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在十九大后已经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给予快速补充。通过文件内容可知,对各职业院校开展的产教融合过程建立起来的“校中厂(公司)”或“厂(公司)中校”(目前主要是“校中厂(公司)”)等合作平台,允许采取类似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唯有这样,才能促使各中职学校的“指挥员”大胆引进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室建设。

(四)机制打通

机制打通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根本性保障。无论是混合所有制院校,还是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工作室都可以实施股权式的融资和产权式的校企共建模式。唯有这样,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建、共享产教融合成果才有合法保障和安全保障。

三、学校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的成功做法和案例分析

(一)以点带面,通过个别专业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实践出符合学校和当地经济产业的运作模式,并以此模式带动学校的其他改革

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审时度势,利用校内的实训中心,于2016年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改革,学校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投入,先后打造了四大平台(职教集团、孵化基地、双创园和电商学院),落实组织环境、平台环境和政策扶持,构建了“双元三段、分类定制、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创业、就业、培训为一体的东莞电商人才孵化平台。其教育理念就是:1.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和未来规划,培养具备创新、创意、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2.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3.构建多方联动的完整创业教育与服务生态系统;4.培养学生懂得做人与做事;5.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6.培养具备“能力+知识+素养”的多维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在这个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引入创客联盟,建设师生创业基地,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业讲座”“创业路演”等形式,跨专业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和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师生创业苗圃优选创业项目,借助企业力量,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提升创业项目成功率。

东莞市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项目通过政企校“联姻”的运作模式,与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园无缝对接,不仅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而且也解决了企业用人紧缺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项目的建设实现了孵化人才、孵化项目、孵化公司的创新理念,培育人才的同时,也完成了项目的引进、实施和发展,扶持和壮大了孵化基地的本土学生创业公司和入孵的合作电商公司。创立了创业、就业、培训为一体的“一站式”人才孵化平台。其成果效应非常响亮,如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的杨勇同学,于职二第二学期(即2017年2月)加入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学习,借助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这一平台,现学现卖,于中职三年级第一学期(即2018年)将自己运营部分微信公众号转让,获得了120多万元,成功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利用这120多万元现金,杨勇马上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因年龄问题,注册时使用了其父亲的身份证件)——东莞市快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做新媒体营销。此成功案例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产教融合的成功首先在于学校“指挥者”的主动作为和大胆创新,学校能够主动去打通政策、渠道、制度和机制。关键点是通过政、企、校“联姻”的运作模式,让政府、企业、学校在运作中各自承担起科学合理的角色与责任。平台是与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园无疑对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一站式”平台,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三赢”,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还有,东莞理工学校,以职业化培养理念为指导,构建东莞中职教育高地。学校的“指挥员”勇于大胆创新,组织学校专任教师团队自己构思构建,寻找专业公司共同开发的职业素养沙盘,把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操性知识,通过沙盘实操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是一门真正在“做中学”的职业素养能力实训课程。学生通过职业素养沙盘的实训学习活动也是职业素养能力展示的过程,让学员在企业模拟经营的对抗体验中,锻炼职业素养方面的团队协作、商务策划、服务意识、危机处理、时间管理、生存等能力,从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新形势下能快速成长起来,最终对自己的职业化意识、职业化思维方式、职业化行为进行反思,自主调整职业心态,实现职业化成长。

不少职业院校到目前为止还困惑于: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却培养不出来。东莞理工学校是一间非常成功的“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且能够培养得出来”的先进示范单位。学校推行的理念先导,有效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创新,不仅建立起新型校企合作平台,还成为中外合作示范点,其中光电专业与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实行集团化联合办学是我国目前产教深度融合最成功的示范案例。

东莞电子商贸学校和东莞理工学校都是公办中职学校,他们的产教融合能够成功开发、发展、收益,做到政府、企业、学校“三赢”,其中最关键的是学校“指挥员”有非常专业和超前的办学理念,能够主动去说服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能够主动争取到社会资本资源共同参与产教融合实训中心的建设,能够懂得以某个专业或课程为突破口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创新,把产教融合作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支撑点,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本质与规律要求的成功典范学校。

(二)开放校内资源,吸引企业试探性参与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室建设,成功后通过企业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产教融合的扩展

2013年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国首创了中职教育启能班,广州市中职教育启能班的创办,不仅为轻度智障(含轻度自闭症,下同)孩子提供了更高平台的学习机会,关键是通过中职教育模式为轻度智障孩子搭建了切实可行的就业机会,惠及成千上万的轻度智障家庭及孩子。在此事业中,启能班的校企合作平台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教育、培训、实习和就业作用,还能起到让更多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同情、理解、支持轻度智障孩子实习与就业的社会效应。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结合办学特色,专门为中职启能班创办了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启能班首届毕业生安排实习与就业时遇到的大问题就是目前社会上很少企业能够理解并乐意接受他们实习与就业。其实,出现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和学校没有专门为启能班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没有让企业提前参与启能班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启能班及毕业生完全处于一个真空状态。要想成功搭建启能班的校企合作平台,学校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想方设法采取能够让“政府、企业、学校”三赢的思路与措施,其中,让企业和学生先赢是最重要的。

