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煤综合治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2018-03-01冯为为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期
关键词:民用燃煤煤炭

文 本刊记者 冯为为

近几年,冬季采暖期的“雾霾围城”将散煤推向了环境治理的风口。散煤大多未经洗选、量大面广、直燃直排,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是冬季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散煤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在第四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与课题组分析师李雪玉等编写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7》(下称《报告》)指出,工业领域散烧煤量约占散煤总量的52%,民用散烧煤量约占散煤总量的31%,商业和公共机构、农业生产散烧煤约占散煤总量的9%,其它散煤量用量占比8%。散煤消费集中于工业和民用量大领域。散煤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持久战。

散煤危害与影响

综合国家目前已有的政策文件,散煤具有三大特征:在源头端,灰分和硫分含量高、煤质差;在使用端,单体体量小且分散使用,燃烧过程效率非常低;在排放端,属于低矮面源,大多为直燃直排,没有或缺少足够的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或措施,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

散煤直接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发挥性有机物、一氧化碳及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二噁英/呋喃等,不仅对环境污染重,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据《报告》显示,散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与燃煤电厂相比,1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约为等热量情况下电厂排放二氧化硫的5倍,氮氧化物的2倍,烟粉尘的66倍。同时在缺少除尘设施的情况下,散煤燃烧排放的PM10、PM2.5等也是型煤的10倍以上。

拿民用散煤来说,其燃烧污染比相同排放量工业源对人类的危害更直接、更明显。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毒理学研究证明,民用散煤与人类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散煤污染源距离人群较近,同时受室内相对封闭的环境影响,民用散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扩散困难,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有些污染物还能致癌。《报告》在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受煤炉供暖影响,儿童患鼻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概率较大。同时,《报告》对中国四城市儿童肺功能发育情况研究还发现,以煤炭为家用燃料的儿童肺部功能发育相对迟缓。

已有研究证明长期置于燃煤的室内,患肺癌的风险极大。《报告》以山西省农村地区室内燃煤空气污染调查情况为例,调查结果表明山西农村冬季厨房和卧室中的苯与芘超标严重,超标率为97.9%和93.8%,最高超标倍数达557.7和153.5倍。而芘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

因此,为环境、为健康,相关部门正在加快支持、引导煤改清洁能源的进程,加快散煤综合治理步伐。

治理进度及成效

在控煤治霾和国家力推北方清洁供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散煤综合治理明显提速。散媒综合治理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以大气污染治理为目标,能源消费转型为抓手,政府激励与监管并重,与北方清洁供暖相结合,国家对散煤综合治理的政策制定、实施力度,以及推进进度前所未有。

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部、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16%、硫分≥1%的散煤。2015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要求发展热电联供、集中供热等供热方式,以天然气(煤层气)、电力等清洁燃料替代分散中小燃煤锅炉,加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力度。2016年3月环保部发布《农村散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为各地开展民用散煤燃烧污染治理,以及冬季污染防治提供了总体思路、技术手段和政策建议,让民用散煤燃烧污染治理有了“路线图”。

2017年,“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火力全开。先后出台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煤炭流通与质量管控、电能与天然气替代、煤炭清洁利用与散乱污企业整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50余份。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12个城市成为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017年“电代煤”、“气代煤”300万户的总目标已超额完成,替代散煤1000多万吨。北京市城6区及南部平原地区实现无煤化,全市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天津市中心城区所有燃煤锅炉、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其它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河北省各市和直管县建成区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石家庄、保定、廊坊行政区域内全部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山西省城市建成区淘汰2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县城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山东和河南省淘汰行政区域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

《报告》明确,截止2017年,我国散煤综合治理成果非常显著。但受经济与财政影响,在治理的过程中,各地还存在很多不同的压力,如补贴的压力等。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北京、天津和河北对清洁煤炭补贴力度不同,就发生了河北企业专供京津的情况。同时地方补贴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洁净煤的供应格局。

综合考虑财政压力、用户用能习惯、散煤综合治理可持续等问题,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已很难实现散煤综合治理目标。政府应进一步放开城镇供暖行业的市场准入,完善散煤综合治理市场体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增强散煤综合治理的可持续性。

实现目标的路径

散煤综合治理众做周知难,要考虑到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分阶段、分领域,明确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全面实施综合治理,才能打赢的攻坚战。《报告》根据目前权威机构估算的煤炭消费量,中央和地方层面的散煤治理、北方清洁供暖、大气污染防治、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的政策与实施进度,以及实际调研情况,提出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目标:2020年,力争减少散煤2亿吨,其中减量1.1亿吨、清洁能源替代0.7亿吨、清洁高效利用0.2亿吨。

减量是指在工业领域,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及散乱污企业关停并转等实现散煤减量;在民用领域,通过提高城镇集中供热率、加强建筑保温和节能等方面实现散煤减量。清洁能源替代是通过天然气、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地热等)的利用替代散煤。清洁高效利用是要选择使用经过洗选加工的洁净煤,并通过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等,提高燃烧或者供热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使之达到相关排放要求。

为保障2020年散煤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报告》建议,在具备条件的城中村、城郊和农村加快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在不具备替代条件的其它区域内的农村及山区实施洁净煤替代散煤。设立禁限煤区,在特定区域设立禁煤区、限煤区,禁止、限制使用低效高排的散煤。统一规划管理,政府制定分片区治理规划,开展分用途管理,针对低效燃煤小锅炉出台强制性淘汰政策。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目标,加强环保督察,让以督查考核制度为代表的约束力作用凸显。以清洁供暖为落脚点,形成城镇取暖集中化、农村取暖多样化的清洁供暖格局。

据《报告》,煤炭洗选率2020年要达到75%以上,其中民用煤炭的洗选率要达到95%以上。严控煤质,大城市和区域性配煤中心使用的煤炭硫分〈1%,灰分〈12%,挥发分〈10%;污染严重地区和特大城市使用的煤炭硫分〈0.8%,灰分〈10%,挥发分〈10%。2020年新高效燃煤锅炉(35蒸吨以上)达50%以上,其余的要通过技改使污染物排放达标;全国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工业小锅炉;要特别重视对生产工艺落后、污染和排放不达标的建材行业小窑炉的管理,要在全国内关停并转小散乱污染企业的小窑炉。大城市集中供热率,2020年要达到80%以上。民用散煤替代,在2017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0万户。

总之,要实现散煤综合治理的最终目标,还必须将散煤治理全面融入地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发展规划,兼顾城乡,结合北方清洁供暖,制定散煤综合治理与清洁供暖规划,优先整治高密度区散煤直燃直排,高度重视农村能源消费转型。同时要清楚地知道散煤综合治理的曙光在前方。散煤综合治理需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分步推进”的思路,稳扎稳打,提高治理水平,用星火手段达燎原目的才是治理之本。

猜你喜欢

民用燃煤煤炭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本资民用 切莫为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