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动技术系统下的分解教学
2018-03-03张译尹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101
□ 张译尹(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辽宁 沈阳 110101)
1、运动技术和运动技术系统的释义
“运动技术”即身体练习的技术,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由身体姿态、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构成。
“系统”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定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集合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运动技术系统”根据贝塔郎菲和钱学森关于系统的定义,得出运动技术作为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1)运动技术是由身体姿态、动作轨迹等若干个要素构成,且所构成的组成成分具有多元性;(2)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同的运动技术,是由不同的要素组合构成,运动技术的各个要素之间部分和部分的联系以及部分和整体之间存在相干性和相关性;(3)运动技术总是以整体性输出为主要特征。运动技术在完成某个运动动作过程中,部分运动的技术结构占据主导地位,是完成该项技术结构的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其余技术结构则属于退让地位。只有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各个结束结构之间协调全面进行才能使得运动技术朝着目标方向发展;(4)运动技术通过与相应的社会环境发生作用,产生具有能够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自然生理反应的特定功能,说明系统整体的功能性。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伊恩索普身穿鲨鱼皮泳衣一举夺得3枚金牌。运动技术通过与外界社会环境中体育设备的相互作用,使得执行运动技术的主体——人,在身体上机能重新组合,优化配置;心理上完成感觉刺激、信息识别、信息匹配、系统决策、动作执行、完成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之后,所到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综上所述,运动技术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即运动技术系统是指:在运动中,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动作要素和心理过程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动作的有机整体。
2、运动技术系统的特征规律
2.1、运动技术系统的结构复杂性(相关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建立的联系以结构为核心组织搭建起来。运动技术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各个技术环节构成并具有高度有序的、具有复杂结构特征的多层次系统,其质量效果是由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决定的,其整体的协调效应决定着运动技术的表现,运动系统就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相关,彼此制约,存在多种关系并纵横交错的复杂缜密的关系网络,因此运动技术系统具有结构复杂性,相关性。
2.2、运动技术系统的非线性
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不是简单的叠加原理,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技术总是以整体性输出为主要特征,输出的运动技术在保持整体性的同时保证所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结合实现最大化,但结合不等同于简单的机械相加之和,即非加和性,这就要求运功技术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1+1≠2,尽力实现1+1>2的理想效果。例如,结构复杂,技巧性较高的掷铁饼运动技术过程中,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共有包括上肢,下肢,躯干在内的17块左右肌肉参与技术动作的完成。但是一个优异的运动成绩的实现并不是17块肌肉简单的同时发力,而是肌肉在完成时的彼此之间的协调运作,主要表现在较强功能性的肌肉活动时序关系。研究表明 ,发现成绩好的动作中主要发力肌肉顺序依次为左腿腓肠肌、左腿股外侧肌、右腿股二头肌、右侧背阔肌中部,表现出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力量传递的规整性,其余肌肉则起到退让辅助作用;而在成绩稍差的动作中,不仅全身肌肉过于紧张同时用力,且发力顺序出现紊乱。另外,运动技术系统中各个要素对于不同的运动员会有不同的影响,对同一运动员的不同训练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具备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变性。
2.3、运动技术系统的功能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性也就是目的性,表现在运动技术系统的特殊功能,是区别去其他系统的主要标志。运动技术的系统的功能就是运动技术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力。每个特定的运动技术都由特定的目的,这种目的可宏观可微观。
3、分解教学
