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解读生活这一刻暑期三件事
2018-02-28常江
常江
过去的这个暑期,对于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栏目的主持人高燕来说是个忙碌而有意义的暑期,她除了在酷热的天气里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栏目的正常录制外,还完成了有意义的三件事。高燕告诉记者:“我们一是成为北京市2017暑期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带走一公斤的宣传员;二是在百姓生活中,我们抓住了人们关注的家庭污染问题的焦点,试验揭秘‘装修污染和‘甲醛杀手背后的真相;三是在‘一本书点亮一个梦想捐书助学活动中,我们倡议力争实现山区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同步阅读,如果您家里有孩子用完的课外书,可以送给这些山区的孩子。”
第一件事:不仅仅是“带走一公斤”垃圾
由首都文明办指导、BTV生活、中青旅联合推出全国首个“带走一公斤”公益亲子之旅,倡导旅游者在出游期间随身携带垃圾袋,将自身產生的垃圾及时带走,通过旅途中的举手之劳践行文明旅游、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高燕说:“自从在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正式启动‘带走一公斤的活动以来,引起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通过倡导市民在出游期间随身携带垃圾袋,将自身产生的垃圾及时带走,培养人们践行文明旅游、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行动自觉性。活动启动时除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主会场外,还在故宫、首都机场等8个场所设置了分会场。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分会场,‘北京榜样李颖带领‘京城小雷锋志愿者团队以及四位首都‘最美少年,联合几十位‘亿天使平安慈善义工服务队的志愿者,投入到活动宣传中,可谓是声势浩大。”活动当日在中央电视塔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分会场,文明旅游公益大使王顺利在向游客讲解海洋知识的同时,把环保理念、旅游安全的常识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身边的游客。
高燕说:“一公斤是什么概念呢?2瓶矿泉水、4个苹果……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带走一公斤垃圾的话,你可以想想这对于我们的环境会有着一个多么巨大的改观。‘带走一公斤把‘一带一路元素融入旅行概念,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在欣赏沿途美景、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体验一名环保志愿者的公益之心。大家可以分享故事、畅谈感悟、相互支持,为此,我们BTV生活频道还专门组织了相关的旅游活动,并且全程拍摄,为大家留存完美记忆,活动结束后,报名参与者可获得‘带走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勋章,并可以参评首都文明办组织的‘最美游客评选,目的是让旅行带来改变。”
第一件事:实验室里见分晓
谈起白血病、癌症、婴儿畸形……这些可怕的“绝症”,越来越多地和“装修污染”联系在一起,装修污染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而室内装修污染的“最大杀手”就是甲醛。
高燕说:“据相关调查,全球每年28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68%的孕妇胎儿畸形是由于居室甲醛严重超标,90%的新居白血病患儿家中半年内装修过。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关注室内装修污染的净化和治理。活性炭产品因其价格实惠、吸附力强、净化效果好等特点,被人们广泛使用。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吸附家庭装修以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物质,比如甲醛。”
目前,市场上活性炭产品的种类繁多,从宣称环保的竹炭到高科技的纳米活性炭,它们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呢?不同种类不同价格的活性炭究竟有什么区别呢?高燕说:“我们分别从网上购买了价格80元的竹炭、180元的松木活性炭、200元的纳米活性炭以及标价280元的椰子壳.活性炭,并将它们带到了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卫生安监所进行验证。在实验开始前,工作人员将高纯度的甲醛溶液进行稀释,配制出实验所需的低浓度甲醛试液,将其放进密封洁净的工作舱中,活性炭吸附甲醛实验马上开始。经过15分钟的采样,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洁净工作舱中甲醛浓度的测量,为了得到准确的数值,我们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备对甲醛样品进行具体检测。”
经过检测,现在的甲醛样品结果是1 023。正常工作场所危害限值是0.5,现在检测结果代表超标严重,对身体伤害会非常大。在模拟甲醛实验舱中,甲醛浓度严重超标,那活性炭到底是否能够对甲醛进行吸附呢?我们分别将四种活恢放入过滤管中进行吸附实验。10分钟后,实验结果显示,过滤后活性炭的甲醛浓度,竹炭为0.27微克/毫升,松木活性炭为0.32微克/毫升,纳米活性炭为0.25微克/毫升,椰壳活性炭为0.31微克/毫升。虽然四种活性炭过滤效果各有不同,但数值相差并不大,过滤率都能达到百分之七十。
高燕给大家支招:“经过检测,专家表示活性炭的原理主要是孔径吸附作用,对化合物的吸附跟孔径的多少有关系,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就没有吸附效果了,建议大家使用时注意定期更换。另外给大家支个招,家里装修完了想去除有害气体,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开窗通风。甲醛溶于水,除了使用活性炭,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用湿布擦拭家具。”
第一件事:一本书点亮山里孩子的梦想
高燕说:“暑假一到,城里的孩子们忙着参加各类培训班,或参加夏令营,或是出去旅游……而另外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却在家中生火做饭、干农活、写作业……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他们的暑假生活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这个刚过去的暑期,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晨光诵书》和北京电视台《生活这一刻》联手开展“一本书点亮一个梦想”的大型公益活动,这次活动我们主要关注北疆边陲山区的孩子。北疆边陲的孩子们的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在他们背后,还有一群坚持、守望着的老师。罕达汽镇学校有五十多名老师,其中五十岁以上的就有二十人,三尺讲台,一转眼的工夫,已年过半百。暑假,老师们依旧待在学校忙碌。由于宿舍紧缺,学校正在盖新宿舍楼。为了让学生一开学就能人住新宿舍,老师们忙里忙外。
高燕说:“闫荣范老师,53岁,今年是她教师生涯的第36个年头。学校缺老师,她就身兼数职,教好几门课,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自己的女儿生病了都不知道,甚至父母去世时,由于找不到代课老师,事隔三天才回到家中。闫老师现在还身兼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学生放假了,她还在忙着整理图书。她说,捐赠的书籍很杂乱,许多都是专业性极强的书籍,借阅率极低。36年来,闫老师的学生都出息了,在大城市上学、工作,甚至出国的也不在少数,闫老师有一个梦想,让大山里的孩子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希望外面的孩子能飞到大山里来,让山里条件越来越好。”
学校图书室一共有2000多册图书,可好多书年代久远,版本陈旧。在这2000册图书中,除掉版本陈旧的旧书和农技类、医疗类的专业书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少之又少。高燕说:“‘一本书点亮一个梦想捐书助学活动,倡议力争实现山区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同步阅读,如果您家里有孩子用完的课外书,可以送给这些山区的孩子。除了课外书外,罕达汽镇学校还急缺老师,许多老师都是身兼数职,边学边教,尤其是缺少专业的音乐美术舞蹈和心理老师,学校也非常欢迎大家前去支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