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创时代艺术新风的大家
2018-02-28耿忠平张炜羽
耿忠平+张炜羽
古往今来,在历史的某个节点、时段里,要能涌现一位书、画、印、文俱能兼美、皆属一流的艺术大师决非易事,然而,韩天衡先生即是这样实至名归的一位。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他的书法宽博、堂皇、雄浑;他的国画清奇、洁莹、恣肆;他的文章清新、思辨、深刻。他才人多艺,跨界越疆,四绝一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风貌,堪称独具风神、自成一家,是当代中国艺林中的智者。他六十多年如一日地潜心艺事,不张扬,不追名,不逐利,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海内外,他有着广泛的知音和影响力。
机遇营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沉寂之后,青黄不接的篆刻艺术又开始复苏。韩天衡先生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与锤炼,此时的篆刻创作正趋于成熟期。时代赋予的机遇,以及韩先生目觉的艺术使命,把他推上了印坛的前沿,成为一面鲜亮的旗帜。其作品不仅完美地保留着篆刻艺术优秀的传统因子,每每体现出其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底,坚持不懈地创新、奋进精神在其刀下更是演化为强烈、新颖的独特风貌。他篆刻风恪在当时就得到老一辈篆刻家们的首肯,如沙孟海先生称赞其“为现代印学开辟一新境界”,使其倍受鼓舞。全新而又震撼的篆刻作品和其在印学理论上的著作接叠出版,更激励起新生代篆刻爱好者的极大热情。当代印坛能如此繁荣,与韩天衡先生的大力推动与深远的影响是不可分的。
韩天衡先生几十年的篆刻创作实践为印坛留下了无数传世之作,从这些在境界、趣味与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艺术道路上大胆深索、自我变革与发展是从未间断过的,创新的意念也并未因年龄的趋高有丝毫的衰退,反而显得愈加强烈。像其最擅长的鸟虫篆印,早已摆悦篆法绸缪重叠,章法填实盈满的传统表现手法,常常施以简约篆法和空间疏密对比等招数,并辅以畅达、婉转的特有披削刀法,将鸟虫篆印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韩先生传承并弘扬了邓石如、吴让之所倡导的“印从书出”这一优秀的篆刻艺术传统理念,以其雄强盘搏、独具风神的“草篆”为基础,酣畅淋漓的冲披刀法为手段,创作了大量气格磅礴、风格多面的仿汉白文印和粗线朱文印,充分展示了其篆刻艺术创新的力度与深度,也成为当代篆刻艺术史上经典的创新力作,且影響了整个印坛。此后,韩先生还以画家的深厚素养和开阔的艺术视野,创作了诸多生肖印,取材范围已跨越了传统的汉画像砖体系,扩展到了民间剪纸、壁画、图腾、神禽等艺术题材。这些生肖印犹如摄影抢拍之快镜,以其简练概括、夸张诙谐的表现形式,抓住动物神态最为生动的瞬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韩天衡先生不仅创造出—套完美的、充满激情与张力的新颖披削刀法,使线条能爽中寓厚,挺中得润,并提出前无古人的“刀法论”,将这一原本晦涩难懂,甚至被人玄乎其说,或视为末技的用刀技法,使其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一位成功的艺术大师是需要具备超强、旺盛的创作能力,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像2001年韩天衡先生受邀为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篆刻姓名印章,已很好证明了他在当今印坛的创作实力与地位。而近来由《书谱》杂志社汇总海内外571家专业单位、团体实名制署名问卷,将韩天衡先生评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35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相信这一评选结果不仅着眼于作者的艺术创作实力,相关的理论研究深度与广度也成为重要的参考数据。而像韩天衡先生编撰的《中国印学年表》、《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篆刻大辞典》、《明代流派印章初考》、《九百年印谱史考略》等等著作和论文能适逢其时地整理与出版,不仅填补了当今印坛印学资料汇集与理论研究的空白,对当代篆刻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都具有了开创性的贡献。
