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童年 充实的少年
——三味书屋主题之我见
2018-03-0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梁彦竟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 梁彦竟
二十多年了,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总觉得自己上学时,老师总结的三味书屋的主题不大对劲。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家,这是不容置疑的吧。他的文章主题怎么会前后不相贯呢?前半部分主题是回想快乐的童年,后半部分主题忽而又在批判旧式教育的封闭与落后?感情落差那么大?不可能吧!
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离去。
随着27年的思考,再加自己对生活的认真感悟,最近豁然开朗,我认为三味书屋的主题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充实的少年。
至于百草园的主题,前人之述已经很完备,这里就不再赘言。而三味书屋的主题倒是不敢苟同前人之述,我认为鲁迅先生是在写他自己少年时代的充实和他对先生尊敬与怀念。果是这样,则既与前半部的感情一脉相承,让人觉得顺其自然,又与该作品所属作品集的命名——《朝花夕拾》也相吻合,童年之乐可谓“花”,少年之充实亦为“花”,均是“花”,一个是天真之“花”,一个是充实之“花”。
假如前半部分(“百草园”部分)的写法,是侧重叙事的话——略写在百草园的春夏秋三季的疯玩,详写百草园夏的神奇,与在百草园冬的捕鸟,总之都是在叙事,那我认为后半部分(“三味书屋”部分)则是侧重记人。而且写人,完全符合“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要求,不愧为现代文写作的典范例文。
好,我们来看,书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鲁迅先生交待得很清楚——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写文章应该言之有序吧!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先生是应该懂得吧,那他也在应该在应用,并注意严谨的。因为处于新文化运动刚开始不久的他知道,他的文章很可能会成为后世学子的范文。我觉得“三味书屋”部分正是鲁迅先生在这方面的有力印证。
我们来看,作为博学的寿镜吾先生是肯定读过《太平广记》的,因此也一定知道“怪哉”为何物的,但为何“我”问时,寿镜吾却是回答“不知道”,且“脸上还有怒色了”呢?因为这件事是鲁迅先生在写寿镜吾老先生的方正的品质,在照应上面的交待。
为何这样理解?
受儒学影响的人,大都是方正的,而寿镜吾先生不回答“怪哉”的问题,是鲁迅先生在写先生的方正!因为,属于“怪、力、乱、神”的内容,作为“子”——有道德修养的男子是不能说的,尤其是作为“先生”是万万不能解释的,而且得态度明确,用实际行动告诉“后生”小子们,这些问题是不能涉足的。
至于“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之诸多事例是在说先生是个质朴的人。
试想,谁家的腊梅花养上是让孩子们折的?但被孩子们弄折了,先生也未因此而迁怒孩子们,也未让孩子的家长赔植或什么的,也从未找孩子的家长理论;再说“爬桂花树寻蝉蜕”这件事,凡是看见过儿童爬过树的成人都知道,被儿童爬过的树惨象是何等不堪,但也未见先生有何反应!有戒尺却不常用,这几件事还不能说明先生质朴吗?
而学生读书、先生读书,我画画之事例则是在说先生是博学的人。
学生读书,有认真的,如念“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仁至矣”的;有捣蛋的,如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很经济现实的,如念“初九,潜龙勿用”的;有糊弄先生的,如把“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上下,厥赋下上错,厥贡惟金三品……厥包橘柚锡贡”念成“厥土下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人手五指,有粗有细,一班学生,有良有莠,先生能任其读下去,不作任何再苛刻的要求,而不是执着的作统一要求,足见先生之博学。
再说寿老读书的姿态,那是在身教!在为学生做表率!教育学生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口到、眼到”,从而表现“先生”执着敬业的,这有史实可证: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 10个字,夹在书页里”。“先生”入神读书对鲁迅的影响,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先生”不仅教学生读书,而且以身作则,教学生怎样读书,即读书时要“多吟味,多体会”。他在课堂上不是心猿意马,想入非非,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这敬业的执着精神,难道不是连现在为人师者都应该好好学习的吗?
这些不是对寿老先生的肯定与崇敬?
读到此,如果你懂一点音律的话,您不觉得此为本文之强音?本文之高潮?作者心迹正在此地!那种对英雄出世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北伐胜利的喜悦,对尊师的崇敬、怀念,就靠这一细节,跃然纸上,豁然而出!不是又能暂且排遣一下心中的郁闷?
至于在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或影在书上用“荆川纸”画画儿,我觉得是在写寿老的博学、质朴。我教书也20年了,有些时候,对学生无伤大雅、不影响其整体发展的一些课堂上的所谓“小动作”,也是视而不见的,善意的提醒一下,回过神来即可,何必大惊小怪的?
也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寿老有诸多也是无能为力的,能影响多少就影响多少吧。况一个老人眼中的孩子那可真是孩子,是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作为先生的寿老看见了吗?看见了!看见了吗?没看见。没有爱心、不博学、不质朴的老师是很难做到鲁迅先生描绘的先生的形象的!
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而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不又正是对寿老的怀念与肯定吗?
这样看来,几件小事,按“方正、质朴、博学”的顺序有序排列,难道不能说,鲁迅先生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是何等的严谨,有序?!几件小事反映一个人,不是侧重在记人?
在如此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先生的训导下,鲁迅先生的少年生活是多么充实又回味无穷!
因此,我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充实的少年。这样,全文主旨一脉贯穿,节律强弱分明,品之,余音绕梁,余味无穷。不失为现代文之典型范文,现代文之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