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18-03-03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级中学 董 雪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针对阅读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的指导性。下面着重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由于高中生与教师之间在年龄、认知水平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双方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教师倘若仍然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设计,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综合参考高中生认知能力、个性特征以及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在进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彰显重点,解放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
比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的时候,笔者先安排学生开展创作型的阅读,先后挑选班级中的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进程中让学生去思考文章中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等句子。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每一段写了什么景,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来进行再次阅读,然后让学生将自己代入文章中的某个角色,用自己的理解来写出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当学生写完以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对比文章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散,通过对比自己的随笔与文章内容,能够进一步掌握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真正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共同提升的目标。
二、从课文标题入手,指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
一篇课文的标题是作者精心揣摩、仔细斟酌而形成的,也是一篇文本的经典所在。同时,从某个角度讲,标题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文章的中心,传达丰富的内容。一篇极具个性的文章题目,能够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成为推动读者阅读的重要内驱力。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指导学生从课文的标题入手,牢牢把握文本的关键点,从而达到揭开“庐山真面目”,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老师则可以将标题作为整篇文章教学的切入点,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下列几个问题: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呢?请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前做了哪些准备?文章中又是如何描写荆轲刺杀秦王的呢?通过合理设计上述三个问题,逐步推进,直指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本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三、抓住文本的关节,引导学生捕捉作者的内心情感
“关节”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起关键性作用的环节”,而这里主要是指文章的关键处和要害处。
(一)从作者及时代背景入手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先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走进作者、亲近作品,透过作品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例如,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这种抒情散文,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还需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准确了解景与情的关系。因此,在这篇文章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指导学生先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即朱自清在1927年写作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以及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感情,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作者在享受静谧的荷塘月色时所表现出的哀伤心情,更加真切的领会作者那种又想摆脱而又很无奈的苦闷情感。针对这种文章,坚持以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展开阅读教学,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从关键词、句、段入手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和段落牵引着整篇文章,也是整篇文章内容的重要提挚点,更是一篇文章的重要艺术构思、思想精神的焦点。
例如,在学习郁达夫创作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当老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之后,还需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勾画出文章的关键字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再从这里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哪几幅画面来表达古都的清、静和悲哀,又是如何将这种特点表达出来的呢?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以问题为引线,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和段落,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感知、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抓住阅读教学的切入点,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找到阅读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爱上语文,以便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