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018-03-01杨梦菲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法律问题实施对策

摘 要:我国最新政府会计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会计准则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我国政府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总之,新准则的颁布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问题的研究,针对准则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法律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政府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实施;法律问题;对策

我国学术界针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数不胜数,但由于我国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步晚,且实施时间较短,针对实施中法律问题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法律问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政府会计准则的颁布

(一)政府会计准则颁布背景

政府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的不断推进下,暴露出了政府会计实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作为管理政府会计实务的文件,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利于加强对国家财政风险的防范。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受经济因素影响的会计问题也引起关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政府会计改革的热潮,各国纷纷探索构建适应本国政府会计模式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我国要适当借鉴别国的优秀经验,以缩小差距。因为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也步入正轨,表明了我国政府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紧迫性。

综上,基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公众对政府会计准则颁布实施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我國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政府会计准则颁布实施。

(二)政府会计准则实施意义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理论的创新。相对于非企业会计领域,明确了“政府会计准则”的适用规定。新准则既保留了原有准则制度的部分内容,又在理论、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水平。政府会计准则规范了会计主体行为,确保会计处理的优化,提高政府会计工作的效率。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权威性。准则的实施,强化各单位的财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以减少单一核算基础上进行实务操作的失误。有利于客观评价单位会计主体的实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单位绩效管理。

二、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的法律问题

从2017年1月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准则至今,我国政府会计准则经历了短暂的实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受诸多因素制约,在政府会计实务中暴露出一些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因素的制约。财政部作为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决定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但在实践中,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与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产生分歧,其中有关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折旧方法的规定与税收制度存在矛盾,影响了准则的实施。

社会因素的制约。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会影响其价值观念的形成,所以社会因素也会对准则的实施产生影响。如美国崇尚个人自由,所以准则的实施会减少对法律和制度的依赖,增强实施的自主性。而我国强调立法和行政管理的作用,政府会计主体处于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法律责任不明确,政府会计责任体系有待完善。明确政府作为政府会计法律责任主体,要落实好责任的追究和责任的承担,否则法律只是一纸空文,缺乏执行力。

其他因素的制约。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也与政府财务会计人员自身有关,受其专业水平和法律知识的影响。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缺乏相应法律理论和法律知识教育机制。政府财会人员应始终站在法律建设的最前沿,及时更新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

三、促进政府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法律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法律问题的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有利于对政府会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保障其顺利实施。

首先,政府会计准则作为法规体系,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各级政府必须要执行好。我国应当为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法律层面的支持。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相关制度体系的支撑,既要夯实基本法律规范,如预算法、会计法等,又要构建科学的管理规范,如政府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等。

其次,政府会计法律责任是政府应该承担的政府会计法律行为违反政府会计法律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建立健全规范政府会计行为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认识政府会计法律责任。在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中,积极营造政府财务管理的良好氛围。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政府会计的职权,更加重视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为政府财务会计工作创造一个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工作环境。

最后,政府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仅财会专业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还要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政府财会人员既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担负着政府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又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者。法律是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的结果,也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深入学习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条例,是作为财会人员必备的法律素养。

四、结语

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带来质的飞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放眼国际的经济发展势态,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同样迫切。国际社会中一些发达国家早已顺应发展形势,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具有各国特点的政府会计准则。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制定起步较晚,实施时间短,其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是必然存在的。针对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的法律问题,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构建一个高效的实施机制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建发,张津津,张国清,赵军营.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7,(2).

[2]曹昊,罗孟旎.会计准则的法律效力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4):105-111.

[3]张慧.政府会计法律责任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杨梦菲(1994~ ),女,汉族,在读研究生,南昌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法律问题实施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