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双江县茶叶产业现状

2018-03-03刘丽芳

农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江茶农普洱茶

刘丽芳

(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昆明650204)

0 引言

双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为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最高海拔3233 m,最低海拔672 m,干湿季分明,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地貌高差悬殊、山地起伏、谷地相间,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北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达52.30%,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1-2]。双江茶叶以勐库茶叶为代表,引领云南茶业市场潮头,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3]。郭学艳等[4]研究表明,云南双江茶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面积与产量不匹配、品质与效益不匹配等问题。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了目前双江县茶叶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模式,旨在为双江县进一步提高和巩固茶产业提供参考。

1 环境条件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 mm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5]。双江县气候温和,霜期短暂,年平均气温20.2℃左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000~1200 mm左右,年平均RH值为76%,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条件优越。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物产,双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拥有当今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抗逆性最强、分布面积最广、超过十万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6-7]。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茶树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要茶树生长好,品质优,需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pH 4.5~5.5之间。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砂性过强的土壤,保水力弱,易受旱害;质地过粘的土壤,通气性不好,根系生长发育及吸收机能均受影响。双江县土壤主要以黄壤、砖红壤、黑壤为主,土壤结构松软,含砂量多,肥力中等,比较适宜茶树生长[8-9]。

2 双江县茶叶生产现状

2.1 茶品类型及其生产企业

双江县的茶叶产业类型有普洱茶、红茶、绿茶和乌龙茶,主要以普洱茶为主,绿茶、红茶、乌龙茶为辅[10]。生产普洱茶的企业占绝大部分,如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双江勐库淳益云茶厂、双江勐库茗山古树茶厂、云南双江七彩谷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双江县勐乔茶厂、云南临沧双江双龙古茶园茶厂、双江沙河乡精制茶厂等;生产绿茶和红茶的厂家如双江布朗山茶厂等,生产乌龙茶的企业有双江荣康达投资有限公司等[4,11]。

2.2 双江县茶园建设情况

双江县茶园情况见图1、图2。从图1可见,2006年双江县茶园种植面积为5600 hm2,采摘面积近5000 hm2,到2014年茶园种植面积增加到10733.33 hm2,采摘面积增加到7806.67 hm2,分别增长了91.67%和67.29%。2006—2014年,茶园种植面积和采摘面积呈现上升趋势;2010—2014年,茶园种植面积增长率分别为0.16%、6.98%、4.63%、15.44%,茶叶采摘面积增长率分别为9.85%、7.62%、10.69%、9.4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茶叶种植面积比2013年增加了1433.33 hm2,增长率达15.44%,分析原因主要是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升温,特别是人们对古树茶、大树茶叶的青睐,使得越来越多的茶商与爱茶人士对双江茶(如冰岛为代表的古树茶)情有独钟,当地政府、茶农种植茶树的积极性增强,从而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增加生态茶园的建设。

从图2可见,2010—2014年双江县无公害茶园面积 分 别 为 3353.33、3354.67、5388.67、5393.33 和5400 hm2,分别占当年茶园面积的40.43%、40.39%、60.64%、58.01%、50.31%。随着人们对生态平衡和自身健康的重视,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叶是茶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1 2006—2014年双江县茶园面积

图2 2010—2014年双江县无公害茶园面积

2.3 茶叶产量及销售情况

双江县茶叶产量及销售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7年双江县毛茶产量比2006年增加639.80 t。但2009年、2010年毛茶产量却呈下滑趋势。这与当年的普洱茶市场有较大的关系,普洱茶自2003年底开始在国内掀起热潮,并流传着“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以及“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观点。到2007年,普洱茶的各种炒作已达到了顶峰,用来收藏的茶叶远多于当年喝掉的茶,普洱茶的投资价值远高于品饮价值。据调查,2007年双江县收茶的价格是鲜叶10元/kg左右,大叶种晒青毛茶40元/kg左右,随着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普洱茶市场从事收藏茶与炒茶,普洱茶的产量2007年达到了5100.80 t,而在炒热普洱茶的同时也给普洱茶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经历了2007年非理性激增后,2008年产品库存压力偏大,消费信心不足,价格持续低迷,2008年普洱茶市场开始走向低迷,2008年到2010年,双江县的春茶鲜叶价格降到了5~6元/kg,毛茶11元/kg左右。

