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用药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018-03-02杨海民张晓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注射剂中药用药

杨海民,张晓红

(1.濮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 濮阳 457000;2.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代谢产物排泄快,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差,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成人,而且儿童有病情急、变化快的特点,用药更需及时确切,所以儿童用药问题较成人更为突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促进儿科药物安全性》报告中指出,儿童潜在用药错误是成人的3倍或更高[1]。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疾病,其中以肺炎居多;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或心脏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性抗感染、抗病毒及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中药注射剂是临床治疗常用的药物之一,使用比例较高,应用人群范围较广,且多由西医医师处方给药[2]。在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合应用很广泛,但是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发生配伍变化,产生不良反应,最终导致药源性疾病,引起不良后果。本研究旨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选取合适病例,通过采取抗菌药物常规治疗和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治疗两种方法对照,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筛选出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20例;其中男128例,女92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年龄6个月~4岁;②咳嗽咳痰、体温超过38.5℃;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X射线表现除原发病征象外,多见肺境界模糊、密度均匀的斑片状阴影等下呼吸道感染征象;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5%;痰培养或血培养细菌阳性;③治疗药物为头孢唑肟钠、热毒宁注射液。所有患儿根据给药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50 mg/kg,静脉滴注,q8h;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同治疗组)与热毒宁注射液0.5~0.8 mL/kg,qd,1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0 mL;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②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③相关检验指标:痰培养、血培养、药敏试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X胸线片及心电图;④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抗感染药物疗效的判定标准[3],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痊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痰培养转阴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其中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不够明显;无效: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疗效评价

将治疗完成时患儿病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级,包括清除、未清除、替换3种情况。

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株数/细菌株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1.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治疗组检出病原菌93株,经治疗清除病原菌87株,细菌清除率为93.55%;对照组检出病原菌106株,经治疗清除病原菌100株,细菌清除率为9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4.00%;主要体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为皮疹3例、腹泻1例,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发生率为9.17%;主要体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为皮疹3例、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寒战1例、疼痛1例、气促气短1例、惊厥1例、发绀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中药注射剂进入临床,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由于中药材本身成分的复杂性导致了中药注射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容易导致中药注射剂某些指标的不可控性和质量的不稳定性[4],且多数西医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法用量不甚了解,故而引起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用药的主要风险来源于过度使用注射剂、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无指征地使用中药注射剂[5]。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联合颁发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强调的是辨证用药。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辨证使用,二是不良反应[6]。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病毒、抗菌,临床对症使用较为常见,但是这种使用方法脱离了中药辨证使用及性味原则。热毒宁注射液主治外感风热,用于热症,不适用于畏寒发热等寒凉型病症或体质的患者,否则容易发生腹痛、腹泻或胃脘痛等不良反应[7]。吴朝霞等[8]报道,给药剂量越大、联合用药越多,越易发生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头孢唑肟联合热毒宁注射液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尽量避免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头孢唑肟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应用并不能增加疗效,反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因此提示临床:尽量减少两药的联合应用,严格遵循中药辨证施治的原则,密切关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问题。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Gogtay NJ, Bavdekar SB, Kshirsagar NA. Anticonvulsant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review[J]. Expert Opin Drug Saf, 2005, 4(3):571-581.

[2] 陈震,李明山,束清华.2004-2006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安徽医药,2008,12(5):469-470.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2):1857-1862.

[4] 李小梅,郑咏池,王洪贵,等.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作用分析[J].华西医学,2011,26(9):1386-1388.

[5] 夏旭东,宋飞,刘靖杰,等.河南省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死亡病例13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11):1500-1504.

[6] 梁月晴,马驰,杨丽媛,等.抗感染中药注射剂近10年发现的不良反应[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41-42.

[7] 王珣,许静,徐进.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药房,2017,28(2):194-197.

[8] 吴朝霞,付世龙.参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30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6):1496-1498.

猜你喜欢

注射剂中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