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你愿意和父母同住吗
2018-03-01赵云
赵云
当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谁在襁褓中哺育我们的生命;当我们吐字不清咿呀学语的时候,是谁在不厌其烦谆谆教导;当我们背上书包走向课堂的时候,是谁在风里雨里接送我们;当我们走上工作的岗位的时候,是谁在旁边言传身教;当我们穿上西服或婚纱,进入婚礼殿堂的时候,又是谁在在台下高兴得泣不成声?没错,这就是父母。
看着小两口恩恩爱爱,父母认为自己不再是孩子眼里的权威和保护伞,这时不少父母决定给年轻人自己生活的空间,选择离开。
多了自由却少了亲密
冯伟是市区某建筑公司的质监员,家住德荣帝景小区,今年28岁的他在去年5月份步人了婚姻的殿堂,和一位说着吴侬软语的江苏女孩结为伉俪。
两人在大学期间就是同学,为了这场婚事,冯伟的父母在去年一月份就开始张罗,从通知亲友,到布置婚礼现场,事无巨细地忙碌了4个多月。冯伟父母在2014年买的房子也顺从小两口的意见装修好了。
热闹的婚礼结束后,老两口觉得自己在儿子的新房住下去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儿媳妇虽然乖巧懂事,但是毕竟在南方生活了20多年,生活习惯方面和廊坊本地有些差异。思前想后,冯伟的父母决定搬到万庄镇老家的房子居住。
“婚礼结束之后第2天是新人给父母敬茶,那时我就有了搬家的心思。我和他妈妈早晨起床早,晚上睡得早,俩孩子早晨起得晚,晚上看电影玩游戏睡得晚,一天两天不是问题,长期下来恐怕生活习惯会有冲突。”冯伟的父亲说。
“我们做爹妈的得让孩子过得去,孩子心里有疙瘩,当爸妈的心里也不落忍。”冯妈妈说,“房子当时就是准备给俩孩子住的,但是和儿子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以后俩孩子就单过日子了,也不知道小两口会不会饿着,生病了怎么办?”一边说,冯妈妈偷偷擦了擦眼泪,言语中透露着不舍。
老两口回到万庄镇老家后,冯伟和爱人每周都回家两三次,每次回家,也都热热闹闹地做饭聊天,但是小两口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
“看见爸妈总有说不完的话,从结婚之后,发现生活是真的不容易,爸爸妈妈的白头发越来越多了,很心疼他们。”冯伟说。
“我觉得还是和爸妈之间少了些亲密,我嫁进家门,是因为冯伟心疼我。现在爸妈搬到老家,我们俩人心里特别过意不去。”冯伟的爱人说,“我们准备把主卧收拾好,让爸妈和我们一起住,一家人只有生活在一起,才有家的氛围。”
像冯伟这样的新人结婚后和父母分住的情况在市民中间不在少数,大多是小两口住新房,父母住在老家或者旧房里,以县区或者外省远嫁的小两口这种情况居多。每周虽然都要团聚在一起,但是大部分分住者都认为生活的氛围不浓厚。也许是少了爸妈的唠叨,也许是少了在起床时爸妈准备好的早饭,也许是少了回家进门喊得那声“爸妈,我回来了”。
四世同住给孩子做傍样
与分住者不同,在婚后,也有不少新婚者选择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广阳区北旺乡,就有—户四世同堂的家庭。
孙振良是这一大家子的主心骨,他是一名卡车司机,今年52岁。每天他最高兴的事就是下班后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爸妈溜达着散步,儿媳妇做好了热气腾腾的家常菜,儿子拿着报纸读新闻,两岁的小孙子跑过来让爷爷抱着买零食。
“天伦之乐可能就是说我这样的吧,父母平安,儿孙绕膝,赚钱不多,但是一家子够吃够喝,四世同堂,虽然偶尔有拌嘴但是不会生气。”孙振良憨憨地说,“儿子结婚之后,就和我们商量在一起住,说这样才像过日子的大家庭。”
孙振良的儿子孙琦今年26岁,2013年结婚之后,看着父母照顾爷爷奶奶非常辛苦,孙琦决定自己和爱人也像父母一样,在一起住,照顾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
每天孙琦的爱人做饭前,都会先问问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想吃什么,孙琦觉得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是对家庭和睦最好的诠释。
“我们本来可以住在市里,这样距离我们工作的地方更近,但是爸爸妈妈压力太大,不仅照顾爷爷奶奶,还要担心我们俩。”孙琦说。
一晃4年过去了,随着小生命的来临,家里变得更热闹了,3个卧室到处都是一家人和睦美满的身影。
“爸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爸妈结婚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照顾爷爷奶奶。人都会变老,我们希望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健康平安的时候多多陪伴他们。”孙琦说。
市区乡村的适龄青年在婚后一般都会和父母住在一起,而受到居住条件的限制,分住者大部分都在市區楼房居住。合住者三代,三代同堂情况并不少见,而家庭关系上,合住者的家庭氛围要好于分住者。
“在对待是否同住的问题上,父母对上一代的同住态度会影响到子女对父母的同住态度。”市区萍水心理辅导中心的心理健康老师张霞说。
张霞介绍,父母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都是儿女取之不尽的财富。“若知山上路,顺问过来人。如果父母对于爷爷奶奶孝心备至,那么在儿女心中对于孝心就会有个原始的认识。反之亦然。”张霞说。
张霞谈到,如果小两口有了孩子以后也没有和父母同住,这就会在小孩子心里形成一种想法:爸妈那时候都没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么我也不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是恶性循环,家庭氛围会继续变差。”张霞说。
同住有助于家庭温馨的回归
“孝老爱亲既是家庭和睦的表现,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亮点。婚后和父母同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孝老爱亲的前提。”廊坊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说。
“不住在一起,虽然可以锻炼小两口的生活自立能力,避免因为生活习惯造成的矛盾,但是尊重、孝顺父母是一个家庭永远不变的主题。百善孝为先。”张霞说,“小两口要在孝顺父母和夫妻和睦之间取得平衡,在同住问题上换位思考。体谅、包容父母,才能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北京交通大学社会学讲师刘丽华认为,女儿婚后和父母同住双方都能受益。“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和父母同住,父母可以可以帮小两口减轻部分生活压力,是女儿不必费心于家务。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可以帮忙照顾孙辈。这样就能缓解小两口的带娃负担,同样,父母如果身体不舒服也可以及时得到孩子们的照顾。”刘丽华说。
刘丽华谈到,生活习惯的矛盾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往往是父母在照顾儿女的时候发生的,如果父母对于儿女不闻不问,生活没有交集,那还有什么矛盾呢?
“生活过的是柴米油盐,没有勺子不碰锅边的,儿女要体谅父母的关心之情”,刘丽华说“父母在孩子婚后,也要注意给小两口一些私密的时间和空间。父母子女互谅互爱有助于避免矛盾的发生。”
刘丽华谈到,儿女在工作上的不如意,回家后父母愿意倾听,也会出主意、分忧解难。在家里,父母只是需要儿女在饭后陪他们看看电视剧,聊聊其中的剧情,而我们是因为有了父母在家才有了踏实安全的感觉。
“和父母同住,是温馨家庭氛围的回归,是对于下一代教育的开始。即使儿女最后选择了分开居住,也别忘了经常回家看看父母。”刘丽华说。
(摘自《廊坊都市报》2017年10月31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