表1 2006—2014年双江县茶叶生产情况

自2007年普洱茶价格泡沫破裂后,普洱茶产业经过为期2年的探底与整理,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趋向理性,并且在部分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家不懈推广与正确的消费引导下,普洱茶市场培育成效显现,普洱茶生产开始稳步回升,又遇2010年一场60年难遇的旱灾席卷整个云南,使得普洱茶春季原料减少,云南早春茶叶大幅减产,茶叶原料价格上涨[12]。自2011—2014年双江县毛茶产量逐年增加,2011—2014年茶叶毛茶总产量分别为 5250.00t、6930.50t、7820.00t、9237.10t。2014年毛茶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3987.10t,增长率为75.95% ;精 制 茶 产 量 分 别 为 2090.89t、3865.00t、4012.67t、3643.40t,2014年与2011年相比,2014年较2011年增加152.51 t,增长达74.25%;毛茶销售价格从2011年的18.13元/kg增加到2014年的57.48元/kg;甚至在2015年,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的头拨大树种春茶约20000元/kg至30000元/kg,几十至近百年的中树茶也要每千克几千元,至于近年来种植的小树茶头拨约2000元/kg左右。

2.4 茶叶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

目前,双江县茶叶生产经营模式多种多样[13],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2.4.1 “散户茶农”模式 散户茶农主要是自产自销。在双江县,有许多茶叶种植户有自己的茶叶销售店,茶农在自家茶园采摘鲜叶制作后就拿到自己的茶叶店去销售。

2.4.2 “茶场(厂)+职业茶农”模式 茶园由职业茶农自行管理,若干个职业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向职业茶农收购鲜叶或初制茶叶,然后进行加工生产,并负责销售。

2.4.3 “公司+基地+职业茶农”模式 茶园还是职业茶农的,公司与职业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生产加工,公司负责销售。

2.4.4 “公司+协会+基地+职业茶农”模式 采取“企业运作、职业茶农所有、集中连片、分户经营”的运作形式。

2.4.5 “茶商+职业茶农”近年来随着双江县大树茶、古树茶叶的发展与生产,每年一到茶叶生产季节,许多各地的茶商带着制茶师傅聚集在茶山现场收购职业茶农的鲜茶叶,并现场初制,加工后直接带走。

2.4.6 “品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职业茶农”模式 在该模式下,由市场认可品牌,公司负责经营品牌并负责好订单签订及销售茶叶,由公司建立茶叶基地并制定出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专业合作社按公司要求自负盈亏负责组织茶农生产,职业茶农按照技术标准负责生产出优质茶叶。可见,以“品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职业茶农”的生产经营模式最优。

2.5 经济效益分析

2.5.1 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双江县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2006年,双江县毛茶产量为4461万t,实现了茶叶农业产值0.859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97.88元。2007年茶叶农业产值达1.978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30.27%;茶农人均收入1463元,较上一年增加了109.63%。2009年、2010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及市场因素,茶叶农业产值和茶农人均收入有所降低。2010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规范,双江县茶叶产量有所上升,茶叶农业产值和茶农人均收入也随着增加,2010年,双江茶叶农业产值为0.7314亿元,茶农人均收入为580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了77.67%和77.53%。2011年双江茶叶农业产值为0.93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为937元,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30.50%和61.55%。2012年双江茶叶农业产值为1.45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为1117元,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55.96%和19.21%。2013年茶叶农业产值为2.1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为1669元,比上一年分别增加了48.07%和49.42%。截至2014年,双江茶叶农业产值达到了5.3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800元,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146.98%和307.43%。甚至在有的村寨(如冰岛、小户寨、大户寨等)由于古树茶、大树茶的茶叶品质优越等原因,茶农人均收入达高十几、二十万。据调查,2014年仅冰岛村就实现茶叶农业产值3479万元,人均茶叶收入达16.70万元[14]。

表2 2006—2014年双江县产业经济效益

2.5.2 茶叶产业与其他产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双江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见图3、图4。从图3可见,2011—2014年,在4种经济作物中茶叶种植面积居高,其次是甘蔗,橡胶居第三,烤烟垫后。

图3 2011—2014年双江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图4 2011—2014年双江县经济作物农业产值

双江县有土地面积2160.72 km2,山区面积为2083.62 km2,占总面积的96.43%。耕地面积447.47 km2,占总面积的20.71%,全县农业人口均占有耕地1106.67 m2[14]。双江光照充足,有海拔1300 m以下热区土地资源55380 m2,占总面积的25.58%。经济作物以甘蔗、茶叶为主[15]。

双江县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原因如下:

一是历史原因,双江县种茶历史悠久[16]。史料载,南宋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双江勐库大叶茶种植早以传遍周边地区,而且茶叶品质蜚声海内外。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生长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不会死亡,而且茶树的生物学年龄很长,可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云南就发现树龄约2700年的古茶树。在古时候祖先们种植的茶树,只要不自然死亡,是不会被随意砍伐的。

