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荒

2018-03-01梁建军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布片尘土小伙伴

梁建军

说起拾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没有工作,为生计而奔波的老人。但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十岁左右的儿童也在拾荒,那时我正在这个年龄段,也曾是拾荒队伍中的一员。

60年代中后期,文革刚刚开始,学校教学秩序已不正常,假期我们返校,教室里住满了大串联的红卫兵。那年学校没按时开学,一放假就两三个月,即使开了学也是二部制,一天只上半天的课,另半天其他班级上。我们一天就是疯玩,回了家就像个土猴子。母亲怕我们学坏,家里经济也困难,看到院里有孩子拾荒,就让我们也出去拾荒,一来避免无事生非,二来还能补贴家用。 父亲给我们找来箩筐,又做了一个耙钩,就是在一二尺长的木棒上固定一根细钢筋棍弯成的两齿耙子。工具有了,我们就和小伙伴一块儿走上了拾荒之路。

当时住在太原并州路东街,过了建设路就是垃圾场,主要是生活垃圾,以炉渣为主。每天上午九点多和下午三点左右环卫队的车就开始倒垃圾,那也是我们开始拾荒的时间。拾荒的小伙伴多则五六人,少则三四人,到了那里,孩子们是拾荒的主力军,小的七八岁,大的十四五,中老年人倒显得为数不多。垃圾车一到拾荒人蜂拥而上,就像打仗冲锋一样,车马槽还没打开,身手敏捷的人就爬上去了。环卫工人在车上用铁锹往下铲垃圾,拾荒的人就用耙钩往下扒,边扒边拣拾铁铜铝、玻璃、纸片、木块、燎碳(未燃净的炭块)……总之,从牙膏皮到塑料、棉花、布片,能卖的、能烧的都要。在抢拾垃圾的过程中,因为耙钩勾一块儿了、扒着人了、一根铜丝或一块布片儿两人都拽住了而发生小摩擦是常有的事。最受欢迎的是工业垃圾,因为铜铁铝锡含量多,经济价值高,但金属屑多,也易受伤。自己刚拾荒时,嫌脏怕尘土,常常挤不上去,看东西眼不尖,手不快,收获甚微。后来熟练了,脏、味、尘土都习惯了,算是过了“三关”,半天下来收获好时能拣拾多半筐,燎碳是主要物品,其他的是副产品。

太阳落山,我们就收工。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边走边清点自己的战利品,如果谁拣到铜铝锡块,那就炫耀一阵子,大家也着实羡慕不已:当时一斤红铜2元、黄铜一斤1.5元,算是贵金属,铝锡几毛钱,熟铁5分、生铁3分……回到家后,就分类整理,燎碳、木塊堆在墙角,能卖的就再分类,放在较安全的地方。而后,在院里扫去身上的尘土,洗一洗满脸的灰尘。拾回来的东西隔段时间就卖上一次,能卖一两块钱,交给母亲,着实也让自己高兴一阵子。

这样的拾荒一直持续了两三年,后来学校逐步回到正轨,就不再拾荒了。

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需靠拾荒贴补家用,但那段经历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把不用的纸盒、饮料瓶、废旧杂志放在垃圾桶外面,方便拾荒人拣拾。拾荒人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使废旧物品得到有效利用,为低碳绿色生活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布片尘土小伙伴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我和我的小伙伴
我的小伙伴
尘土里的光
“小伙伴”等十七则
好的故事,尘土里也可以万丈光芒
小猪书角
爱(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