如何让企业和学生先赢呢?公办中职学校拥有优越的政府资源,按我国现有政策,政府是鼓励中职学校利用这些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和产教融合工作室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构建让企业能够从中得到实惠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而得到企业对启能班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充分理解与支持。比如:在校内腾出空间免租金、免水电费,让利给企业构建产教融合工作室,把企业的项目拉进产教融合工作室当作教学内容去完成,让启能班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运作,在参与过程中既可完成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真实的专业生产技能。另外,按现有政策,广州市政府每年均有下拨启能班学生实习工作专项经费,学校可以把这笔专项经费转让给企业,让企业安排专业技能师傅承担起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好学生专业技能的责任。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尝试从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能从事工艺画制作的学生并加以培养,2016学年第一学期,工艺画的制作开始嵌入三个年级的手工艺制作课程教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根据2015、2016级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差异,产教融合项目的课程作了适当的调整,打破年级固定思维,把13名职二三年级学生分为三组:掐丝珐琅工艺画组、文玩初加工(A 组绳结)组和文玩初加工(B 组原珠洗选)组。分组教学的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手能力大幅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企业获得实惠后,也进一步推动了此项目的扩展。

1.通过企业,成功为启能班引进公益资源,拓展实习就业渠道

由于学校启能班产教融合工作室平台的企业方是民间慈善组织一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企业方切实收获了合作带来的实惠后,开始主动站在学校教育的角度帮助学校提升启能班的教育教学和实习就业水平。2016年12月,在企业的帮助下,学校与广东狮子会**服务队的代表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启能班的教学方向探索、社会融入实践、职业技能训练、启能班学生的帮扶等方面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并确定学校作为服务队的助残服务定点单位,今后在助残扶残、指导实习就业、关爱特殊教育(启能班)教师等方面,服务队展开了与学校的全面合作,为我校解决启能班毕业生的实习与就业提供了更多的社会资源。

在广东狮子会**服务队的帮助下,启能班2014级7人和随班就读的一名轻度智障学生共8名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其中,广东狮子会**服务队的会员企业佛山市**纺织有限公司、佛山市**服饰有限公司为启能班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共接收了6名实习生。在企业一线师傅和实习指导老师的全程参与指导下,学生每天上下班能自己乘坐公交和地铁往返广州与佛山、南海等实习点,工作状态和学习状态得到企业的肯定与赞赏。

2.通过企业参与,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展示专业技能,让学生及家长收获满满的信心

根据启能班的专业特色,学校进一步努力搭建多种平台,对学生课堂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义卖,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2017年5月,由广州市海珠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招聘会,学校启能班2014级的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和工作室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带着他们自己的作品到招聘会现场参展,增强的学生和家长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启能班教师们的自信心。

2017年6月,学校与佛山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市孤独症儿童服务者协会签订了三方协议,协会提供农林下路的广百百货东山店的八楼给启能班师生作为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成果作品)的对外宣传活动、作品展示的场地,学校提供学生习作供协会展出、义卖。此举有效地促使了更多的社会人了解、理解、支持启能班学生的实习与就业。

经过近两年的合作,校企合作的企业方结合企业本身就是从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平台和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学校启能班稳步发展。校企合作以来,其将企业大胆创新的理念导入到启能班职业技能课堂教学、实训、实习、整合公益资源等领域,为中职特殊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跃的社会和企业力量。

3.通过启能班产教融合的成功扩展到正常生班的专业教学

由于启能班的学生都是轻度智障孩子,他们的生产制作能力有限,还满足不了企业更多的需求,为此,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和企业在启能班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把该专业产教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和更宽的平台。经过双方深入沟通,在正常生班先以选修课的方式把企业项目逐步深化到相近专业实操教学内容。经过近一年探索,正常生班的学生实操能力(专业生产能力)更能满足企业需求,所以,学校目前已经把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产教融合成功经验扩展到相近专业,从选修课试点扩展到为工艺美术专业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室,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其他专业产教融合的工作基础。

产教融合的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但是目标必须是一致的,其关键是要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大环境目前还有不少困难与障碍,但是,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已经在着力解决阻碍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与障碍,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和系列政策肯定会陆续出台。作为职业院校,我们若想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劣势,充分发挥好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升学教育的优势,那需要所有职业院校“指挥员”和“战斗员”的任劳任怨、齐心协力和自强不息的改革创新意识才能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得到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