二是自然环境原因。双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为河谷地带,境内最高海拔3233 m,最低海拔672 m,县城海拔1050 m,双江地貌高差悬殊,山地起伏、谷地相间,不适宜种植其他的作物,而自古高山出好茶。并且双江的气候为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霜期短暂,年平均气温20.20℃左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在1000~1200 mm左右,年平均RH值为76%,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17]。

从图4可知,目前双江县经济作物创造农业产值最大的还是甘蔗产业,其次是烤烟,第三是茶叶[18]。不过茶叶创造的农业产值呈现上升趋势。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双江县的烤烟创造的农业产值分别为6219万、10139万、11967万和10660万元。2011—2014年,茶叶创造的农业产值逐年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55.96%,48.07%和146.98%。这与普洱茶市场的升温分不开。自2010年起,普洱茶逐步走出“寒冰期”,呈现量价齐升的回暖态势。近几年,以班章、冰岛等产地为代表的古树茶,受到爱茶人士及茶商的热捧,价格连年快速走高。从2010年至今普洱古树茶一直在涨价,涨价最快的是冰岛和老班章的古树茶。而双江凭借10余万亩野生古茶树,世界驰名茶树良种勐库大叶种的优越资源,生产加工的古树普洱茶叶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双江县勐库镇北部的冰岛村所产的冰岛茶,更是成了普洱茶界的明星受到爱茶人士的追捧。由于冰岛村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气候条件,冰岛茶属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非常独特,它是勐库大叶种茶之极品,用冰岛茶生产的普洱茶更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起源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茶种历经逾千百年的岁月洗礼,目前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存活57022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茶树存活16664棵[19-20]。

3 结语

双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边疆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小麦等,境内的勐勐坝和勐库坝是全县水稻主产区。双江县的茶园主要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水源清冽,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远离污染源,拥有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所必须的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环境。勐库、勐勐两个坝子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空气湿度,为云南优质普洱茶产区中最适宜之地;双江是中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濮人(布朗族、佤族先民)的世居地,各民族一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创造了独具韵味、魅力无穷、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双江茶文化[21-22]。

双江县茶园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在几种经济作物中茶叶的种植面积是最大的;茶叶农业产值逐年增加,茶农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在几种经济作物中,甘蔗的农业产值最大,其次是烤烟,茶叶居三,但茶业的农业产值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茶叶生产经营模式以“品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职业茶农”模式为最优。

[1]潼南区文联,潼南区文联文化委.走进双江[M].昆明: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5.

[2]罗满英.双江拉祜族文化风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7.

[3]詹英佩.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10.

[4]郭学艳,刀勇.双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产业开发,2017,4(1):8-10.

[5]骆耀平.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6.

[6]阮殿蓉.芬芳永远临沧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1.

[7]刘明.临江沧浪:意境临沧(茶马古道)[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2.

[8]郑达贤.中国茶园土壤和茶树中的矿质元素[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4.

[9]郭剑雄.无公害茶园建设管理技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2.

[10]临沧市双江县2013年上半年茶叶生产情况报告[EB/OL].中国普洱茶网,2013.

[11]双江县2013年茶叶产业报告[EB/OL].中国普洱茶网,2014.

[12]春茶减产存量令普洱茶难续疯狂涨势[EB/OL].腾讯网,2010.

[13]李晓霞.云南茶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5.

[14]李强,周科.云南双江县仙人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调查与分析[J].中国茶叶,2016(8):14-17.

[15]罗新祥,李金祥.双江县勐勐镇:调整结构推动发展[J].致富天地,2012(11):39.

[16]虞富莲.双江勐库野生大茶树考察[J].中国茶叶,2003,25(2):9-11.

[17]张俊,王盛平,陈红伟,等.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J].茶叶,2003,29(4):220-221.

[18]郭学艳.双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37(3):53-56.

[19]黄永和,张忠琴.双江县冰岛村茶叶增值富农家[J].云南农业,2015(6):20.

[20]双江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概况[N].临沧市茶叶信息,2016.

[21]罗新祥.冰岛村和冰岛茶[J].广东茶业,2016(2):46-48.

[22]王志,杨丽韫,汪礼平,等.双江古茶树资源、价值及农业文化遗产特征[J].茶叶,2016,42(3):175-179.

猜你喜欢

双江茶农普洱茶
老党员“卖”茶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普洱茶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TDICCD时序改进方法探讨
双江县总工会: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双江县总工会:开展农民工法律知识培训
“早春茶”开采
喝普洱茶能减肥吗?
普洱茶怎么泡
茶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