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影视的创新与IP戏剧的标签式复制
2018-03-01许沁
许沁
始于2015年的国内IP影视热,不仅带火了网络文学和视频产品,也使网上追剧成为年轻一族的时尚,受众群体也由90后向少年和中年两端延伸。IP出现在电视剧产业的原因有三:一是政策上受广电部门“一剧两星”规定影响。“一剧两星”主要目的在于深层次平衡卫视频道的节目构成,丰富电视剧产业的多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从社会角度看,大众对于好剧本的诉求及审美元素的多栖发展,促使电视剧、电影产业走向IP化。第三,从制作方角度考虑,投资已有粉丝基础和热度的作品更有保障。三方多赢造就了IP影视热。
大多数IP影视剧改编自热门网络小说、游戏等,投资回报率十分可观,几乎所有热门IP影视剧都有附带的系列衍生产品,覆盖戏剧、游戏等方面,实现了IP的产业化,运作也比较成熟。尚在探索期的戏剧IP开发呈现两极分化:老牌IP剧《仙剑奇侠传》《盗墓笔记》《火影忍者》等,均通过炫丽的多媒体特效、全息投影展示等技术,创造了奇幻、诡谲的视听奇观,带来了超高收益;新生的IP,如根据流行歌曲和绘本改编的话剧《栀子花开》和《滚蛋吧! 肿瘤君》则较为惨淡。
一、IP影视剧现行生态
IP戏剧发展离不开IP影视的兴起,当下热门的IP舞台剧大多与IP影视同源。因此,通过老牌同源IP《仙剑奇侠传》和《盗墓笔记》影视剧作品的对比,基本能观照热门IP影视剧的现行生态。
▲《盗墓笔记》电视剧与舞台剧
台湾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发行的《仙剑奇侠传》系列电脑游戏,以中国古代的仙妖神鬼传说为背景,迄今已发行七款单机角色扮演游戏、一款衍生经营模拟游戏、两款网络游戏和一款网络社交游戏。截至2016年底,《仙剑奇侠传》网页用户数量已达3.03亿人。游戏的第一代和第三代相继于2004年和2008年被改编成电视剧,上映之初便创下收视纪录,主要演员胡歌、刘亦菲、霍建华、杨幂、刘诗诗、彭于晏、安以轩等人由此而红,跃居国内一线“小生”和“花旦”行列。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甚至70后来说,《仙剑奇侠传》游戏已成为经典,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青春情怀。
小说《盗墓笔记》全系列共9本,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宕起伏,堪称国内盗墓题材的开山之作。电视剧和电影版的《盗墓笔记》都诞生于同名舞台剧之后,选用人气偶像作主演,这就承接了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的双重基础,借助了剧本IP和明星IP的合力。电视剧版基本忠实于原著,因此有些过于拘谨,以致短短十几集的容量竟然也显得拖沓。如开篇划船进水洞片段,整整一集都在划船,剧情发展仅靠小打小闹式的斗嘴推动,几乎看不到戏剧冲突。而且,台词设计上,上下句毫无关联的例子比比皆是,暴露出编剧团队的逻辑混乱。这也使电视剧因李易峰、杨洋、唐嫣的明星效应和拖沓杂乱的剧情,形成“高开低走”的收视效应。电影《盗墓笔记》起用井柏然、鹿晗等新生代偶像演员,剧情对原著改编较大,将故事背景完全翻新成某大学地质系学生出于课后作业需要而进行考古探险,无意中发现国外团队的阴谋,由此揭开几千年前的秘密……这样一来,几乎全新的剧情又使得原著粉丝无法接受。虽然票房在新生代演员的号召下挺过了十亿大关,但不得不说,如何拍好《盗墓笔记》这样的悬疑题材,仍是国内影视业的难题。
《盗墓笔记》第一、第二本已被南派泛娱公司开发成同名舞台剧,也是IP舞台剧的领军之作,影响力可想而知。从IP受众基数看,仅作者南派三叔的微博粉丝量就高达1167万,其中基本是连续五年追看此书的忠实粉丝。2015年,舞台剧《盗墓笔记1》国内总共演了77场,总投入300万元,总票房3500万元左右。《盗墓笔记2》首轮演出45场,投入800万元,票房2000万元。迄今为止,《盗墓笔记》系列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巡演了200多场,累计收入超过1.5亿元。观众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超八成观众是第一次进剧场。为调动粉丝的积极性,主办方实行演唱会式的营销模式,设置《盗墓笔记》全国巡演,所到之地覆盖一二线城市。主办方还发起粉丝点赞活动征集巡演城市,由粉丝支付赏金数额最高的城市率先获得巡演权。这下,粉丝间强大的宣传力和竞争力为巡演火爆奠定了基础。
舞台剧版用2个小时演了《盗墓笔记1》整本书,因小说架构的时空跨度、悬疑元素等,舞台剧表现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原著中很多东西未能得到很好的表达,大多数效果只能靠多媒体技术、全息投影和不停地切换布景等手段完成。虽然舞台总体效果很炫,但对没看过小说的观众来说,仿佛是在看一场鬼片真人秀。难怪有学者观后表示:“多媒体用得太滥了。多媒体的‘多’和整台演出‘一’的关系没有很好解决……看完戏一个礼拜后,我脑中只留下了一些影像的碎片,故事也没有。”[1]
