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03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甄秀凤
北京市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 甄秀凤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发挥乡土资源优势,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乡土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现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效果。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乡土资源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和接受,易于引起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师要寻找乡土资源和教材内容的结合点,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利用乡土资源,夯实基础知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如在学习“公有制经济”时,让学生走进中国乐谷,了解乐谷的企业,从业人员、产值、纳税等状况,组织学生对企业形式、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等展开讨论。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确定人生的目标。又如:在学习“百姓生活节节高”时,学生在学习了教材中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后,让学生在课下向身边的人(可以是家庭成员)做一下调查和访谈: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文化生活、教育情况、医疗卫生状况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在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要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走访身边的人、交流讨论,学习的范围扩大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想出新办法的机会,对教材的知识理解更深刻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
教学实践表明,融入鲜活的乡土资源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夯实基础知识,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二、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情感,深化思想认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如在学习“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成就”时,学生走上街头,亲自体验乘坐“绿谷电动出租车”。学生们发现平谷大街上行驶的出租车与众不同,每辆车每天均耗电不到30度,每度电0.8元,充满一次电,能运营120公里。这可是平谷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全区生态绿谷、绿能新谷、幸福平谷建设的重要举措。又如:平谷区政府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各乡镇、村搞起了农田林网、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秸秆综合利用、测土施肥、垃圾分类处理、养殖污染资源化利用等工程,美化了乡村环境,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来这里旅游观光。学生们切身感受到环保给家乡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深化保护环境的认识。
教学实践表明,融入乡土资源,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三、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道德践行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又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对身边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水资源的调查组、大气污染状况调查组、固体废气物调查组、环保宣传组等。学生明确主题之后,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来论证所选定的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选择、组合并排列相关资料信息,确定调查结果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图片、动画或声音、视频等形式,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做成一份关于“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等方式,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在学习“主动拒绝不良诱惑”时,利用平谷特有的桃花节资源,陶冶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每年4月中下旬,平谷的桃花节就会如期举办。在桃花节期间,学生们置身于花前树下,体会“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变浅红”的可爱;登临大华山镇小金山,环顾四周,感受万亩桃花一望无际的壮美;穿梭于由平三路、密三路、昌金路等主干线连接起的长达500余里的桃花走廊,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陶冶了高雅的生活情趣。
教学实践表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乡土资源,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材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真正接受道德观念,并体现到行动上。
总之,乡土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利用乡土资源,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实践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乡土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探究,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