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简易方程中的举例法
2018-03-03湖南省桃源县架桥镇中心小学
湖南省桃源县架桥镇中心小学 覃 瑀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其思维灵活性,小学阶段从具体的事物过渡到抽象是思维认识上的一大进步,还可以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为学生初步接触代数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对于怎么样解简易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用举例法解决简易方程
(1)运用2+3=5解决简易方程
例如在解决X+26=32这个方程中,老师讲解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运用等式的性质去讲解,
X+26=32
解:X+26-26 =32-26
X= 6
如果遇到ax+b c=d或a x-b c=d此类方程时,所写步骤太多,过于繁琐,不够简捷。
第二种是利用逆运算去解决问题。
X+26=32
解:X=32-26
X =6
用加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所属关系去求,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那么如果学生在解决方程每步之前,都要进行默念方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决问题,明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在解决比较复杂的方程时并不实用。让学生理解逆运算器源头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学生逐步融汇贯通,引导他们逐步计算。
下面介绍举例法去解决方程。
首先看式子2+()=5,学生能够快速的说出()填3,也知道3是由5减2得来的,将这种关系运用到数学方程里。那么首先运用数学里面一一对应思想:
X+26 = 32
2+3=5
X对应2,26对应3,32对应5,因为X所对应的2是由5减3所得来的,那么X=32-26,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还可以将2. 3.5写在对应数字的上方,更加直观明了。在做此类方程是,举相关类型的算式,再利用一一对应思想去解决问题。
(2)运用2x3=6解简易方程
学生在解决方程时,常常会习惯性的用大数除以小数,如解36x=18时,学生会X=36÷18或解24x=12时,会x=24÷12,解方程最忌患此类错误。而运用举例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患错误。
跟上面的2+3=5方法类似,举出相关的乘法算式,如2×3=6和36x=18进行一一对应,2对应36,3对应X,6对应18,再想X所对应3是6÷2得来,那么X=18÷36就可以轻松的得到。
并且在解决简易方程时,学生要学会省略繁琐的步骤,让学生写出每一步的具体步骤,可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保证计算过程的正确,这是在学习初期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学生熟悉程度的提高和解决方法的提升,再一再强调要每步步都写,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根据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熟悉掌握程度而定,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口算,那些掌握程度比较不好的学生可以写出具体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围绕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越是贴近学生的,学生理解才会越容易,不能死板的去按部就班去讲解问题,教师要以自己的方式“接地气”去讲解简易方程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成熟时,要多利用具体实例,让学生去体会.自悟,学生就会在其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去学,开心的学,绽放出灿烂的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