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和特点
2018-03-02
亚洲各国与中国地理距离近,历史渊源深,而且有许多相同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企业重要的对外投资目的地,也是中国政府鼓励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大陆。但是,在中国企业实际开展对亚洲投资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走出去后处理好与东道国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关系的挑战。因此,了解亚洲不同区域/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历程和特点,制定和实施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开展符合亚洲实际的社会责任实践,对于中国企业在亚洲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
(一)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产生辩论阶段、上世纪后30年的欧美共识阶段,到以2010年11月1日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发布为标志进入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全球共识新阶段。亚洲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理念的形成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宏观地理环境、风俗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南亚、东南亚、西亚以及中亚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
1.南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以印度为例) 1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也是南亚经济发展的引擎。鉴于印度在南亚的代表性,该研究以印度为例,分析南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工业化前期—1913年,企业社会责任起源于印度文化、宗教、家庭傳统。
印度企业社会责任起源于印度文化、宗教、家庭传统。商人因宗教原因,同社会分享财富,以慈善方式通过提供财富和食物,在饥荒或流行病等危机时期向社会提供救济。在殖民统治下,印度受到西方工业化影响,家族性企业致力于以慈善为主的社会责任,如Tata, Birla, Bajaj, Lalbhai, Sarabhai, Godrej, Shriram, Singhania, Modi, Mahindra。
第二阶段:1914—1960年,印度企业主动通过助力社会发展来抗议殖民统治。
1914-196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提倡国货,恢复手工纺织,印度工厂数量和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在此期间,印度企业的责任理念是积极参与改革进程,通过用发展经济来抗议殖民统治,同时助力社会发展。
第三阶段:1960—1980年,企业社会责任从助力社会发展转向严格商业管理活动。
1960-1980年,政府实行高税收、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对企业实行严格限制,间接引发了公司的不当行为,因此公司治理、劳工和环境问题上升为政治议程,迅速成为立法的主题,企业社会责任从自律转向严格的商业管理活动。
第四阶段:1980—2000年,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商业战略。
1980-2000年,随着解除对经济的管制,印度融入全球市场,企业社会责任开始从传统的慈善参与方式转向通过采用多方利益相关方管理办法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可持续的商业战略。同时,印度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除了公有企业,私有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2004-2010年,印度成为ISO社会责任工作组成员,参与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的制定,为ISO 26000的制定提供了宝贵意见。
2009年,印度企业事务部(Ministry of Corporate Affairs,MCA)发布《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自愿准则》(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Voluntary Guidelines 2009),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要素。随后,印度公司事务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Corporate Affairs, ICCA)又发布了一份最新的《印度企业社会、环境和经济责任自愿准则》(National Voluntary Guidelines on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对2009年的自愿准则进行补充和完善。
2013年,印度人民院通过了新的公司法修正案。修正案规定,公司须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承担社会责任,没有执行法案规定的公司须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说明原因。
2014年,印度政府公布了《2014年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规则》,进一步细化了2013年《印度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五节的规定。明确了2%净利润的计算方法、设立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以及可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等2。
2.东南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3
东南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反应(即贫穷、巨大的收入差距、文盲、饥饿、营养不良、失业和性别等问题)。虽然东南亚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大致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4,本研究主要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为代表来介绍东南亚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50—1970年,企业向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提供资金援助。
由于东南亚国家文化和宗教的原因,在“社会责任”一词出现之前,企业就已经开始实施慈善活动5。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的宗教以佛教为主,其主要教义之一是讲究慈善和不伤害社会。印度尼西亚有互助合作的传统(Gotong Royong)。菲律宾类似的传统为百雅尼汉(Bayanihan),即个人和小团体聚集在一起,以帮助有需要的人或社区实现目标。endprint
第二个阶段:1970—1990年,企业与中间商合作或建立自己的基金会来从事企业社会责任。
1970年,菲律宾的圣米格尔公司、壳牌公司、联合实验室、SGV公司、Soriano集团等50公司组成PBSP(菲律宾企业与社会进步组织),通过提高商业部门在自力更生项目方面的领导力与努力程度,致力于减少贫困,它代表私营部门实施发展项目,推动企业公民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得以发展6。在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支持下,企业基金会的数量开始增加,如SM基金会(1983年)、可口可乐基金会(1986年)、罗哈斯基金会(1987年)、萨米永基金会(1988年)等。
第三阶段:1900—2000年,企业受外部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影响,将社会责任项目融入公司计划。
外部,民间组织和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印度尼西亚的商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认识到有必要协助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方案,跨国公司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和项目来改进其供应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内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有重大影响。在菲律宾,大型本地公司通常建立专门用于CSR的基金会,企业会选择通过社区关系或人力资源部门实施CSR计划。
