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北京故事

2018-02-28程戈李雪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怀柔中关村造林

程戈 李雪源

5月18日开始,BTV新闻频道推出了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在《北京新闻》、《特别关注》、《北京您早》播出。通过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发生在北京市民身边的事,和观众一起感受和见证首都阔步前行的坚实足印以及正在谱写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这些报道是怎样制作完成的?在采访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BTV新闻记者的眼中北京这五年又有着怎样的变化?

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张庆以及BTV新闻记者兰玲、李莲、李烨,为您揭开《砥砺奋进的五年》背后的故事。

主创记录下的五年变化

BTV新闻中主任张庆:230条新闻记录《砥砺奋进的五年》

程戈

《砥砺奋进的五年》从5月18日开播以来,备受关注,《北京新闻》、《特别关注》、《北京您早》三档节目联合播出,将一直播至十九大召开,总条数230条,总时长1200分钟以上。谈起这一系列报道,BTV新闻中心主任张庆表示:“按照中宣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从5月18日启动《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市民们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北京新闻》栏目从5月31日起密集播出。报道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用群众的白话、专家的行话解读十八大以来首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群众的获得感。报道中,新闻中心的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与百姓面对面、心交心,采集了市民最自然、最真切的感悟,记录了普通人最丰富、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还原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首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让报道更加走心、动情。下一步,《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将陆续推出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系列、《喜迎十九大北京新篇章》大型航拍系列、生态富民系列,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BTV新闻记者兰玲:“一带一路”论坛结束后第一时间赶往怀柔冒着大雨采访区长

程戈

从2014年的APEC会议到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国际高端会议的连续举办,提升了怀柔国际会都的品牌形象,也见证了怀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升宜业宜居品质的不懈努力。

在高峰论坛结束后的第一个双休日,记者兰玲就赶到了怀柔雁栖湖。6月1日,《砥砺奋进的五年》之《国际会都扬帆起航》在《北京新闻》播出。

兰玲告诉记者,国际会都这期节目是新闻中心提前策划、第一时间深入采访的重点选题,时效性特别强。周五接到采访任务,她马上赶往怀柔。“当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结束,星期五晚上我到了雁栖湖就赶紧拍夜航,拍摄会址的夜景。第二天我们去怀柔雁栖镇官地村拍001号民俗接待户的女主人单淑芝,因为是论坛结束的第一个双休日,会址观光游非常火爆,单淑芝那儿仅吃饭的客人一天就接待了400多位。这位50多岁的大姐非常典型,非常生动。三年前,为了迎接APEC会议,官地村所在的神堂峪一条沟完善配套设施,新建了景观休闲栈道、停车场和登山步道,她的小院也因此成了APEC外宾指定接待点。APEC会后,来村参观度假的中外宾客更多了,她的生意愈加红火。时隔三年,怀柔区又迎来了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她就更忙了。单大姐翻修了自家的农家院,开通了WIFI,还自学起英语,对着我们的镜头自信地说‘Welcome to NO.1。这样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体现了怀柔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政府背后对他们所做的培训,基础设施、道路的全面提升,体现了群众的获得感。拍完民俗户,周日我们又去神堂峪一条沟拍旅游,游客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沉醉于会场周边的美丽景观,感受怀柔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一位游客告诉我们,她走了一圈儿觉得风景特别美。”

周末拍摄完,周一,兰玲和同事又赶往怀柔城区采访怀柔区区长常卫。“采访的那天下着大雨,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冒雨前往,赶在九点的区政府会议之前顺利完成了对常区长的采访。”节目播出后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怀柔区委书记、区长都觉得非常好,鲜活实际,鼓舞士气,确实体现了怀柔区砥砺奋进的五年。作为记者,能得到这样的反馈心里很高兴。”

BTV新闻记者李莲:《百75亩绿化造林创奇迹》播出前几小时我们还在修改

程戈

从大学毕业开始,李莲干了13年新闻记者,《砥砺奋进的五年》在《北京新闻》播出的第一期节目《百万亩绿化造林创奇迹》就出自她之手。为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选题,她把五年来自己拍摄的节目全部梳理了一遍,“一年拍摄的新闻大概在300条-500条,先选出100条,再集中挑出50条特别重要的,最终筛出20条。”在一遍遍的筛选中,李莲深刻感受到了北京这五年的巨大变化,并带着这种感受投入到了采访工作中。

