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2018-02-28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河北省是制造业大省,正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关口,大力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重构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对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由制造业大省迈向制造业强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破解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瓶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为传统产业植入互联网基因,有助于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推动人、机器、物料、系统、产品等各类要素信息的泛在感知、云端汇聚,实现要素资源在全产业链、生产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优化配置,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最大限度减少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有效缓解生产要素供需矛盾,降低资源环境承载负荷,为传统产业发展赢得生存空间。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有效途径。当前,我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瓶颈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产品、装备、工艺、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催生出柔性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分享制造等新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产业跨界融合为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信息通信装备、智能工程机械、自动化芯片等高端制造产业加快发展,云化服务、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工业大数据等制造业服务化延伸产业不断孕育发展。同时,“两化融合”使得科技创新体系实现重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创新成为可能,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产业化应用周期不断缩短,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大量涌现,为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促进产业跨区域跨领域整合、重塑工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我省制造业规模较大,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但存在大而不强、系统整合度不高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组织松散、彼此缺乏联系,难以实现优势互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交互性特征,能够有效缩小产业交互的空间。一方面,打造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纵向上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网络化、实时化协作,横向上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企业跨界融合,促进制造资源、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推动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跨界融通。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这一开放系统,能够使我省制造业尽快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制造资源在更广空间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我省制造业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要针对突出问题聚力攻坚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己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平台支撑不足、核心技术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我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要结合我省实际,针对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破瓶颈,为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创造更好的条件。
完善网络体系,夯实设施基石。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是工业智能化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实现全要素泛在互联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现有信息网络主要服务于虚拟经济、人与人通信需求等方面,在安全保障能力、运行稳定水平、物理识别定位能力、信息处理速度、服务资费标准方面,都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可靠、低延时、低成本的要求,制约了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层次融合。因此,必须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建设,着力改造和完善工业企业内外部网络、全面部署IPv6协议、推广标识解析体系,促进网络提速降费,为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基础保障。
培育互联平台,打造融合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汇聚工业资源、催生新型业态、驱动制造业智能运转的核心载体。当前,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础还不够扎实,工业控制系统、高端工业软件、云计算平台等产业基础还较为薄弱,平台应用领域相对单一、与实际业务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建设企业级、行业(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培育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构建互联网“双创”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软硬件产业、服务产业,积极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加快工业APP的开发和应用,形成“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的制造业新生态。
强化安全保障,织密生产防护网。随着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制造业内部网络与互联网将逐步打通,这就意味着网络安全威胁开始向工业领域蔓延渗透。从实际看,我省工业互联网安全存在着企业网络安全管理防护不到位、安全保障核心技术支撑不足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企业协同联动,加快提升工业互联网整体安全防护能力。要坚持安全和发展同步、管理和技术并重、引导和规范并举,围绕公共网络防护、企业网络防范、数据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为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营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強化人才技术支撑,补齐科技创新短板。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工业、互联网、IT服务的纵向横向整合,既需要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标识解析、安全防护等相关技术的支撑,又需要软件开发、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方面专业人才的保障。当前,我省核心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也较为匮乏;为补齐上述短板,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要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关键技术示范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创新服务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既要依托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加大对京津等地人才的引进力度,又要支持省内高校开展工业互联网学科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加强本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覆盖范围大、涉及领域广,而我省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又参差不齐、差异明显,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信息化基础较好、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聚焦发力、率先突破。
在传统优势制造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我省在传统工业特别是钢铁、建材、装备、医药、光伏等重点行业的产业基础雄厚,且信息化基础较好,在这些行业率先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容易实现突破、形成优势。要紧紧围绕上述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着力改造提升企业内外部网络,支持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供应、服务化延伸、企业“上云”等“互联网+”新模式应用,率先实现传统优势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在产业技术聚集区率先实现突破。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需要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产业支撑,因此,在产业技术聚集区率先实现突破,成为优先选择。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一是以雄安新区为载体,着力推进国内外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打造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二是在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传统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加快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改造,培育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当地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创造条件。三是在重点地区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软硬件产业。以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石家庄、邯郸两市为重点,推进军民融合,加快培育发展通信导航产业。以唐山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河智能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廊保数控机床基地、光启新型转子发动机创新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发展新型智能装备产业。
在产业管理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必然导致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从当前看,传统行业原有的产业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尽快进行调整。一是要系统整合那些条块分割的行业管理资源,并建立具有较高规格,能够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统筹协同的领导机构,以破除行业、区域壁垒,加速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二是要全而梳理現行政策,进一步清理阻碍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规章制度,放宽对融合性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准入限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三是要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扫清障碍。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