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的传承与保护

2018-03-01于靖园

小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冯骥才民俗中华民族

于靖园

从时间跨度上看,春节开始于腊八,结束于正月十五,前后约40天,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民俗最密集的节日,在庆祝春节的40天中,几乎融入了我国民俗的所有形式;春节的精神是理想、团结、辟邪、平安、顺利、和谐,这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有童谣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新春的喜庆气氛就开始在大街小巷中绵延。

2018年的春节,人们发现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春节童谣好像只存在了记忆里,而那个记忆,距离现在越来越远,甚至于,当人们再把它唱起来都有了点怀旧的情绪。

留住年味儿

“80后”的山东姑娘春晓记得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蒸馍馍、炸油糕,大街上都能听到拉风箱的声音、闻到扑鼻的香味,扫院子、擦玻璃,写对联、剪窗花,贴年画、挂灯笼,包饺子、烩肉菜,垒旺火、放鞭炮,闹红火、唱秧歌,小孩子们更是个个喜气洋洋,穿新衣,拜大年,挣压岁钱。

70后的北京青年杨力对春節有着更深的印象,在他看来,那时候,过年还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味道。放炮不是图个喜庆,而是为了接神。平时舍不得用电,但这时院里也要掌灯、点灯,特别是接神时,一定会摆上供奉、点燃旺火,半开院门,一定要放炮、烧纸、磕头,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老少平安。

而如今的春节,仿佛和记忆里的那个春节有了一些出入。

“不是说晚上在家看个春晚这就叫过年,不是说微信拜年了就不去亲戚家,那是不能代替的,不是说发明了手机,有了微信了就不去拜年了。” 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对《小康》记者说道。“我现在发现我们之所以过年冷落,就是人跟人都不接触了,都玩手机了,人跟人不接触就没有热闹了,人跟人接触才有热闹,到亲戚家拜年去,亲戚家过两年给你拜年来了,一来一回很热闹,现在也不去了,红包给你发了,快递已经给你发了,但是过年就是要热闹,就是要声张,就是要看到我们的红火,家族兴旺,没有这个习俗不行。”

确实,虽然春节期间,每个饭店、每个景点都挤满了欢乐的人群,但是,春节期间,每个人更专注于手机网络,忙着抢电子红包,而忽略了现实中的利是,春节结束后,无数人患上了节后综合症,早早地期待着下一个春节。

与过往不一样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春节这个概念已经传往了海外,在世界各地,各国人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并分享着春节的愉悦。年的意义却从来没有消减过,其价值甚至一天天辐射到全球。

“我们过公历新年,大家也互相祝贺,但是人人都感觉到不很贴切。我们等到春节才会大规模互相拜年,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再一直一直走到正月十五。过去到腊八时,农村就锣鼓就喧天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这时正是农闲时期,粮食都已入库,开始筹备过年。到了腊八喝过腊八粥,完全进入准备阶段,练舞龙舞狮、旱船秧歌,筹备祭祀,一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辛苦一年的灶王爷就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乌丙安说道。

“农历新年,不应该等同于一顿饺子、一台春晚,当然,中国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年文化,但实际上能够完整地保存原有过年习俗的地方越来越少。我一到过年就想家,我很超前了,我自己能做动漫,会微信拜年,都这样现代化了。我还乖乖想着祭祖、过年,这跟我的职业没关系,而是传统的文化根基。”这位年近九十的民俗学家十分认真地表述着。

保护与传承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当前,它还没有进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的世界申遗,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更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

“春节申遗是理所当然的。”武汉市作协主席董宏猷这样回答,“年前我曾到新加坡,那里的春节气氛远比国内浓烈。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主干道扎满了花灯。唐人街售卖春联、年货的店子人气超高。久在城市居住的我,深感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董宏猷希望庙会、灯会等春节氛围浓的民俗非遗项目能够恢复,“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通过这些民俗,了解传统文化。”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作正月初一。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庆。它不仅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几千年来,以欢庆丰收、辞旧迎新、拜祭祖先、恭喜发财为主题的中国年节,一直都以隆重、喜庆、狂欢展现它的民俗特色。它红火热闹的表现形式至少应该是视觉艺术的华美鲜艳、五彩缤纷和听觉艺术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所有的美好期许与愿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民间生活最大的事。在几千年农耕生活中,人的生活与自然节律一致。年是大自然季节更迭周期之始,也是人们生活的新起点,人生道路的共同节点。人们自然要把对未来的希望、憧憬和热望,通过年俗表达出来。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年文化。”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阐释春节。

“年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理想的。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和审美的传承载体;它最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它是中华文化形象最迷人的体现;它是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精神遗产和传统的软实力。无论其文化规模与价值,还是精神内涵与意义,春节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endprint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从文化学角度看,冯骥才认为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民众心中对年的需求乃至渴望的表现。它象征着春节在人们心中至高的位置。表明春节这一重大遗产今天仍被生机勃勃传承着。反过来,它也体现春节在中国人心中非凡的精神文化份量。

“近年春节作为非遗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如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假期前调、春晚、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已摆脱淡化的危胁。”冯骥才说道。“我国在世遗的申遗上,建议将春节应放在首位。作为非遗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遗,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全民自觉,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的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親和力,同时,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

冯骥才无疑是春节申遗最热心的推崇者,4年前,他就曾发出了这个呼吁,并且给出了三个理由:从时间跨度上看,春节开始于腊八,结束于正月十五,前后约40天,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民俗最密集的节日,在庆祝春节的40天过程中,几乎融入了我国民俗的所有形式;春节的精神是理想、团结、辟邪、平安、顺利、和谐,这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而在湖北省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守华教授看来,“民俗节日是人类文化的亮点和汇聚,对国家而言,它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的展示。过好本民族的民俗节日,需要人们有一定的民族自觉性,去认识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接受民俗节日的文化熏陶。”

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无缝对接可能是关键问题,“现代人一方面盼着过春节,一方面又觉得春节的内容越来越贫乏,特别在城市,除了亲友聚会大吃大喝、K歌,就是看电视机、玩手机、上网消磨时光,有的地方以打牌赌博来打发节日。重吃喝玩乐、轻精神文化享受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刘守华看来,在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而给春节申遗,掀起我们对于这个中国头号节日的关注,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刘守华眼中的则是春节的满满正能量及其无可匹敌的影响力,“春节的文化精神可以用《周易》中的一句话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春节影响力之大,涉及地区之广,涉及人数之多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它的符号价值。美国首次为庆祝中国春节举行了烟火晚会;在法国,武汉的非遗项目汉剧把年味带到了浪漫之都……中国的年味在国外四处飘逸。

没有什么节日能像春节一样,更带着深深的中国烙印、中国气质,“春节申遗成功,得到全人类的认可,就跟长城和金字塔一样,有利于全球更加认同它。”

申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以春节的影响力,作为头号非遗申遗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春节过于庞大的民俗体系,也为具体操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各地的春节民俗各不相同。如果春节申遗,选择哪些地区、哪些人群、哪些民俗作为代表,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曾参与“端午节”申遗的武汉大学李惠芳教授表示,春节的申遗需要有具体的节俗涉及地和群体。刘守华说,申遗工作并不简单,按照流程,首先需要确定遗产点,编撰申报文件,提出项目申请;接下来,就是各种准备工作,保护规划,等待世界遗产中心专家来实地考察,确定是否提名;而最后,则是世界遗产大会的投票表决。即便通过了,后期的保护也尤为关键。endprint

猜你喜欢

冯骥才民俗中华民族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冬季民俗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俗中的“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民俗节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