第四个阶段:2000年—至今,多方合力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
亚洲许多国家政府都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关键的发展工具,可以帮助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东南亚大多数国家拥有一党制和强有力的威权领导人,强大的威权国家的存在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颁布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且通过了一些与欧盟有关的法律,承诺遵守关于人权、劳工权利、自由贸易原则、反童工行为和环境标准的国际协定。
跨国公司在该地区的运营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跨国公司帮助制定基准和标准,对当地公司进行评估。例如要求企业进行ISO认证和遵守GRI原则,可以帮助本地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从而提高其长期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跨国公司也有能力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技术和财政支助,促进当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技术伙伴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亚洲开发银行、德意志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际开发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该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立足点。国际组织拥有促进该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财政、技术和人力资源。国际组织也同各国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在推动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和三方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商业协会和行业组织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这些组织已经建立了关于道德和可持续商业实践的准则。商业协会与政府、多边利益相关者、技术伙伴和其他商业协会建立伙伴关系,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和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和基础。在某些情况下,商业协会或行业团体为商业实践设定了一定的基准和标准,也提高了小型公司和新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的认识。
3.西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以土耳其为例)7
西亚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耳其等20个国家,鉴于企业社会责任资料的可获得性,该研究以土耳其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为主。
第一阶段:奥斯曼时代,土耳其企业社会责任的慈善阶段。
在奥斯曼时代,当地基金会(WAQF)是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的主要机构,当地多数家族企业均设有相关机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公共需求,由于与企业捐赠和慈善行为相同,由此形成慈善型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阶段:1923—1960年,政治与经济动荡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关切。
近代改革推动了土耳其各项社会制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军事政变频繁、经济动荡不安,以及高度通货膨胀的阶段,基于土耳其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当局仅着眼于当前而忽略了长期规划,因此引發了各界与对土耳其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切。
第三阶段:1960—1990年,企业社会责任初步探索阶段,然而受到价格与盈利能力的挑战。
土耳其改革为现代土耳其的崛起创造了基础,且1950—1960年的改革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土耳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处于经济自由化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其经济与发达国家接轨8。然而这一过程为土耳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市场竞争力,价格压力与盈利能力严重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开展。土耳其开发计划署自1986年以来在全国实施了超过80个项目,助力土耳其应对发展挑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四阶段:1990—2000年,国际问题与经济危机为土耳其企业社会责任创造发展环境。
一方面土耳其与国际组织、发展机构以及活动组织机构的一体化,成为该国意识到社会责任和相关问题重要性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联合国人居大会(栖息地II),在使伊斯坦布尔的公民能够遵守关于消除贫穷和歧视问题、促进和保护所有人的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提供诸如教育、营养和寿命保健服务等基本需要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均为土耳其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创造了一种氛围。
这一时期,经济危机使GDP年增长率降低,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降,导致数千人失业,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迫切需要强化对公司治理问题及计划工作的阐述与披露,以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多方合力推动土耳其社会责任的迅速发展。
自2000年以来,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共同推动土耳其社会责任的发展。
企业逐渐开展社会责任项目,如Turkcell(一家领先的移动网络和电信公司),持续开展“Kardelenler”项目,项目每年都提供奖学金,以支持因经济困难而而能接受教育的女性,其规模和多样性不断增加。
民间自发成立私营部门志愿基金会,作为从事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活动的组织,旨在通过建立社会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土耳其企业界促进志愿服务。他们的项目根据社区参与的社会责任活动来命名,主要活动是将企业与非政府组织联系起来。endprint
土耳其政府在发展战略中也增加可持续发展议程,如开发计划署2006—2010年战略,突出三个核心领域,包括民主治理能力建设、减少贫困的行动和宣传,以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实施和政策建议,支持土耳其的发展议程的执行。除此之外,还强调妇女、能力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在政策和方案中的作用。
阿拉伯国家也不例外。近年来,阿拉伯世界各国政府都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些原则。阿曼于1998年建立“绿卡”奖励系统,为完成指标的企业提供一系列政府优惠措施。阿联酋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家2015战略计划和2030计划中,提出将采取措施应对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境污染、过度消费、能源水源缺乏、气候变化等问题。沙特阿拉伯在2016年公布“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其中包括满足公民享受“有意义的娱乐”的愿望、保护资源以及培育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对生活负责、对营商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风气9。迪拜2030工业发展战略计划也提出为全球创新工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10。
