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作笔记并及时反思
2018-03-03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一中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一中 卢 红
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养成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习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有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因此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的培养,尤其对初一学生加强课堂作笔记、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策略.
记笔记和做总结紧密相连,要有效地记好笔记,学生必须判断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以一种简约方式陈述信息,这也是课后总结反思的核心,尤其数学学科在平时的错题上,当堂课中所讲述的题型上,及时作好有效的笔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所教的班级从初一一入学,我就告知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可记录题型及错题。并在课后及时的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逐渐地学生做完题后能够反思了,也有了主动性。四年下来,学生至少有四个笔记本了。我班苏烨同学感慨地说:“通过对一个题进行的反思做总结,再做同样类型的题时可以很快的入门并算出结果。”同时对于平时卷子、课上错题积累起来十分便于考试前的复习。
一、作笔记时教师可以在最初适时引导
(1)记笔记应作为一项长期推进工作
一旦学生开始记笔记,教师要鼓励他们,要随着自己对内容理解的深入化和专门化,不断补充和修改笔记。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系统的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回顾自己的笔记并复习修改.如果教师鼓励并指导他们,这种复习和修改的过程会相当有用.特别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并纠正他们以前笔记中的错误.
(2)培养学生学会对笔记加工整理
对笔记的内容及时进行课梳理,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有的习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解决问题,同时并适当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和运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反思,从而对知识理解也越深刻,不要逐字记录,这样不能从事信息的综合活动。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有很多图形分割问题。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师生共同得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即利用平移将分散的图形集中构造出简易图形,形成规则图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时,教师及时加以归类指导,学生在题型本上作笔记总结,这样就可以解决许多书上的、练习册上的同类问题。
二、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1)在课堂上进行题后反思的方法的指导
初一刚入学,我就加强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课上结合习惯给予指导,给学生时间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渐的学生做完题后能够反思了也有了主动性一节课上,二班的白洋同学在对一个题进行反思后,在做此类型题时很快就解决了,他感慨的说:“原来数学这么简单”题后反思就行了。
(2)引导学生进行章后反思
在学生有了题后反思的初步能力后,我要求学生对学过的一章进行章后小结.学生体验到题反思的好处后,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除了个别同学抄书外,70%的同学写出别具特色的小结。如苏叶同学每次小结都采用重点、难点、疑点等程序。雷煦把每一章的易错点总结得特别楚。唐斌同学总结的知识结构条理比较清楚。40%的同学能够自己出章检测题。这样做比老师将复习提纲、出达标检测题学生做要好得多。如在学完了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后,我从学生出的十几套自我检测题中选择一套有特色的、学生做时的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都很高,其中有一道需要整体代入的题曾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题出错了,不能做等。经过激烈地争论,学生认识到此题可解;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相信学生也会记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经过一段时间指导训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那么许多难解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年来,班级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并位居全区首位。记笔记作反思就是对问题本质的重新剖析,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使问题层层深入,思维深化,从题后反思,到一组题后反思,到章后反思,再到学期后的反思,从方法的总结到规律的发现,学生在反思自己学习行为中,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进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