韩天衡先生不仅时刻努力提高自身创作与理论的修养,还特别注重对艺术接班^的培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始,其通过面授与函授等形式,亟力传播、弘扬优秀的篆刻艺术。经过长期的口授心传,悉心教导,义务传艺,入室弟子至今已发展到二百余位,其中不少已蜚声南北,这些都与韩天衡先生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也充分体现出他对篆刻艺术传承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令人敬佩。
在艺术上,无论是篆刻、书法,还是绘画,韩天衡先生始终将一种阳刚之美贯穿其中。他的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皆擅,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雄浑大气、恣肆飘逸的气格,独具自家面貌。从他的作品来看,来源于传统,得益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十分清醒地以自己的审美趋向为切入点,在历代先贤碑帖中取己所好,认真刻苦地临习琢磨,在借鉴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为我所用。他认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古与今、新与旧、中与外、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推新出新,即推往昔大师之新,而出今日及未来之新。
韩先生早年曾研习唐楷,深得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之神韵,又追溯魏晋、秦汉、商周,通过对各种书体的理法研究,在实践中体悟和把握古人对笔墨的感知,使之烂熟于胸,打下了厚实的笔墨功夫。在实际运用中,韩先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改辙重塑,融会贯通,互为幻化,使之妙趣横生,别开生面,屹立于书林。
韩先生能作蝇头小字,又善作擘窠大字,用笔厚重灵活,笔力庄严雄强,结构茂密宽博,呈现出一种雍容堂皇、磅礴澎湃的气派。尤其是他那充满激越节奏和震撼力的线条,富有弹性和质感,浑厚圆润,刚柔相济,从而更增添了作品宏大的气势和昂扬的美感。
韩先生的行草书具有凝练浑厚,纵横跌宕的风致。用笔气势充沛,巧妙自然,笔墨间流露着篆籀高古的气息。从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对笔墨线条的感悟、把握和自由调遣的能力,线条的粗细、长短、大小、轻重、疏密、方圆、提按等诸多矛盾和谐辨证统一于毫端。
作为一个篆刻家,韩先生清醒地认识到,每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都写得一手戛戛独造、极具审美价值的篆书,这对于篆刻面目的形成自有事半功倍的因果关系。由此韩先生在刘篆刻风格探索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篆书作风的摸索。他从《泰山刻石》、李阳冰的《城隍庙记》入手,沉潜其间,窥得其奥,又一改其正襟危坐、循规蹈矩的斯文状,继而深入汉代砖瓦、封泥、碑额、镜铭等民间篆字中汲取营养,觅得创作灵感。经过千锤百炼的努力,逐渐形成一方面古意盎然,一方面又是新趣叠出的“韩氏草篆”。这种线条圆润畅达,富有运动感和音律感的篆字,其雄逸奇崛、气象自由、神态潇洒的书写风格,承接了远古的文化正脉,其深邃的内涵,通过现代新思想的精辟诠释,古老的篆书又激发出新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韩先生在篆书上的勇于创新,才使得其篆刻常变常新。韩先生也是一位“印从书出、书从印出”的成功实践者。endprint
篆刻、书法、绘画从本质上而言,都是线条艺术,这是一根充满哲学意味的线条,它包含了一个人的才华、修养、胸襟、品格等综合素质,是充满情感的,也就烙上了个性,这是历代艺术家们为之终生不懈追求和探索的目标,韩天衡先生亦如此。精通篆刻和书法的他,自觉地将此融会于绘画之中。他认为,各种艺术门类好似一个“马蜂窝”,中间隔着一薄壁,只要初敏地打通这一层层薄壁,便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是一般画家难以企及和做到的。
