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2018-03-01董子龙
董子龙
金秋九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我国首个“农民丰收节”的大幕即将开启之际,南雄的各色水果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枝头展露笑容,静静地等候着农民采摘的双手,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各类农特产品,都热切地期盼着为广大农村献上一场丰收的盛宴。
300亩猕猴桃丰产
走进界址镇下屋村委会垇下岭的猕猴桃种植基地,一阵阵果香扑鼻而来,300多亩的果园里,随处可听到果农和游客的欢声笑语,丰收的喜悦洒满了每个角落。
这时候,果园的负责人谭晚姣和几位果农正顶着金秋的阳光,在果树下钻来钻去,麻利地摘下一个个即将成熟的猕猴桃。谭晚姣一边灵巧地忙活着,一边笑着说:“今年是第一年丰产,产量保守估计有七八万斤左右。9月23日,我们将参加南雄丰收节活动,让更多人品尝到我家美味的猕猴桃。”
谭晚姣和丈夫林榕树生是“外来媳妇本地郎”。2014年,夫妻俩结束在外打拼的生活,双双回到家乡,埋头做起了生态农业这篇文章。林榕树生说,“回乡种植猕猴桃,纯粹是因为爱好。”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夫妻俩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执着,承包山地,开办果园,一口气种了300多亩猕猴桃。这些果树去年开始试产,今年进入丰产期。
今年的丰收,坚定了这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决心,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计划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抱团发展,并充分利用南雄猕猴桃上市早、品质高的优势,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谭晚姣说。
200亩百香果挂果
金秋的主田镇大坝村,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10多亩的百香果标准化种植基地进入挂果期,果农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果子。这其中,就有大坝村贫困户邓红英的身影,只见她敏捷地穿梭在地里,迅速地摘下一颗又一颗诱人的果实,全然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珠。“这果树一排排,果子一箩箩,看着心里就开心。”邓红英说。
从基地开始建设到现在采摘果子,邓红英在这里上班的时间已经超过7个月了。她跟记者算了一筆账,每个月上班20来天,收入2800元,“我领的工资差不多2万块了,这比我去年一年的收入都要多,而且我家里也还种了点花生什么的。”
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除了邓红英,还有梁超荣,其他20多人则是大坝村周边的村民。主田镇副镇长王玉杰介绍说,百香果项目规划建设5000亩,今年是第一期,政府流转了上千亩土地,上半年种植了200多亩,下半年又种植了600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下一步,将组织有意愿参与的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更多土地,借助产业扶持资金,做大百香果产业,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经营合作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经过摸底,目前该镇掌握有参与意愿的村民70多户,其中大坝村有30多户,贫困户有15户。
1000亩莲藕成熟
进入金秋,古市镇白莲采摘观赏园里风景如画,一眼望去,碧叶田田,连绵起伏。绿叶底下,藕农们正忙着拔掉一株株荷叶,采收一串串莲藕。一位姓姚的老伯告诉记者,从种莲藕到收莲藕,他都在这里务工,每天150元,“可以照顾一家老小,可以务工赚钱,还能领取分红,这是‘一箭三雕的事情。”
该白莲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面积大,种植的白莲产量高、质量好,“我们的货比较抢手,都是销往珠三角地区。”第一年种植,就尝到了甜头,他很是高兴。
今年,古市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流转了修仁、丰源、丹布等五个村共1000亩荒废水浸田,种植白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古市镇所产莲藕节间粗壮,表皮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肉质肥厚、脆嫩可口,上乘的品质得到不少商家青睐。而在这连绵的荷叶下,还养殖了泥鳅和禾花鱼,形成了立体种养模式,有效增加了土地亩产值。
据介绍,白莲观赏采摘园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经营,预计今年总产值可达700多万元,带动二、三产业经济发展200多万元,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多人。根据协议,村委会以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白莲产业,村委会和村民都享有分红。
发力特色农业 推动乡村振兴
除了猕猴桃、百香果、莲藕迎来丰收,南雄处处都是一派金秋收获、产业兴旺的景象。如雄州街道的果农忙着采摘火龙果,各镇(街)的烟农积极地交售烟叶,还有那金黄的中造水稻,也进入了收割期……
据该市农业部门介绍,近两年来,南雄市委要求每个镇(街道)推进建设一个5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旨在通过特色农业这一强大的引擎,壮大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按照要求,各镇分别围绕特色水果、中草药、休闲农业等产业,打造了亮点纷呈的的特色农业产业。
目前,南雄已形成了以优质稻、黄烟、果树、中草药、休闲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格局。2017年,以丝苗米为主的常规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亩产值1700元左右;烟叶种植面积7.76万亩,完成收购烟叶22.5万担;果树种植面积5.11万亩,总产量35846吨,总产值11000万元,平均亩产值为2152元; 中药材种植面积近9000亩,总产值1461万元。休闲农业方面,该市目前共有乡村旅游资源点105个,规模以上旅游点1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361人。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14%。
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为该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即将到来的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备上了丰盛的“果实”。9月23日,南雄将举办“苏区南雄庆丰收·乡村振兴促发展”活动,与广大农民分享丰收的喜悦,与广大游客分享香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