4.中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企业社会责任在中亚地区是一个新兴概念,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问题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11。
第一阶段:苏联解体前,企业社会责任以“国家社会责任模式”存在。
企业社会责任始终存在于苏联,但是与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形式不同,称为“国家社会责任模式”,包括伦理、慈善、经济和政治责任,由于没有私营企业,苏联的社会责任不是由企业完成的,而是由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完成的12。
第二阶段:1991-2000年,政治和经济问题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与联盟的经济联系突然中断,这些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急剧转轨过程中,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问题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例如,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极权主义政权阻碍了这些国家的任何社会责任活动13。塔吉克斯坦公共协会“Djahon”的研究表明,不稳定的财务状况是塔吉克斯坦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公司倾向于从事慈善活动以逃避任何丑闻14。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消费者和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开始重视。
作为中亚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哈萨克斯坦开始积极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2004年,烟草公司Philip Morris出版了一份关于公众对烟草行业社会责任的预期的研究。调查发现,39%的人口期望企业生产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而14%的人希望企业能够遵守法律。其他重要的责任包括关心员工、纳税、创造工作地点、处理生态问题和慈善事业15。
与全球趋势一致,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一个重要议题。2006年,哈萨克斯坦发布了《2007-2024年哈萨克斯坦向可持续发展国家过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促进哈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的平衡发展,并针对这个目标确定了各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基本机制。为促进《方案》实施,随后修订法律法规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去履行标准16。
在乌兹别克斯坦,社会责任活动更有可能由那些受消费者认知影响的公司所做,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盈利能力和生产力以及建立声誉17。
其他贫穷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趣也在增长18。
(二)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特点
1.亚洲企业社会责任源于慈善文化传统
亚洲企业社会责任根植于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因宗教文化传统关注慈善事业,在西亚,土耳其有宗教基金来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都认为慈善是一种责任,南亚印度的企业社会责任起源主要是由印度文化、宗教、家庭传统程度决定。
2.国际标准的采纳应用逐渐促成亚洲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共识
以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发布为标志,国际标准、倡议等在亚洲各国快速发展,推动亚洲各国形成对社会责任的共同认识。亚洲23个国家对ISO 26000的转化表明了这些国家认可ISO 26000提出的社会责任概念、七个原则、议题等,有利于社会各界统一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亚洲1243家企业加入全球契约网络组织,认可和遵守十大原则并开展相应实践活动;亚洲近75%的社会责任报告采用GRI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表明亚洲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
3.政府在推动社会责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亚洲大部分國家,政府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导性推动者。在东南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两个较发达的经济体,政府已开始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纳入政府部门职能;越南、柬埔寨和老挝,政府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当地公司遵守国际标准和条例的手段,以使国家具有全球竞争力;南亚地区,印度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公司须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西亚地区,由于政治和历史的特殊性,消费者的声音基本为空白,劳资谈判不被允许,利益相关方参与没有受到重视,当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发布了《2007-2024年哈萨克斯坦向可持续发展国家过渡方案》指导企业更好地去履行社会责任方向19。
4.社会组织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驱动力量
除政府推动外,社会组织也成为社会责任推动的主体之一。在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获得迅猛发展,关注扶贫、妇女儿童权益、环保、人权等社会领域的问题,在推动当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在土耳其,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首先受到非政府组织的制约,然后才是政府,非政府领导人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强有力驱动因素21。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通过国际机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开展合作,帮助亚洲国家解决社会问题。
5.跨国公司推动当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到亚洲,大型跨国公司带来先进的社会责任理念与经营管理方式,重视与当地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开展合规管理,增强运营透明度,更通过对所在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管理,带动当地企业改善公司治理。跨国公司有能力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技术和财政支助,推动了当地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
6.环境保护是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议题
亚洲大部分国家认为环保是社会责任优先事项。在东南亚地区,环境保护是社会责任关键议题,对湄公河国家(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来说,关于湄公河可持续性和保护的环境问题是一个持续的挑战,这些国家共同关心减贫、可持续性和环境问题。在南亚,印度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1974年将环境保护写入了印度宪法,到2006年出台国家环境政策,印度建立了体系庞杂的环保法律体系庞杂。西亚阿拉伯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节约用水和健康生活。
编辑|李蔷薇 qiangwei.li@wtoguide.net
本文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企业走出去与扶贫》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负责人:殷格非。本文执笔人:郭红、贾丽、管竹笋、殷格非。本文的研究范围(亚洲)主要是指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中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