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

2018-03-01南无

当代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走狗闲章玄武

南无

最早见印章,是父亲钥匙串上挂的一枚小小名章,红色的小木块,父亲的名字规规矩矩排列其上。初识印章的有趣,是郑板桥的一枚印章,日“青藤门下走狗”。居然有这样的印章,和父亲名章的严肃截然不同。后来知道,这种印章叫做闲章,是闲的没事千的章,但有闲情逸致。

说起来,我也是个喜欢并乐于“附庸风雅”的人。我并不认为“附庸风雅”是个坏词,喜欢,就往上靠靠,挺好。所以,我也好看个书,接近个画家、书法家、诗人什么的,也装模作样看看画儿,看看字儿,看看印章。

名人闲章,多有雅趣。像上面说到的郑板桥,在一枚闲章中把自己刻成了“走狗”,虽则此狗非彼狗,但到底是不太好听嘛。后有人考证,说这是与郑板桥有嫌隙的袁枚有意臭他,板桥此枚闲章的印文是“青藤门下牛马走”,《板桥先生印册》中有录,板桥也曾在某画上盖过。

乐于做“走狗”的还有其他人,谁呢?齐白石。白石老人有一枚闲章,“我欲九原为走狗”。什么意思呢?原来是白石老人向自己崇拜的青藤(徐渭)、朱耷、吴昌硕三位画界巨擘表达敬意。

好,好一枚闲章!

突然开悟,用小刀在课桌上刻“早”字,在橡皮上刻“我爱你”,在树皮上刻“xx大坏蛋”,在墙上刻“到此一游”,在萝卜疙瘩上刻“翼城县蒲剧团”,其实就是刻章的雏形呀。

后来终于自己刻了一次章。几块钱买了一块石头,要用小刀在上面刻上篆文“山海”二字。我左手握石,右手持刀,一刀下去,左手就鲜血直流了。从此知道,石头是硬的,小刀是锋利的,而皮肉,是顶不住小刀的。

开玩笑的,这都不是章。

木奇刻的才叫章。

木奇姓张名木奇,比较没有想象力的人叫他张椅,像我这样的“光头强”就只叫他古人,因为他走路的样子像古人,头发蓬乱的脑袋,通过一颈细长的脖子,牵着一具瘦骨伶仃的躯体,非“古人”二字不足以形容。

木奇人瘦,画也瘦,即便是着了色的花鸟,仍然难掩枯寒之气。他喜欢黄宾鸿的浑厚华滋,但他画出的山水仍是清瘦。他的瘦,是瘦到了骨子里。

而他的字,却肥厚得可以,真草隶篆,都如石头一样,通体内外都透出绵厚的劲力。

他的章,我不会评论了。我不懂章。我只见过木奇刻章。他瘦长的手指紧紧捏住刻刀,咯咯咯,吱吱吱,或冲或切,石花进溅。这个时候,你不要跟他说话,说了他也不理你。他的眼睛钉进石头里,嘴唇都在用力。

刻完了,他抬头冲你一笑,便低头去试,拓一下,看看效果,然后修改,再拓再修。什么时候他说:“老黄,你看看。”我就知道刻好了。

据木奇讲,他的印属于写意一路。至于什么是写意,什么是工笔,我又哪里懂?他指给我看古玺,看汉印,看一些有名的印,我都不懂。我只觉得粗犷而不失法度、精细而不落俗套就好。

但木奇印章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不断有人向他约章,省市有,京城也有。木奇赠我名章一方,斋号章(寸闲斋)一方,藏书章(黄米苏菜)一方。

向木奇讨章不易。这是个很有些傲气的人,他的书画印,不对脾气的人,不给,即使达官贵人,对不起,恕不奉陪。若是同道中人,又有些才情的,那好,双手奉送,分文不取。

上面这两枚印章,阳文的一枚是“小众藏品”,阴文的一枚是“古晋人玄武”——家乡为古晋国之都,故玄武自称“古晋人”。两枚印章苍茫古朴,造型奇崛,我又能听到刻刀在石头上的冲锋与步走。

这是两位牛人的精神会晤——木奇傲,玄武也傲。

玄武也是“光頭强”,彪形大汉,养狗,养花,养儿子。行文著诗,诗文俱凛凛然,有卓然不群冲荡之气。以纯文学公号“小众”纳海内外诗文小说各界文士三千,公号订户日众,今日多达七八万人,由是呼啸文坛。在文学萧条的今日,能至如此,殊为难矣。

木奇则读书,写字,画画,治印,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傲气,能入他法眼的高人不多。话不投机则拂袖而去。他却又谦逊,遇到高人,求教的虔诚不亚于信徒礼佛。人瘦,指长,腕上戴几串木珠,不觉唐突,倒别有风味。有时候戴菩提根串珠,珠子泛黄,有裂,与他的气质极相配。他爱茶,茶缸子从来不洗,厚厚的茶垢,给新茶增加了老茶味。面摊上喝面汤,他滴进几滴醋,不知道啥味道。

日前,木奇被西泠印社召去进修。以八零后得如此,何其不易。此时西湖已冷,木奇得无喟然思乡乎?堤上他走路,一定仍然脖子向前伸出,瘦骨嶙峋。他真的像个古人。

木奇,玄武,这两位有古意而不同界的人,因古意而相聚于两枚印章上:古晋人玄武;小众藏品。

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走狗闲章玄武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夜·玄武
“走狗”原是中性词
“走狗”啥时候成了贬义词
厮人玄武
小议“走狗”
B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