韩先生走的是传统文人写意画一路,由于他对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又有着强烈的现代绘画审美意识,故而,在传统面前他始终保持着特有的理断和智慧。作为一位金石家投身绘画创作的他,摒弃了一味强调的逸笔草草、一挥而就的习气,他紧紧地抓住写意画的书法笔意和抒写意趣,从而凸显出了韩先生倡导的“诗心文胆”绘画理念。画,因诗心而有了格调,提升了品位;画,因文胆而有了内涵,升华了精神。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大家,必然有高人一头的智慧。韩先生将水墨和色彩都做到极致,或是淡雅清朗的水墨,写出宋元的韵味;或是浓墨重彩的华章,极具现代的情致。水墨透明而不失厚度,色彩亮丽而不失沉稳。传统与现代,被韩先生信手拈来,拿捏得如此妥帖,而又相得益彰。
曾有专家以“清奇、洁莹、恣肆”评韩天衡先生的绘画。“清奇”是一种诗意抒怀,是一种新的审美境界;“洁莹”则是他内心“古艳”和“雅致”的追求;而“恣肆”又是他一腔豪情和洒脱性格的真实写照。因此,韩先生的绘画也就彰显了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多样。
荷花、翠竹、兰花、葡萄、古梅、苍松、杨柳、鸟、红鱼……这些是从古至今画家们笔下乐此不疲、经久不衰的题材。在韩天衡先生的眼中,这不仅是单纯的笔墨传承和诗意阐释,更是歌颂宇宙生命,生生不息永恒精神的主题。因此,在他笔下表现出了超越时空的顽强生命与自由搏击精神,是真情充溢、神完气足的诗境。
在创作上,韩先生善于以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艺术处理手法,对物象进行取舍、概括和生发,以匠心独具的想象力抓住一个局部生动的瞬间,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又以最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更充分地表达出主题深邃幽远的意境。同时,为观者呈现出更加广袤的时光空间,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韩先生的荷花,笔致纵肆,墨韵磅礴,绚丽重彩,抒写出吞吐大荒的豪迈胸襟。那荷叶用墨率意,奔放淋漓,在大胆落笔之际,于墨色渗化之中,浓淡干湿,疏密开合,自然转换,重合交叠,似叶非叶,叶叶相连,模糊中的分明,迷离中的清晰,一派元气苍茫浑厚尽在其中。朱红的花瓣用金线勾出,叶上的宝蓝和汁绿,在统一的墨色中变化丰富,墨与色交融,色与墨交相辉映,从骨子透射出文^画特有的雅致和幽远气息,给人无尽回味。
在韩先生的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只或数只鸟。这只鸟在诞生之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站立于一隅,以其固有的姿态和神情,静静地聆听着世人褒贬之词,孤傲地注视着人间每一位过客,执着地思索著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从容,一份淡定,更是发自韩先生内心的一种气度,一份自信。
韩天衡先生自六岁起与艺结缘,至今已近七十个春秋,从篆刻、书法、绘画,到美术理论、收藏鉴赏、教育等诸多领域,以其深厚而全面的综合实力和修养,使他游刃有余地都做到了极致,其巨大的贡献有目共睹。韩先生说,艺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目标,这是为之奋斗的因素和动力,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地接近目标,这个追求过程就是人生最大的体验和收获。2011年2月20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刻,韩天衡先生在他的家人支持下做出决定,把他一生钟爱,曾视“为伴侣、为挚友、为师长、为性命”的创作和收藏品共1003件,捐给国家,建立韩天衡美术馆,供社会大众观赏。韩先生说:“艺术不仅是娱乐、观赏的玩物,艺术的作用既是潜移默化,又是深广巨大。‘乐的背后是‘美育的熏陶。‘美育往往能检察文明的进程和文明的深度。”从这质朴的话语中,让人们感受到韩先生捐出的不仅仅是艺术品,而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播,是一位艺术大师“只有众乐,才是乐了天下”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怀,以及那颗炽热的赤子之心。
研读韩天衡先生的为人为艺,这部诞生于当代的大书,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以期读出其中蕴含的真妙谛来。这岂是本篇小文能表达、能穷尽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