分解教学:指把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或几个小节,然后按照部分逐次地练习直至最后比较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其优势在于:(1)简化动作掌握过程。一定程度上将困难动作、复杂动作还原成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基础;(2)分解教学的时效性。基本的分解教学方法要求经过分解的后的动作简单易行,保持分解的动作在结构上与原完整地动作整体有某种联系和正确性,通过练习主体对该分解动作行之有效的练习,让学习者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整、准确的把握动作技术的整体;(3)分解教学的针对性。在严格按照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规律、和要求对其实施正确科学合理的分解,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消化能力等灵活运用,有的放矢;(4)提高学生的信心.通过对完整地技术动作进行合理的拆分化段,达到由简到繁,由易至难的过程,大大增强各个阶段学生的信心,提高对动作技术学习的兴趣程度。
4、运动技术系统下正确把握分解教学
4.1、系统观下进行分解教学必须把握系统各个要素的相关性,复杂性
运动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例如;“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活动者以各种专门的技艺为手段,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价差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体育活动”。由系统观视角下看来,篮球运动是集人、球、时间、空间等要素整合,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结的系统。同时篮球运动技术又是由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构成的一级系统;各类技术又是由若干个动作和组合方法关系节点连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下一级系统。在篮球运动中急停跳投动作技术中,动作技术可以大致分解为急停、屈膝、腾空、最高点投球几个环节。这些又由基本的技术基础、技术细节、技术环节构成。这就要求在分解教学时,在对动作划分时严格按照技术动作按照各个系统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和身体惯性的客观规律从微观上控制急停跳投动作技术中各个子系统中各个技术动作部分之间的关系,注重单个技术的时序和贡献率,以及技术连接的环节把握,找出之间的共同点等建立联系。这样由单个要素到复合要素,由动作的某一部分到整个动作,由单个动作到整个组合或套路,最终达到掌握整个运动技术。
4.2、系统观下进行分解教学必须把握系统的整体性
在系统中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这是一切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在实施分解教学,不能割裂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解教学下依然得保持各子系统之间相互沟通,实现整体功能性,而这个功能性必然大于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相加。强调整体性,并不是说不能利用分解教学,而是“没有综合的整体性的分解教学手段,不是好的分解手段,没有综合的整体性的分解,是盲目的分解”。在分解教学时,并不是按照技术动作的完成顺序来进行的,而是根据分解出来的主要环节,重点环节,其次是起退让作用的次要,非重点环节进行。例如:背向推铅球技术中,必须先教授最后发力,再教授预摆、滑步技术。掷标枪技术中,先教授全身控制投掷标枪的“鞭打”发力,再教授助跑的辅助性动作。这种分解教学先学习主要重难点环节,在这些掌握的基础上,其他环节就相对容易把握,克服了在学习整体技术过程中的障碍,减少了阻力,同时重点突出教学重点,达到1+1>2理想效果。
4.3、系统下进行分解教学必须服从运动技术的目的性
运动系统中的主体是有目的性的人,因此运动技术系统也相应的具有目的性,即为了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而进行。为了避免运动中出现“高原现象”,分解教学时必须根据“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泉”原理,使停滞的训练平衡产生新的不平衡,必须使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并做及时调整。为了达到自身系统输出的最大化的目的,主体人会及时的收集相关技术信息,不断改进动作技术,促使运动技术更加合理化。
4.4、系统下进行分解教学必须保持与环境相协调
运动技术系统具有开放性,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这里所描述的环境主要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主要从教授者,运动技术教授的教师和教师个人环境,包括教授技术动作的表达方式、传授时的思路、划分动作时的方法等。动作分解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人体形成运动技能所经历的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生理过程,使学生掌握提高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一般经过的“感知”、“建立概念”、“初步掌握”、“动作联结”、“复习教材”、“巩固形成整体结构”的几个阶段的客观规律过程。外环境是指运动技术所利用的设备和场地等要素。在进行分解教学时充分把握不同技术的所用的外部环境并建立联系。例如,在对游泳进行分解教学时,根据没有基础的初学者,首先先充分利用游泳池周边的场地首先教授基本动作的范式,再这些技术掌握之后;再下水进行实践,初次下水可借用浮力板进行感受体验水的浮力和动作技术;再动作技术到达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进行无辅助物联系,这样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外界环境进行分解教学。实现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换,达到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另外一种环境是除了自身以外的其他人。例如,我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通过快速助跑结合快速起跳技术连破三项纪录,该项技术作为干扰信息,不断影响其他运动员打破原来的技术结构,在新的无序的系统下实现各个要素的优化配置,使得世界调高水平再次攀高。要求在分解教学时,时刻关注发展着的动作技术,重点突破。让分解的重难点技术与外环境相协调,保持前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