从粉丝基数来看,与《盗墓笔记》相比,《仙剑奇侠传》拥有的粉丝数量更可观。《仙剑奇侠传》的电视剧成功,在于它在游戏原有情节上的改编力度相当大,尤其增加了戏剧性和爱情戏成分,从而吸引了没有玩过游戏的观众,使他们也成了《仙剑奇侠传》的粉丝。而游戏用户在观看电视剧版后则颇有微词,认为对游戏的还原度不够。于是,2015年上演的舞台剧版《仙剑奇侠传》抓住这一点,以游戏本体为基础,原汁原味还原游戏。制作与营销上,《仙剑奇侠传》仍走舞台剧版《盗墓笔记》以粉丝营销为主、结合大量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路线。不同的是,《盗墓笔记》舞台剧上演时,电视剧和电影版的《盗墓笔记》都尚未面世,因而没有同源IP参照,没看过《盗墓笔记》小说的观众会看得一头雾水。但这样的情况在《仙剑奇侠传》中较少出现,因为它的电视剧版多年前就已面世,并因观众基数群庞大,舞台剧版更像是情怀营销。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虽碍于千禧年之初有限的特效水平,但好在剧情上独树一帜,笑点设置密集且不落伍,戏剧冲突到位且不俗套。舞台剧《仙剑奇侠传》的舞美是多媒体炫酷路线,技术上进步巨大,但因剧情过于忠于游戏,则显得保守,表演亦乏善可陈。
二、创新的IP影视和标签式复制的IP戏剧
通过同源IP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可以发现,目前IP戏剧依然局限在对原著的还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粉丝营销上下功夫。而IP影视因为有更开阔的时空塑造特色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以及剧情上敢于大刀阔斧地改动,表现方式更加多元、灵活。因此,IP影视的发展对起步阶段的IP戏剧有着诸多借鉴意义。
首先,剧本的定位。究竟是“百分之百”忠于原著,还是进行一定的改编和探索?
IP影视剧往往改编力度很大,其成功案例是山东影视出品的《琅琊榜》。该剧将青春元素融入正剧,节奏明快,直接将视角切到朝堂,感情戏则点到为止,辅以演员精湛的演技、精良的镜头剪辑、考究的服化道具。画面以国画描绘手法配以沉韵顿挫、悠扬清朗的古曲,将中国特色的诗意缓缓晕开,弘扬了“不忘初心、清正廉洁、真才实干,才是最后王者”的优秀品格,是难得的一部改编后比原著更出色的电视剧。
具体改编中,《琅琊榜》对剧本的定位在一开始就不完全忠于原著,而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比如《琅琊榜》原著中的感情线是以霓凰郡主、聂铎、林殊三人的关系构架。长亭相认那一场,霓凰一眼认出了她的林殊哥哥,并且喜极相拥,这似乎超出了兄妹之谊。况且,聂铎作为林殊的部下,忠心耿耿,和上级的未婚妻产生感情的描写似乎不是那么合乎伦理。若说霓凰一开始就倾心于林殊,后来聂铎才走进她心里,则说明她已经放下了林殊,这等于默认了赤焰谋逆。如果她还信自己的林殊哥哥,则挚爱冤情未雪又怎能心属他人?所以,原著中的感情线较为混乱。电视剧则将角色的感情分配,清楚地设置为霓凰和林殊二人,感情明晰,人物自身也有了立场。
小说《琅琊榜》共三本,原著节奏进展缓慢。单是霓凰与林殊相认就写了一本。而电视剧节奏很快,开头两集,就把人物及相互关系交代清楚。小说到后面反派人物全部下线,电视剧中则重新将夏江作为头号反派,撑起了后半部分的剧情。另外,《琅琊榜》原著中,最具争议的情节就是“梅石楠梗”。关于梅长苏和萧景琰的相认,作者设置成由言侯说出林帅曾于江湖游历途中化名梅石楠,景琰心中大为震动,追去苏宅,一路上回想着过去两年与梅长苏相处时的种种,不禁心生悲凉,跌落下马,遥望苏宅却没有勇气叩门,最后体谅到梅长苏的良苦用心而落寞回府。其后,梅长苏发现景琰与平时有异,以榛子酥试探,遂得知真相。这样的表达虽有层次,看小说时观众也难免会落泪,但就电视剧塑造的整体风格而言,则显得过于情绪化。而电视剧中,无论是霓凰与林殊的长亭相认,还是夏冬和聂锋在苏宅相认,都处理得极为隐忍,并没有太多的儿女之情,更多的是英雄间的“情”与“义”,是“引而不发慨叹之泪”。