从300多名站长里选出老孙,打造一个有嚼头的造林故事

在李莲看来,2012年启动的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是这五年来北京市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北京从来没有在平原地区造过那么大的林,早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百万亩,现在已经造林100余万亩。平原地区植被越丰富,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负氧离子越多,环境越好。”为报道百万亩平原造林,李莲走进了平原造林工程中的重点项目——青龙湖森林公园项目,采访了房山区青龙湖镇林业站孙士进站长。“绿化行业有几万名从业人员,有6000多名基层的林业管理者,还有300多名基层站长,之所以在里面选出老孙,一是因为青龙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项目,二是因为老孙是300多个站长里迁坟最厉害的,我想选一个有嚼头的故事。”

在这次拍摄之前,李莲从没见过孙士进,因为她想选一个没有在镜头里出现过的新人物,“我不想再拍以前拍过的人,我想挖掘新的视角,要想让观众感兴趣首先自己就要对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感兴趣。”早上五点多,李莲出发去青龙湖,到那儿正赶上孙士进在吃早饭,一边喝着豆浆,一边开聊。“老孙没接受过采访,一开始还挺腼腆,我就慢慢跟他聊,聊起迁坟问题,问他是怎么做的,他说我就坐人家那儿,搬一马扎,马扎不给我,我就蹲人家墙角,跟人聊,迁完坟我给磕头,说大爷大妈,我给您换个新家。聊着聊着,老孙和我没有了陌生感,越来越放松。然后我们一起上山看看,看到那些熟悉的树,他的话就更多了。他说这山我轉了无数圈,每天都十几圈地转,山上哪棵树长什么样、在什么位置我都知道,山上还有湿地,一旦湿地有变化,水不够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采访中,李莲印象最深的是孙士进的手机铃声,“老孙在绿化一线干了20年,特别爱林业,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响个不停,铃声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声音特别大,歌一唱起来,我们的拍摄就得停,他的电话全是说工作的事儿,没有一件是家里的事儿。”天天种树的老孙没有多少时间看电视,每天晚上六点半《北京新闻》播出的时候,他还在林子里忙活。5月31日,《百万亩绿化造林创奇迹》在《北京新闻》播出,他认真地看了。“采访完临走的时候老孙跟我说:李记者,要客观报道啊,我也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我就是一个小老百姓。节目播完,我问他我客观报道没?他嘻嘻地乐,说挺好挺好。”endprint

除了老孙的故事,李莲在《百万亩绿化造林创奇迹》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素材和数据,“别看这是两三天拍完的节目,但我手里的素材是五年的素材,比如节目里涉及的通州区坑塘藕地、潮白河平原造林工程、永定河平原造林工程,造林前和造林后的对比,都是从我拍过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出来的。仅平原造林这一项我五年发过的新闻就有400条左右。”

节目做完了,播出前,精益求精的李莲改了又改。“稿子我写了一版,觉得不太满意,又重新写了一版,改了之后我觉得有些地方可以再做做包装,又开始做动画包装。就这样,平时拍完新闻晚上回来修修改改,播出前一两天还在改,直到播出前的几个小时还在修改。这是《砥砺奋进的五年》,我要让观众从我们的片子里看到一个既全面又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五年变化。”

作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在《北京新闻》播出的首期节目,《百万亩绿化造林创奇迹》收到了很好的反响,节目播出后,被李莲说服首次出镜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专门发来了感谢短信,感谢节目让老百姓知道了北京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和百万亩平原造林。“我曾经做过一个新闻,因为平原造林增加这百万亩,为北京贡献了整整15个蓝天。”李莲感慨地说。

航拍一个多小时剪出10秒镜头,全世界媒体记者里最先见到香山永安寺全貌

香山永安寺是一座始建于金大定26年的建筑,这座文化和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寺庙在1860年和1900年先后两次遭洗劫,只剩下残存的部分建筑基础。2014年3月,永安寺修缮工程启动。历时3年半,永安寺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得到全面恢复。7月31日,《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打造历史名园核心体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在《北京新闻》播出,片中修复后的永安寺震撼了无数观众。

