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2018-03-02肖珍彪
肖珍彪
(福建省南安罗山国有林场,福建 泉州 362341)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又称松天牛或松褐天牛,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为害松类,幼虫钻蛀长势衰弱或新伐倒的树干,严重时可致局部松林成片死亡。成虫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在松材线虫的扩散和侵染过程中,松墨天牛起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松墨天牛幼虫隐匿于树干或枝条上,防治难度大,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是实施害虫综合防治,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重要时期。为此,于2015—2016年采取林间挂设诱捕器方法,定期收集引诱松墨天牛成虫,以系统了解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种群动态,为生产上确定害虫防治最佳时机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南安罗山国有林场,该场地处南安市西南部,东邻南安市官桥镇,西接同安区汀溪林场,南与翔安区新圩镇相邻,北接南安市东田镇,其场部所在经纬度为24°50′ N,118°16′ E。林场林分主要是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温度-5~40 ℃,年平均温24 ℃,年降雨量1 500~1 800 mm,集中在3—8月,达140 d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6%。
1.2 试验方法
2015年5月初至2016年12月底,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活动期间,选择松枯死木较零星出现的6个小班,在小班内林间空气较流通的开阔地(如山脊、林间天窗)挂设诱捕器,诱捕器采用福建农林大学研制的诱捕器和APF-Ⅰ诱芯。挂设时诱捕器下端离地面1.5 m左右,按照诱捕器使用说明(每月换药一次)定时换药,每个诱捕器设在不同小班,间隔100 m 以上,挂设位置2年不变。每隔7~10 d收集统计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数量。挂设小班(基本情况见表1)实施正常的松枯死木清理。
1.3 数据分析
按照自然月统计每个诱捕器每月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雌成虫、雄成虫和天牛总数量,在DSP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表1 罗山林场诱捕器挂设小班基本情况一览表
注:1.诱捕器设在不同小班,间隔100 m 以上,挂设位置2年不变;2.松枯死树常规清理在秋季普查后的10—12月集中进行一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时序动态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南安罗山林场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雌成虫、雄成虫和天牛总数量时序动态见图1。可见,除了2015年12月和2016年2—3月诱捕器未引诱到松墨天牛成虫外,其他各月均有引诱。两年间,松墨天牛成虫均有较集中的2个高峰,以5—7月数量居多,10—11月有个小高峰,诱捕高峰均集中在6月。这与王玲萍(2004)“福建松墨天牛6月上中旬是成虫羽化出孔的高峰期”、吕传海等(2000)“安徽省松墨天牛羽化盛期为 6月中、下旬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2015—2016年松墨天牛各月成虫数量占比(表2)情况看,2015、2016年的5—7月每月占比均到达20%以上,3个月累计占全年总数量分别为77.51%和78.93%;10—12月也有少量虫口,3个月累计占全年总数量分别为12.36%和8.81%。因此,生产上防治松墨天牛重点既要抓住5—7月这个关键时机,同时也要注意到10—12月有近10%的虫口(8—12月累计还有近20%)的这一现象。特别是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传统上10月至翌年3月异地实施疫木安全利用的做法值得进一步商榷。
图1 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图
表2 2015—2016年松墨天牛各月成虫数量占比情况表 %
2.2 不同年份、月份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较
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试验期间,累计诱捕松墨天牛成虫1762只,♀∶♂为1.70∶1.00。其中2015年诱捕数量为1036只,♀∶♂为1.38∶1.00,2016年诱捕数量为726只,♀∶♂为2.33∶1.00。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性比看,2016年松墨天牛成虫雌性比大,表明松墨天牛种群可能仍然处于增殖阶段;从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总数量看,2016年诱捕成虫总数量少,表明松枯死树的常规清理和挂设诱捕器诱杀,对松墨天牛成虫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以每个诱捕器诱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为1个样本,6个诱捕器即6个重复,应用平均数student t 检验方法,对比2015、2016年的5-12月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雌成虫、雄成虫和天牛总数量,结果(表3)表明,2年间松墨天牛雌成虫数量在5月、6月、7月和5-12月总数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在8月、12月有显著差异,在9月、10月和11月差异极显著。松墨天牛雄成虫数量在5月、7月、8月、11月和12月均无显著差异,但在10月差异显著,在6月、9月和5-12月总数量差异极显著。松墨天牛总数量在5月、7月、11月和5-12月总数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在6月、8月和12月差异显著,在9月、10月差异极显著。由此表明,10-12月集中清理一次松枯死树的常规清理措施,虽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天牛的种群密度,但不能够显著降低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必须进一步根据松墨天牛的羽化规律进一步改进。同一月份内,松墨天牛雌成虫、雄成虫在不同年份差异性表现不同,其原因待进一步研究。
表3 不同年份、月份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较
注:同列数据后附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经Duncan检验差异达0.05、0.01显著水平,相同字母则表示差异不显著;下同。
3 结论与讨论
3.1 关于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动态
研究表明,罗山林场松墨天牛成虫一年有较集中的2个高峰,以5—7月数量居多,10—11月有个小高峰。5—7月每月的虫口数量占全年总数量的比例均到达20%以上,3个月累计可达近80%。10—12月也有少量虫口,3个月累计占全年总数量约为10%。松墨天牛成虫活动高峰期及活动历期出现差异,特别近年来发现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延长,可能与研究所处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关。
3.2 关于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
研究表明,10—12月集中清理一次松枯死树的措施,不能显著降低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其原因可能与松墨天牛年发生代数不止1代,在10月前有部分松墨天牛已完成羽化,并进行第2代以上的繁殖有关。因此,生产上防治松墨天牛应进一步根据其生物学规律,对松枯死树的清理措施予以改进。比如实施“发现一株、清理一株”措施,在5-7月这个虫口集中的时机实施白僵菌、绿僵菌、噻虫啉、诱捕器等综合防治措施。
3.3 关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防治松墨天牛,是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的重要举措。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既要抓住5—7月这个关键时机,开展综合措施降低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同时也要注意到10—12月有近10%的虫口活动(8—12月累计还有近20%)的这一规律,在传统上,松材线虫病疫区10月-翌年3月可以进行松木运输,以实施疫木异地安全利用的做法,可能导致松材线虫的传播扩散,不是运输疫木的安全期。因此,在采伐山场实施疫木就地除害处理,减少车辆运输,是防止疫病扩散蔓延的最佳方法。若确需运输,应严格控制时间在冬季(12月—2月),并做好密封防护措施。同时,对所有枯死木应不运出山场进行除害处理,防止其中天牛羽化而导致疫情传播扩散。
[1] 王玲萍.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23-26
[2] 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唐启义.DPS数据处理系统: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2版),2010
[4] 肖银波,周建华,华启尧,等.不同引诱剂和诱捕器对松墨天牛的林间引诱效果[J]. 四川林业科技,2008(3):66-69
[5] 陈顺立,杜瑞卿,高宛莉,等. 影响武夷山景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J]. 昆虫学报,2010(4):427-435
[6] 马涛,刘志韬,,孙朝辉,等.APF-Ⅰ型引诱剂监测松墨天牛种群动态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16(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