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有一根神经被亲情戳痛

2018-03-01郭文岭

当代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催泪谱系社群

郭文岭

人与人之间最重的亲情,无外乎父母子女。以一个人为中心点,以父母子女关系为线,向上向下连接,可连缀成一个巨大的树形图。如果辅以兄弟姐妹、夫妻、公婆(岳父母)等,便是一张巨大而密集的网状图。根据图形各个端点与中心点的距离,划分出远近亲疏,树状图是家族谱系,网状图是亲戚谱系。每一个人自落草之时,自然获取在谱系中的唯一识别码,凭此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数千年间,家庭、族亲、亲戚,成为诸多社群中最天然、最稳固、最讲究伦常秩序,也最具情感色彩的一种。

后工业文明时代,小小手机改变了世界,亦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社群关系。空间不再是问题,熟悉或陌生也不再是问题。那么,家族谱系、亲戚谱系,将如何被带入信息社会的社群关系,在生活节奏高速化、社會供给定制化之下,“亲情”作为一种最独特的介质,又会激活或抑制什么呢?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社群关系最活跃的“舞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谈论“亲情”这个话题,并且将目光从最基本的父母子女关系,扩展到亲族、亲戚,实际上也是对当下社会转型期人的生存状态、情感状态的一番打量和检视,这种打量,经由情感进而折射到道德、人情、世相等诸多层面。

前不久,刚读完付秀莹的长篇小说《陌上》。掩卷,内心满是灰灰的疼痛。在这本书中,付秀莹写了许多家长里短的女人、鸡零狗碎的生活,也专门写了一章“过年”。陌上“芳村”,是一个文学地标概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村庄。但作为一个读者,一个跟付秀莹一样喝滹沱河水系的水长大的河北人,我感觉芳村又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那些家长里短、鸡零狗碎就发生在我所熟悉的人物身上。物欲的焦虑,生存的苟且,将传统的道德伦理、风俗礼仪一点一点撕碎、瓦解或颠覆,亲情亦改变了原本的滋味。

或许,文学家总有把生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描摹的嫌疑。相反,在我们这期有关亲情话题的访谈中,受访人皆有意无意中对日益尖锐的现实苦难进行了“柔光”处理或者有选择的遮蔽。而毋庸置疑,我们必须面对诸多“改变”。

在这个并不容易深入的“亲情”话题深处,是转型期如何重塑人与人之间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人世温暖的社会题单。

有这样一则公益短片:儿子带着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到饭店吃饭。当服务员端上一盘饺子的时候,父亲自己舍不得吃,也坚决不让儿子吃。老人家把整盘饺子揽到自己跟前,径直往衣服口袋里装,嘴里喃喃着:“我儿子最喜欢吃饺子了,我要带回家,留给我儿子吃。”可怜父亲已经不认识近在眼前的儿子,但他的心尖尖上永远留着“儿子”的位置。

片子的催泪效果不言而喻。“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中无法追悔的大痛。这种疼痛,或许会撕扯一个人的后半生。然而,由亲情欠账而累积成的疼痛和块垒,又何止这一宗。作为一个“异乡人”,在春节面前你是否有过回还是不回的情感挣扎?作为子女,是否忽略、淡忘甚至逃避了对父母的赡养和情感反哺?面对族亲,你是否有过“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的糗事?当你命中的“熊亲戚”从天而降,你是怒是恼是高冷还是理解、包容,进而释放“血浓于水”的亲情暖意?

我想,公益短片的作用,不是为了催泪而催泪,而是以亲情的疼痛和热辣,用细节唤醒细节,用柔软瓦解坚硬。

在文章最后,我想引用一个名叫庭子的小朋友5岁时说的诗(他还不会写这么多的字,所以“说诗”):有个老奶奶在捡破烂/我把这个塑料筐给她吧/妈妈,等你们老了/我肯定不让你们干这样的事情/如果必须捡破烂/那就让我去……妈妈,每次一看到可怜的人/我就希望自己长大了/变成一个特别好的人。童言无忌,童言亦无欺。让童言的清音引领我们走向下一个春节吧,还有下一个,再下一个,直至未来的明媚和温暖。

编辑:曾荷

猜你喜欢

催泪谱系社群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展特点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赞
聆听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为什么催泪弹能催泪?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荒诞”内涵与谱系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