谈起那次采访,李莲的言语中充满了骄傲。“我们是全世界媒体记者里最先见到永安寺全貌的人,它到现在还没有正式亮相。永安寺是古建修复的杰出范例,正常的拍摄可能只能看到几片瓦、一头石狮或者一檐屋脊,只有用航拍才能看到全貌。那天我用航拍器拍摄了1小时12分钟的素材,最终从里面剪出来10秒,一起一落,非常好看,震撼感十足。”

香山公园基建科工程师刘帆是一位85后,也是李莲的采访对象。采访的时候正赶上雨季,刘帆每天都要上山去查看建筑的防水情况,李莲也跟着他一起冒雨拍摄。“当天还在下雨,我们事先给机器套上保护袋,自己打着伞、穿着雨衣,在雨里该拍也要拍。雨下大了,我们就跑到大殿里躲雨,过堂风凉飕飕的,等身上的衣服吹干了再跑出去接着拍。”

在节目中,李莲还采访了文物专家,为了“堵”到他费了不少劲儿。“专家非常忙,不是在讲课就是在开会,后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开了一次专门研讨香山永安寺古建修复的会议,让专家评估一下永安寺以后的功能、要不要限流等问题。我赶紧跑过去,一直在那儿等,等了一个多小时,等他开完会,才终于完成了采访。”

BTV新闻记者李烨:记者就要在平时多下功夫,多积累

李雪源

李烨是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要闻采访部的记者,从2011年开始负责北京市科技、银行、保险等领域的新闻报道。报道领域的深入理解让采访更顺利

2017年,李烨开始负责制作《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由于每位记者会根据自己负责的领域报选题,李烨负责科技领域的报道,由他制作的《自主创新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个选题都与科技相关。

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李烨有自己的考虑:“北京的定位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2017年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北京支持创新创业方面始终扮演‘引领者的角色。我的两篇报道分别在展示北京作为全国创新创业的‘引领者优势在哪里?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我的选题一个立足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新技术,体现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另一个是聚焦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解释了为什么北京在科技领域能反复涌现出优秀的创新创业案例的原因。”由于对于自己报道领域的深入理解,李烨的采访工作很顺利,他坦言:“做记者要‘吃透两头,‘上头是自己跑口领域的中央政策,这个要了解清楚;‘下头是自己跑口领域的具体情况,要搞明白,然后两相一结合,就容易做好新闻。还是在平时多下功夫,多积累。”

创业者的创新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创业是中关村的主题。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用全方位、充满生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让无数青年在这里圆梦,也使北京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节目中,李烨在中关村采访创业者缪杰,缪杰说:“中关村实际上成了一个最新的创业理念的试验田。很多成功的推而广之的成功的商业模式,最初都是在中关村这个地方展开、尝试的。如果成功了,它就真正孵化出来了。”李烨十分认同这位创业者的观点,这让他想到:包括小鱼易连都是从中关村起步的创业企业,他们做出了新的模式,在中关村尝试初步成功,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拓展市场。

在报道过程中,让李烨印象深刻的是中關村创业者的创新能力。比如他在新闻中采访的北京中关村研发云视频技术的小鱼易连公司。“他们做的就是视频会议系统。原来企业购买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花费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人民币,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而且这些设备多数是外国公司的,维护费用很贵,也消耗国家外汇,但是企业之间工作协调又需要这一系统。中关村的创业者就研发出自主创新的云视频技术,只需要几万元就可以实现原来需要几十万元才能实现的视频会议。这样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和创业者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就是典型的创业者来解决创业者的‘痛点,进而发展壮大的事。为国家也节省了外汇。”endprint

猜你喜欢

怀柔中关村造林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效能 助力怀柔展翅腾飞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怀柔科学城公司竞得陈各庄共有产权房地块
中关村产业孵化链发布
中关村
怀柔新城08街区A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
中关村的记录者
2013年中关村节能环保业总收入2500亿元 同比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