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年味

2018-03-01

小康 2018年6期
关键词:年味著名作家冯骥才

没有一个节日,如春节一般,无论长幼都能从中享受到幸福与希望。

文人名家笔下的主题,常常离不开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大多喜欢写自己故乡的年味。生于北京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描述道,“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出生于山东、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在《故乡过年》一文中记述道,“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

看来,北方的年,终归是离不开饺子的。南方的年又是怎样的味道呢?生于福建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童年的春节》中回忆道,“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生于湖南的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在《忆湘西过年》中介绍道,“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

故乡的年味,是走到哪里,都忘不了的。“年”,这个概念,早已内化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自西汉以来,过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一代代,一辈辈……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在春节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年味”,更是春节浓缩的精华所在。几千年来,以欢庆丰收、辞旧迎新、拜祭祖先、恭喜发财为主题的中国年节,一直都以隆重、喜庆、狂欢展现它的民俗特色,同时也是春节的重要指征。

在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看来,过年,不是仅仅看个春晚那么简单,过年不能忘了祭祖,不能忘了拜年,不能忘了发红包。这位年近九十的民俗大家也像孩子一样喜欢热闹,他告诉《小康》杂志社记者,亲朋之间在春节时就应该相互走走串串,来来往往热闹一回,过年,就是要看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族兴旺。红火热闹、家家团圆、人人参与,是在广袤中国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或缺的年味。每逢岁末年初、新春佳节,华夏儿女们都会用多姿多彩的地方习俗,来丰富这个幸福欢乐的传统节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东西南北中的春节里,都洋溢着热情,充满着喜悦,展现着幸福。

“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英國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庆典》播出后,镜头里展示的中国春节文化拨动了海内外无数观众的心弦。春节,全世界都可以一起“玩”!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为什么没有存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让所有炎黄子孙都能为之骄傲?以著名作家冯骥才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正热心地推崇着春节申遗的工作,在向更多人发出呼吁的时候,冯骥才给出过三个理由:从时间跨度上看,春节开始于腊八,结束于正月十五,前后约40天,是时间跨度最长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民俗最密集的节日,在庆祝春节的40天过程中,几乎融入了我国民俗的所有形式;春节的精神是理想、团结、辟邪、平安、顺利、和谐,这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春节的民俗就像磁石一般,将天南海北、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都紧紧地吸附在一起。这便是传统的力量,正如民俗专家所言,“民俗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新旧民俗也在时代变迁下兼容并包,年味,在一年365天当中,其实一直都在,有时它羞涩地藏在人们的心底,有时它调皮地跳到人们上扬的嘴角边。

中国的年味,故乡的年味,从未变淡。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味著名作家冯骥才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朱辉
馒头里的年味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著名作家克非逝世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
冯骥才称赞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