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伴我前行
2018-02-28陈杨
文/陈杨
两个月前,刚刚进入《2018思想跨年》节目组时,大家还在为这会是怎样一个节目而焦虑。在这之前,我们对于这样一个集脱口秀、演讲、互动、跨年于一体的节目并没有什么经验,只是单纯地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靠嘉宾们演讲的节目,尝试想要增加一些综艺的元素,让节目更有可看性,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充分调动我们请到的重量级嘉宾们,希望他们能在舞台上尽情展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语言类节目,内容为王,一个播出时长超过三小时的节目,按照每分钟最少100字语速来预测,内容要达到2万多字。为了这2万多字的干货,整个导演组陷入了疯狂的、没日没夜的信息搜集中。
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创意会、内容会以及内容信息搜集整理,除了讨论节目整体框架和特别设计外,我还要负责“年轻的成长”这部分内容,主要谈文化部分。文化部分的演讲内容是整个节目所有内容中最难确定的部分,是纠结最久最晚定下内容的部分,也是直到录制为止一直在不断推翻重来、不断修改的部分。在准备前期,我和组员们常常讨论内容结构至深夜,最后确定的方向是年轻的文化和文化自信。而这部分的主讲人是高晓松老师。
高老师本人研究文化多年,说话也幽默风趣,拥有很多粉丝。请他来谈文化自信看起来很完美。我一直很期待跟他沟通,为此也做了很多准备,希望能在沟通过程中做到高效。然而,作为一个曾经从事了四年访谈节目的编导,我满满的自信在第一次沟通中就败下阵来。高老师对于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但是对于我们苦思冥想了几周的思路和切入点不太赞同,他表示,文化自信不应该从这个角度讲。在这之后,他就开始洋洋洒洒地大谈他的思路,一聊就是一个小时,不带停的,聊完他匆匆而去,留下一脸茫然的我。
怎么办?作为主讲人,嘉宾当然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需要让他的观点更有逻辑,更有可看性,还需要继续沟通与磨合。于是,我回去后,结合高老师的想法重新整理了演讲思路,丰富了素材和案例准备跟他进行第二次沟通。
本以为第二次沟通后就可以像别的组一样开始欢快地做进一步录制准备,结果第二次沟通时我们发现第一次沟通的内容方向依然有问题,而我们提出的有趣的观点和内容则缺乏更多、更精准的案例来让嘉宾感同身受。我们时常聊着聊着,我就陷入了迷茫,只有当我们提醒他:高老师,你刚才讲的内容我们听不懂时,他才会停下来,考虑一下观众们的感受。对我来说,这是又一次挫败,我第一次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文化水平上的欠缺。
为了在第三次沟通时能充分展现一个浙江卫视导演的专业度,能跟嘉宾站在同一水平能力上探讨问题,我痛定思痛,找了更多文化类专题文章阅读,并苦心钻研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自信的所有讲话,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关键词都搞清楚,想明白,终于茅塞顿开,理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沟通中,我提出的观点和内容终于赢得了嘉宾的认同,甚至部分观点让嘉宾非常感兴趣,还由此延展了话题的纵深。其中有一个话题是聊到年轻人爱情方式的转变,我们到处搜集有趣的恋爱故事,寻遍了朋友圈和社交平台才找到让高老师大喊“这个太好了”的App恋人和外卖软件追女生故事。谈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这个话题,我们找来了京剧裘派第四代嫡系继承人裘继戎,他的爷爷裘盛戎是跟梅兰芳齐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自己从9岁开始跟父亲学习京剧,屡次获全国青年京剧大赛金奖。他将传统京剧融入到现代舞表演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他的到来让高晓松说出了“京剧就是现代舞”的有趣论点,他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舞蹈也让观众们印象深刻。
就这样,我们之间的沟通一直持续到录影当天,直到上场前几小时,我还在紧张地核对内容。高老师嘲笑我说:你怎么这么焦虑?有什么可焦虑的呢?言下之意是你居然担心我演讲不够精彩不够有趣?我心里默默地想,高老师要讲出一个小时的干货,要内容丰富有趣金句频出,可是他讲话从不看稿子,为我们的节目还特地准备了个提纲,即兴讲,跟马东和主持人的互动也完全不彩排,我怎么能不焦虑!
录制时他洋洋洒洒讲了两个小时,开怀尽兴,满意地完成了他的演讲。我在台下一边仔细听着一边又一次感到深深的焦虑。文化部分演讲结束,同事们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这趴内容的后期不容易啊,高老师习惯漫谈,这内容理逻辑也得理个几天吧!说得没错,的确是看了几天速记才理明白逻辑。除了要理清逻辑,还要把他有趣的部分保留下来,把略显枯燥难懂的部分删减,同时让整个内容主题鲜明突出,可以说是耗费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全部心血。即兴演讲的不确定性导致演讲人容易扯开话题,常常一整段话全是指示代词,没有主语,给剪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文化相关的内容举例还需要反复考证是否属实,我们仔细核查内容和用词,反复研究后领会涵义才能在剪辑的同时不破坏演讲本身要表达的意思。在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中,时间过得飞快。印象中,在影视中心机房度过的半个月一直在通宵达旦地工作,一直在跟时间赛跑,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完善,迎来了三堂审片时,领导们说看完有收获也有欢乐,迎来了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和业内的肯定。这些对于我们整个节目组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回想这两个月的工作,我怀着满满的焦虑,也因此赢得了满满的收获:我在短时间内了解了国内外各种大事件和文化现象,迅速掌握了索非亚、退群、C919、蛟龙号、天眼、城市大脑、新四大发明等等热门词汇,深入学习了十九大精神文化自信内涵,在文化和思想政治水平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引用高老师的话说,焦虑并不可怕,恰恰相反,对人们来说它是一件好事,它代表了对自身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就像2017年,虽然没有让我们看到很多转折点很多大事件,但是这是人们摸索着前进、积累而进步的一年,人们对于未来的一年,焦虑而又期盼,这份焦虑和期盼,恰恰代表了整个社会积极向上、渴望成长的心声。在这样的时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正是这个节目最有意义的地方。