《琅琊榜》电视剧的改编成功,为后来的电视剧提供了启迪。此类热门IP电视剧的代表作还有《花千骨》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花千骨》是继《仙剑奇侠传》后仙侠题材的又一高峰。原著小说近百万字,面对极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支线,创作团队在改编成电视剧时延续了仙侠剧、偶像剧的类型化道路,经过反复筛选斟酌,最终呈现结果显然抓住了主要剧情。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版的改编也很大,因出品公司未购买《三生三世枕上书》版权,所以将后者中的情感线放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一并讲述。只可惜,由于内容太多,加上三线都有些独立,所以,剧中关于天族、翼族和青丘三界的恩怨纠葛有些交代不清,而且,由于男主女主各自经历了三重身份,以致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可能会觉得混乱。此外,电视剧因原著涉嫌抄袭而备受质疑。
▲《仙剑奇侠传》电视剧与舞台剧
目前,IP戏剧主要做还原工作,并没有带着思想和创新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这点,不论是舞台剧《盗墓笔记》《仙剑奇侠传》,还是《三体》,都只运用“幻灯片回忆式”手法展现剧情。一些主创团队认为,IP戏剧吸引观众的关键在于原著内容,只要将原著中读者喜欢的几个主要情节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就是成功的。即大部分观众属于激情消费阶层,类似于国外《暮光之城》《五十度灰》等作品对粉丝的依赖。为了迎合IP的粉丝,这种IP戏剧在剧本定位上坚持还原路线,不仅不创新,甚至因担心观众的否定有损于口碑、票房而到了不敢改的地步。这是IP戏剧从业者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这种标签式复制,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改编者主体意识的薄弱和艺术自信心的缺失。
其次,IP影视剧的产业化长线运作和表导演的精良化,值得IP戏剧学习。
相对于互联网、荧幕为传播媒介的影视剧,舞台剧因表演的即时性、当众性,传播范围受到了限制。而且影视剧大部分都由当红明星出演,当胡歌和刘涛、孙俪和蒋欣这样的个人IP与《琅琊榜》《甄嬛传》这样的内容IP相结合,其影响力和可看性远比舞台剧大得多。例如舞台剧《仙剑奇侠传》的男主角,只能挑选外形和电视剧版的男主角胡歌非常相似的演员,足见IP舞台剧的窘迫。
IP戏剧对原著的坚守是在坚持“拿来主义”。“话剧跟风IP,最主要原因在于国产戏剧原创匮乏,在市场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戏剧界急于寻求市场活力,扩大观众群,于是捕捉到了包含了‘粉丝足量’‘市场保证’的IP。如2009年根据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的越剧,2012年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话剧《步步惊心》,都取得了比同时期的原创剧、名著改编剧、翻译剧更高的票房。”[2]
从编剧来说,IP戏剧坚持还原原著,但因原著内容庞大,只能还原其中细碎的片段,这就使得IP戏剧在展现时出现了剧情碎片化和人物塑造单薄的弊病。如《盗墓笔记》中比较重要的几处情节: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等搬上舞台时是靠拼凑呈现,由动画和音效过渡……其实,与其碎片化地展现,不如精选一两处细致描画,至少要交代清楚剧情,否则剧情模糊,人物也塑造不到位。
三、结语
从IP影视热到戏剧热,再从戏剧向多方位渗透,因为“粉丝经济”的商业因素,IP影视剧还会继续热下去。但是,IP不是优秀作品的代名词。基于IP的商业价值和艺术品位的双重价值需求,选择IP对象时,不能单以粉丝量论成败,应对原著作综合考量;应立足提高艺术审美品位对原著进行扬长避短的再创新。这也是观众肯定电视剧《琅琊榜》的改编,而不满意舞台剧《盗墓笔记》的原因。尽管如此,IP改编不宜过度宣扬。文艺创作不应被资本绑架。做IP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味热衷IP改编,会使本就薄弱的原创力更加式微,文化产业也将日益偏颇,最终陷入独留产业而没了文化的尴尬。时下很多运作IP影视剧的公司仅靠明星的个人IP+网络IP的话题热,而绝大多数IP戏剧甚至连个人IP都没有,只能依附于网络IP,这都反映出创作团队对原创和优质改编缺乏自信。
“不希望他们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在‘票房第一’的追求中,艺术审美价值下滑,人文精神也随之稀薄乃至流失。”[3]没有哪一种剧目形式可以漠视文本的重要性,一切形式的探索,终究还要回归到文学和艺术上来,IP剧目前呈现的弱文本态势并不可取。否则,很容易向空壳化的“粉丝影视”倾斜。
注释:
[1]晨羽.粉丝戏剧火爆后能走多远.上海采风,2014(9).
[2]易文翔.IP戏剧的反思.新新剧评,2016(12).
[3]任晟姝.2014年中国戏剧现象热点述评.民族艺术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